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中的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是对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理智与情感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①文化诸要素中,价值观体系是文化的核心之一。关于跨文化的价值观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普世价值、共同价值观、共享美德等多种概念。本文从跨文化交流学的视角,就价值观中的共享价值观和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作一探讨。
共享价值观
共享价值观是本文从跨文化交流学视角提出的概念,在国内尚未见到,②有必要将其界定,并指出它与普世价值、共同价值观、共享美德等概念的差异。
共享价值观的定义。共享价值观的意思是“大家共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价值观”。不同的学科对价值观有不同的定义。从跨文化交流学的视角来看,“价值观是关于真善美的共识,它包含于文化模式之中,通过与自然和社会的互动来指导社会”③,通俗地说,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所谓价值观体系是指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本文提出的“共享价值观”的特定含义为:在当今两种文化中或两国民众中都接受或追求的价值观,就是使大家在精神上都得到满足的原则和信念。不共享价值观就是当今两种文化中或两国民众中互不接受或不追求的价值观。根据这种定义,在对比两种文化或两个国家价值观时,可将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共享性价值观(共享价值观和基本共享价值观)和不共享性价值观(基本不共享价值观和不共享价值观)。从共享性到不共享性可以依次为:共享价值观—→基本共享价值观—→基本不共享价值观—→不共享价值观。
相关概念的提出及研究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签署的《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法文件,公示当今各国应遵循的共同原则和价值观。通过检索和查阅文献,可以看到,国外学术界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注意不同文化中价值观的共同点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多种概念:1950年,阿伯尔(David Friend Aberle)在《复杂社会中的共享价值观》中,提出了共享价值观(shared values)的概念。④1985年,欧洲跨文化学习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for Intercultural Learning),举办了人类共同价值观的研讨会(Common values for humankind),⑤提出了共同价值观的概念。1980年代末,新加坡在政府主导下,在学术界进行了新加坡国内共享价值观研究,1991年,新加坡通过白皮书将国人“共同价值观”确定为:“国家先于群体,社会高于个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位;个人应受到重视和得到群体的支持;重视共识而不是斗争;种族和宗教和谐”。⑥1992年,以色列心理学者沙洛姆·施瓦茨(Shalom Schwartz)提出人类基本价值理论(theory of basic human values)。⑦1993年,德国神学家孔汉思(Hans Kung)召集了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世界各地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们在“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中,提出全球伦理(global ethic)的概念。刘述先教授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各界寻求共同价值观的努力有专门的论述。⑧这些努力包括:一、发表了一些国际性的调查报告。例如,1995年全球管治的报告《天涯若比邻》出版,呼吁建立“全球公民伦理”(global civil ethic),以此作为基础促使不同社会、文化合作来面对共同的问题;提出的核心价值有:对生命的尊重、自由、正义与公平、互相尊重、关注与正直,这些价值观多由金律导出。二、创办了宗教、政治与文化团体。吉德(Rushworth Kidder)创办了“全球伦理研究所”(Institute for global ethics),把伦理问题看成决定人类是否能够持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它与核武器威胁、环境污染、人口危机、贫富悬殊、教育改革看成同样迫切的问题。三、国际组织运作中的全球共同价值观。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和《人权宣言》宣示了人类的核心价值。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普遍伦理计划”(Universal Ethics Project),为期3年。第一次会议于3月底在巴黎召开,全世界有12位哲学家参加,讨论起草《世界伦理宣言》相关事宜。第二次会议于1997年底在拿波里召开,全世界有30位左右哲学家参加,但未能达成协议。此后教科文组织放弃了通过世界伦理宣言的努力之后,转而支持区域性推动普遍伦理计划。
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探索不断。2001年,我国学者万俊人提出“普世伦理”的概念。⑨2005年,美国的心理学者凯瑟琳·达尔斯伽德(Katherine Dahlsgaard)等人提出了共享美德(shared virtue)的概念。⑩2005年前后,我国工商管理学界提出了企业管理中的基本共享价值观问题。(11)2008年,国内有人提出“普世价值”,引起了广泛的争论。2010年我国学者俞新天提出“人类共创共享价值论”。(12)
相关概念的辨析。下面就共享价值观与主要相关概念的差异作说明。
第一,共享价值观与普世价值不是同一个概念。关于普世价值(英文为universal values),中英文的百科全书没有收录该词条。目前尚缺乏一个权威的定义。维基百科对它的定义为(13):普世价值涉及到两重含义:第一,为大家所“发现”的普世价值。赛亚·柏林的定义是“普世价值……是那些被很多人在绝大多数地方和情况下、在几乎所有的时间里、实际上共同认可的、无论是否在他们的行为中明确表现出来的价值……”。(14)第二,为所有人有“理由”相信的普世价值。阿马蒂亚·森认为当莫罕达斯·甘地认为“非暴力”是普世价值时,他主张所有的人都有理由相信非暴力的价值,并非所有的人目前正在相信非暴力的价值。(15)
阿马蒂亚·森提出的有“理由”相信的普世价值的含义包括:这种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且应适用于“所有人”;赛亚·柏林提出的“发现”的普世价值,这种价值具有普遍的永恒性,不仅适用于一时一地,而且适用于“几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笔者认为,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上述的定义中,把普世价值看作世世代代、世界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都追求或接受的价值观,那么这种普世价值是否存在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价值观具有历史性,人类在远古的蒙昧时代的价值观会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而改变,这类普世价值的观点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目前,我国学界在普世价值是否存在、普世价值的存在基础及内涵等问题上有争议。从当前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视角看,现在西方国家以“普世价值论”来掩盖其文化中心主义,宣扬“普世价值”并不是什么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有着鲜明的政治目的。其意图是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封为“普世价值”,按照西方的战略意图改造中国,要求彻底西化。(16)
本文提出的共享价值观本质上不同于普世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共享价值观不是世世代代都信奉的价值观,而是指当今两种/多种文化或两国/多国民众间都接受的价值观。当今一个国家的民众,其价值观既有阶级性也有民族性,但还是有各阶级都可以接受的价值观。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恩格斯对道德共性的论述中得到支持。价值观与道德有密切的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对人、事、物进行真善美判定的共识;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而道德是价值观的一部分。恩格斯关于道德具有阶级性和不同阶级的道德论中的共性思想适合于价值观。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因此,不存在超阶级的、对各阶级都“绝对适用”的道德。与此同时,恩格斯还分析了不同阶级的道德论中的某种共性和不同社会形态中某种共同的道德戒律的问题,指出由于“有共同的历史背景”,不同阶级的道德论还是有一些共同的东西的。(17)以此推论,在价值观方面,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同时也有一些共享的价值观。例如,当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美国共和党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其价值观特别是政治价值观上有很多差异,但在交往中讲“诚信”,这是双方都接受的价值观。
其次,共享价值观不是世界各个民族或各个国家都信奉的价值观,而是两种/多种文化或两国/多国民众都接受的价值观。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主张普世价值者,其思维方式是演绎式的和整体优先的思维。主张者常以西方的价值观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认为世界其他各国应该照单接受。而主张共享价值观者的思维方式是归纳式的和分析式的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先从一对文化或两个国家中寻找共享价值观,然后从多对文化或多个国家间的共享价值观中归纳整理,找出多国以至于世界各种文化或世界各国的共享价值观。如果中美、中德、中日、中印、中俄等双边的共享价值观都找到了,那么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同类项,可以找出六国都共享的价值观。
最后,共享价值观的来源是多元的。共享价值观主张的是非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既有来自西方文化的,也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各国、各民族都可以对共享价值观有所贡献,而不是某一国、某些民族独创的专利。例如,中国、印度和缅甸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亚洲国家原创的价值观,中国在与美国建交时,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美国政府所认可,这就是共享价值观。中国已经为世界贡献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平共处”、“和谐”等价值观,今后还应发掘和提升更多中华文化的优秀价值观,成为人类共享的价值观。
第二,共享价值观与共享美德的区别。共享美德与共享价值观的含义比较接近,但两者还有区别。美德(virtue)的意思是“美好的品德”,在英文中,virtue的意思是“moral goodness”“good quality of habit that a person has,especially a moral one such as honesty or loyalty”,(18)美德基本上是限于道德,主要涉及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价值观要比美德的意义更宽,英文中values的含义为“the moral principles and beliefs of a person or group”“the principles and beliefs that influence the behavior and way of life of a particular group or community”。(19)价值观包括道德和信仰,即不仅涉及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且涉及人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等多方面的价值判断。例如英格尔哈特从1981年开始进行的“世界价值观调查”,其内容就是各类价值的调查,而不是关于美德的调查。
第三,共享价值观不同于共同价值观。共享价值观(shared values)与共同价值观(common values)意思相似,在英文中时常混用,shared values和common values常都被译成“共同价值观”。上个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开始探讨共同价值观问题。(20)瑞典学者博克(Sissela Bok)探讨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价值观问题。(21)但是他们未把共同价值观与共享价值观加以明确的区分。
共同价值观是指:在甲文化或甲国民众中持有的价值观,在乙文化或乙国民众也持有同样的价值观。笔者认为,共享价值观与共同价值观相似但有差异:区别在于共享价值观的含义要比共同价值观广泛,共同价值观是共享价值观的一部分。
共享价值观与不共享价值观的成分。前面谈到,在跨文化交流中,交流双方存在着两类价值观:共享类(共享价值观和基本共享价值观)和不共享类(基本不共享价值观、不共享价值观)。对这两类价值观的成分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图1)。
图1 两国间价值观状况
价值观
共享价值观/基本共享价值观 不共享价值观/基本不共享价值观
共同价值观 外来共享价值观我 本土共享价值观 外来不共享价值观 本土不共享价值观
共享类价值观中包括三种:共同价值观、外来共享价值观和本土共享价值观。共同价值观包括为多国共有的共同价值观和两国共有的共同价值观。在多国共有的价值观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通过《人权宣言》、《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文献昭示国际社会应遵循的共同价值观。例如,200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在该宣言第一部分“价值和原则”中说,我们认为某些基本价值(fundamental values)对21世纪的国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自由(freedom)、平等(equality)、团结(solidarity)、容忍(tolerance)、尊重大自然(respect for nature)和共同承担责任(shared responsibility)。(22)
具体到两种文化或两国间的共同价值观,学术界的研究还不够。例如,当今中美的共同价值观有哪些?目前用科学方法做的实证研究很少。在跨文化传播学和跨文化管理学界,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价值观分类法(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被广泛使用。对其价值观五个维度中(23)的数值进行对比,可以获得一些两国间是否有共同价值观的信息。例如,对中美数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力差距、长期观/短期观三方面差距最大:66个国家及地区中,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上,美国排名第1,中国第49;在权力差距上,美国排名第38,中国第7;在25个国家中,在长期观和短期观上,美国排名第17,中国第1。而在回避不确定性和男性化—女性化两个维度上差异不大:66个国家及地区中,在回避不确定性上,美国排名第54,中国第56;在男性化—女性化上,美国排名第18,中国第10。可见,回避不确定性是中美共同的价值观,男性化—女性化是中美基本共同的价值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开展,各国的文化包括价值观也是相互借鉴和吸收的。乙文化或乙国所特有的价值观,在甲文化或甲国中原本没有,传播到甲文化或甲国后被认可或接受,我们称之为外来共享价值观。当然,也存在着甲文化或甲国不认可外来价值观的情况。以中国与西方国家为例,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传到中国,其中一些被中国人所接受。例如,五四运动时期,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价值观,即“德先生”和“赛先生”传播到中国,被中国民众所接受。这部分价值观简称外来共享价值观。近代以来,自由、民主、人权等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价值观,都是外来语,(24)就说明它们是外来价值观。中国对自由、民主和人权这些价值观是认同的。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外来的一些价值观可以本土化,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价值观。比如,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被中国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价值观成为当今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价值观不仅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甲文化或甲国具有特色的价值观,传播到乙文化或乙国,被认可或接受,这就是本土共享价值观。当然也存在着乙国不认可的情况。以中国和西方文化为例,中国儒家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尽管西方的基督教有“己所欲,施于人”的价值观,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己所欲,施于人”往往暗中包含着“强加于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哲学家认为,基督教的“己所欲,施于人”不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接近自由的真谛。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价值观被西方人接受,可称之为本土共享价值观。本土共享价值观在中国语境下可简称“中华共享价值观”。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说,“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25)2009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表彰他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上的非凡贡献。(26)美国精英们对孔子倡导的一些价值观表示认可,说明它们是可以与美国民众共享的中华核心价值观。
不共享类价值观可分成两种:外来不共享价值观是指交往中,外国的价值观与本国的价值观有冲突,不被本国所接受。例如美国传来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主流社会是不共享的。本土不共享价值观是指本国的价值观不被外国所接受。例如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或无神论的价值观,在美国也难以接受,是冲突的不共享的价值观。
中华核心价值观在美、德、日、俄、印的共享性的实证研究
中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笔者看来,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仁、恕、孝、礼、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共同富裕、和谐世界、以人为本、集体主义。
中华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其他文化中的表述。关于表达方式,大致有概念式、词组式和语句式。笔者认为宜尽量用概念式,容易记忆。当然有的难以用概念表达的也可以用词组。跨文化和跨国传播这些概念,涉及如何翻译成外文的问题,笔者认为,翻译应尽量遵循“归化”而不是“洋化”的原则,使外语文本符合汉语中的文化价值,把读者带入中国文化的语境。例如把京剧翻译成“Beijing Opera”就是洋化的译法,翻译成“Jingju”就是归化的译法。具体到价值观,“仁”翻译成英文时,应音译为“ren”,而不是翻译成“benevolence”。“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宜译成“What one does not wish for oneself.one ought not to do to anyone else”而不是意译成《圣经》中的“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others do unto you”。当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会遇到不少困难,其推广和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然而,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这么做。
中华核心价值观的实证调查。以上谈及的中华核心价值观,是否被外国所接受,或者说是否具有共享性?上述中华核心价值观可以与哪些国家共享?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这不仅需要思辨性的研究也需要实证性的研究。中华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国家共享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例,美国难于与中国共享,但是许多亚洲国家和非洲国家能够与中国共享。我们宜对中华价值观不同的共享性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然而,过往的国内外学者从未对中华核心价值观在外国的共享性进行过系统的实证调查研究。包括1981年至2009年进行了5次的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等人发起组织的大型跨国调查项目“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缩写为WVS)也受到了自身文化背景的限制,问卷中没有关于中华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中国文化印象调查”(Survey on Awareness of Chinese Culture)是由北京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与管理中心设计并实施的一项基于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五国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的大型研究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高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首次在多国,采用多语种问卷进行的大规模中国文化印象调查。
该调查按照年龄、区域、性别、收入筛选,按比例随机抽样。采用IP控制,电脑物理地址识别,避免同一账号同一电脑同一IP重复作答。另外记录回答时间以及矩阵题线性检测来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调查问卷回收质量。收到的美国原始问卷为1217份,经清理后获得有效问卷1175份;德国原始问卷为1952份,有效问卷1908份;俄罗斯原始问卷为1089份,有效问卷1061份;日本原始问卷为1051份,有效问卷1038份;印度原始问卷为1064份,有效问卷1039份。样本具有统计学上的信度。在效度上(从受访者推论该国总体公民的准确率),在美、日、俄、德等发达国家效度达到统计学上标准。以美国为例,受访者除在个别指标的比例与人口普查比例有较大差距外,各项指标大致相似,受访者基本上包括当今美国各类民众,具有95%的效度。2011年6月30日美国有网民2.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8.3%。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多民族国家,效度有所欠缺,数据更多地代表了能上网的、懂得英语的、年轻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印度公民的看法。
本次调查问卷在设计价值观问题时,问及的价值观都是中华核心价值观,测量的是它们在上述五国的共享程度。测量这类价值观非常重要,因为当一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被他国欣然认同时,该文化就获得了深刻影响他国文化和社会的基础,进而获得了影响国际文化关系的关键力量。
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问卷中询问受试者是否赞同下列价值观,并对每种价值观用目标国语种进行了翻译(表1里,中文为问题,英文为在美国调查的译文)。
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表2):
图2 五国样本选择中华核心价值观分布状况
第一,各文化中共享的中华核心价值观各不相同。在美国,有8项中华核心价值观选择频率超过50%,属于共享价值观,按照频率高低顺序排列是:义(78.9%)、仁(77.6%)、恕(72.4%)、孝(64.9%)、天人合一(57.6%)、和谐世界(55.4%)、和而不同(53.3%)、礼(51.6%)。
在德国,有8项中华核心价值观选择频率超过50%,属于共享价值观,按照频率高低顺序排列是:孝(71.6%)、仁(71.3%)、礼(66.4%)、义(64.9%)、恕(61.5%)、天人合一(59.8%)、和谐世界(53.8%)、和而不同(50.9%)。
在俄罗斯,有7项中华核心价值观选择频率超过50%,属于共享价值观,按照频率高低顺序排列是:礼(74.8%)、天人合一(67.6%)、孝(62.8%)、仁(6 2.4%)、义(61.3%)、恕(57.3%)、和谐世界(55.7%)。
在日本,有4项中华核心价值观选择频率超过50%,属于共享价值观,按照频率高低顺序排列是:仁(64.5%)、礼(63.0%)、孝(53.5%)、义(50.0%)。
在印度,有2项中华核心价值观选择频率超过50%,属于共享价值观,仁(64.9%)、义(53.1%)。
图3 美国受访者对中华核心价值观共享层级(单位:%)
图4 五国样本选择仁和义的分布状况
第二,中华核心价值观在各文化中共享层级不同。本研究把在某种文化中共享的中华核心价值观划分为三个层级:高度共享层级即该价值观被选频率分布75%、较高共享层级即该价值观被选频率分布介于65%~75%之间、基本共享层级即该价值观被选频率分布介于50%~65%之间。以美国为例,中华核心价值观共享层级用图3显示。
第三,在共享价值观中有两项中华核心价值观在五国文化中都是可共享的价值观,即仁和义。我们可以看到这两项价值观在五国文化中被选频率均超过50%(图4)。
第四,在不共享价值观中有3项中华核心价值观在五国文化中被选频率均低于50%,为不共享价值观。即: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和集体主义。
第五,一国民众对中华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与哪些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没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对价值观的态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有的放矢。
表3(27)是美国民众对中华核心价值观态度卡方检验的结果。卡方显著性检验是一种很有用的检验方法,卡方检验旨在探讨类目型因素与样本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在SPSS软件中,卡方检验是要检验这样一种假设,即:行因素与列因素间是相互独立的,均不可相互预测对方的变量值大小或变量变化方向,在下表中用“—”表示。如果虚无假设被拒绝,我们就可以给出结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在下表中用“+”表示。在本研究中,显著性水平定为0.05。
以排名第一的价值观“义”为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水平、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到过中国/未到过中国、有中国朋友或熟人/没有中国朋友或熟人、不同居住地区、支持不同党派主张人群对 “义”的看法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收入、懂中文/不懂中文、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义”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
结语
本文提出了共享价值观和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利用“中国文化印象调查”问卷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获取的数据,验证了共享价值观和共享性中华核心的存在。
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增强我国在国际文化关系中的影响,而且可以引领世界文化潮流,为构建世界新秩序提供精神支柱。调查中华核心价值观在各国的共享性,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和信息渠道传播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
本研究尚存在需要继续深入讨论的问题:中华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各个价值观如何加以简短的诠释?本文列举的只是一家之言。中华核心价值观如何翻译成准确的外语?需要进一步推敲。而这些问题对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注释:
①文化部外联局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②本文作者用“共享价值观”为书名检索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未检索到专著和文献。
③S.Nanda and R.L.Warms,Cultural Anthropology.6th ed.Belmont,CA: Wadsworth,1998,p.49,转引自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④以“shared values”为检索词在不列颠图书馆(http://explore.bl.uk)检索,有12本著作,其中关于价值观的4本,关于社会价值观的3本。最早的一本为:David Friend Aberle,Shared values in complex societies.[Menasha,Wis.]:[s.n.],1950.因而, shared values一词在英文中是已经出现的词汇。吉德(Rushworth Kidder)创办了“全球伦理研究所”(Institute for global ethics),把伦理问题看成人类是否能够持存的一个重要项目,与核武器威胁、环境污染、人口危机、贫富悬殊、教育改革看成同样迫切的问题,在《受困扰的世界中之共同价值》一书中(Rushworth M.Kidder,Shared values for a troubled world,San Francisco,Jossey-Bass,1 994),他肯定了下列跨文化的核心价值:爱、真、公平、自由、团结、宽容、责任与对生命的尊敬。他用的方法是面晤有影响力而富感受性的人物,才找到了他的八项价值。
⑤(20)European Federation for Intercultural Learning,World Future Studies Federation,Common values for humankind:Colloquium:Papers and programme,Strasburg:European Federation for International Learning,1985.
⑥Government of Singapore,Shared Values,Singapore:Cmd.NO.,1 of 1991,2 January,1991,pp.2~10.
⑦Shalom H.Schwartz,“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tructure of Values: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in M.Zanna (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92,vol.25,pp.1~65,Orlando,FL:Academic;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94,vol.50.No.4.pp.19~45.
⑧刘述先:《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3~153页。
⑨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⑩Katherine Dahlsgaard,Christopher Peterson and Martin E.P.Seligman,“Shared Virtue:The Convergence of Valued Human Strengths Across Culture and History”,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Vol.9,No.3,2005,pp.203~213.
(11)陈徽:“论管理中的基本共享价值观及其意义”,载《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2月,第22卷第6期。张国有:“构建共享价值观 构建和谐企业”,在2006年11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举行第五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开幕大会上的讲话。该届企业年会的主题是构建共享价值观,构建和谐企业。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61119/16033090782.shtml
(12)俞新天:《掌握国际关系密钥——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序言。
(13)http://zh.wikipedia.org/wiki/普世价值。
(14)Jahanbegloo,Ramin (1991),Conversations With Isaiah Berlin,McArthur & Co.Reprinted 2007,Halban Publishers,p.37.英文为:“...universal values....are values that a great many human beings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places and situations,at almost all times,do in fact hold in common,whether consciously and explicitly or as expressed in their behaviour...”
(15)Sen,Amartya (1999),“Democracy as A Universal Value”,Journal of Democracy,10(3):3-17.
(16)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关于‘普世价值’的若干问题”,《求是》,2008年第22期。
(17)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18)《柯林斯最新英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80页。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编:《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2337页。
(19)《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2322页。
(21)Sissela Bok,Common values,Columbia,Mo.: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5.
(22)http://baike.baidu.com/view/1884760.htm; http://www.nwccw.gov.cn/html/69/ n-140669.html
(23)五个维度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衡量个人与集体联系是松散还是紧密的一个尺度;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衡量人们接受权力不平等状况的程度;回避不确定性(Uncertainty avoidance),衡量人们将来情形的不确定性态度;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feminity),衡量社会体现阳刚还是阴柔的特点程度;长期观—短期观(Long-term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人们对时间的态度。
(24)刘正埮、高名凯等编:《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第410、241、291页。
(25)李肇星:“和平、发展、合作——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人民日报》,2005年8月23日。
(26)译文由本文作者翻译。信息来自:http://www.gpo.gov/fdsys/pkg/BILLS-111 hres784ih/pdf/BILLS-111hres784ih.pdf.
(27)卡方检验由王丽雅副教授完成,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