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82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论文_魏嫦

心理护理干预对82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论文_魏嫦

魏嫦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5190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6例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下降,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为32.1%,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少应激反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消化内镜检查;焦虑情绪;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235-02

消化内镜检查在临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疼痛以及不适感,从而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抑郁、不安、紧张等[1]。这些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消化内镜检查是否顺利进行,因此,需要采用相关护理措施解决这类情况,但是常规护理通常会忽略患者的焦虑心理。为了有效的确保消化内镜检查的顺利进行,需要给患者实施心理护干预,以便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6例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6例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段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49.5±4.3)岁。实验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段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51.2±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内镜检查之前需要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全面以及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消化内镜科室的环境,并及时告知患者自身的病情、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内镜检查的优缺点、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的知情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帮助患者解决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其发生原因,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便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实施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以及应激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心理焦虑情况可以采用焦虑SAS评分来评判,最高分为100分,SAS评分超过50分表示焦虑情况较重,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情况月严重。

另外,患者的应激反应主要分为:重度反应:内镜插入时,患者出现呕吐、严重肢体反应以及憋气等现象,同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无法顺利完成内镜检查;轻微反应:内镜检查时,患者出现轻微的呕吐、四肢不放松以及双手紧握等情况,经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可以顺利完成内镜检查;无反应:内镜插入是,患者比较轻松,无呕吐、紧张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数据,当P<0.05时,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效果比较

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28 57.6±3.4 42.8±2.9#*

对照组28 58.2±3.1 49.7±3.1#

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为32.1%,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无反应 轻微反应 重度反应 总反应率

实验组28 24(85.7)3(10.7)1( 3.6)14.3

对照组28 19(67.9) 6(21.4)3(10.7)32.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由于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对消化内镜的侵入性操作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会引起患者出现疼痛或者不适感。同时,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会直接降低内镜检查的依从性,无法顺利的开展内镜检查[4]。因此,针对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尤其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需要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以便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确保内镜检查顺利进行[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6例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况,减少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少应激反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花林.心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17(3):105.

[2]荣秋华.舒适护理对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6(11):458.

[3]彭虹.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2(14):24.

[4]帅红梅.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焦虑情绪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4,15(6):45.

[5]艾青霞.心理护理干预对8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5(7):145.

论文作者:魏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82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论文_魏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