摘要:在生态环境中,植物起着突显生态园林整体效果的作用,同时植物也起到了融合环境、保护环境、供人们休闲、审美于一体的衬托作用。本文将围绕生态园林建设中与植物配置相关的方法与原则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园林设计;问题;生态设计
1 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欠科学
在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基础上,园林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然而,目前一些园林设计工程中,仍然遵循传统形式的设计理念。比如,主张大量种植园林灌木,最大限度减少园林建筑物,做到花草树木的丰富化。还有一些城市园林设计人员过于重视植被覆盖率,严重忽视了园林设计与人的友好相处,缺乏科学性。
1.2城市园林设计程序有漏洞
现阶段,传统观点认为景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之间的差异性相对较大,一般情况下把景观设计划分到建筑设计范畴,然后将景观设计错误地认为仅仅是雕塑以及植物栽植等,在景观设计中只是借助计算机中的三维动态效果开展设计工作,往往与具体设计情况相差太远。在设计程序编写期间存在严重漏洞,难以做到科学规划,比如,在景观设计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综合考虑相关的交通、消防以及管道等因素,这样当树木长大之后,高度因素会对基础设施使用情况造成严重影响,造成人力浪费以及经济损失。
1.3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好坏以及艺术化水平高低与园林植物配置选择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若是园林植物运用良好,则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也会锦上添花,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往往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现阶段,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不够专业,设计中忽视植物品种以及规格要素,忽略了彩叶树种以及常绿树钟之间的合理配置,还有一些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外来树种引进,不能够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重要绿化价值,造成群落无序竞争。
2 与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2.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匮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2.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等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代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2.3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没有其他植物,在园林中配植植物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2.4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3 加强生态园林设计的几点建议
3.1要形成现代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理念
生态学的不断发展,以生态学原理与实践为依据,建设生态园林,将是园林生态发展的趋势。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是“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提高人们的自然志向,使人们在观察自然、学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形成新的园林设计理念。
3.2尽可能地保持绿量较大化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平面上要有一定的面积。二是立面上要有复层的结构,以提高绿量。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藤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在符合植物生态特性的前题下,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样,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以增加氧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其它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有利身心健康。
3.3生态园林要充实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依靠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因此,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生态园林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3.4注意生态园林设计中艺术性原则
生态园林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进一步的发展,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基本原则,使人过目或置身其中时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同时,要注重色彩在视觉感受上的不同差别,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人置身于自然美的环境中。
4 结束语
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园林设计与建设,已被广大设计人员和群众所接受,但是对生态园林概念的理解,还存在着争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从另外一方面看,随着现代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中西方设计思想的交融,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多样化,使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应该怎么样理解生态园林呢?如何理解和处理生态园林与其它园林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把握生态园林的设计要点?这就成为困扰广大设计人员不能回避的现实,文章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晨洁,王忠杰,李海涛,宋春丽,聂竹君.城市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城乡规划.2017(03)
[2]王忠杰,束晨阳,顾晨洁.三亚城市生态修复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7(11)
[3]杰克?埃亨,王晓宇.新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新自然”的起源、进化和管理[J].风景园林.2016(08)
论文作者:王耀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植物论文; 群落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园林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