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沼泽: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的危机与出路_印刷厂论文

走出沼泽: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的危机与出路_印刷厂论文

走出沼泽——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的危机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沼泽论文,书刊论文,出路论文,印刷企业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时间里,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改革后的今天,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一直担负着我国普及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发展出版事业的重任。虽然改革后新崛起的三资、乡镇、小型印刷企业数量众多,但印制批量大、质量高的书刊、画册以及每年两度的全国中小学生课前到书这一重大任务仍非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莫属。毫无疑问,它始终发挥着国家出版事业主力军的作用。

但是,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正面临危机和困境。这种危机的产生,既有内部机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政策因素。

在外部因素中,第一是税赋增加。首先,出版社、书店享受销售图书、报纸、杂志类13%的增值税优惠,而同属出版环节之一的书刊印刷企业却被划归其它加工业而上交17%,另外,从小企业进货还不能抵扣进项税。这样,出版社从印刷厂购进书刊,可以按17%抵扣进项税,转手销售只交纳13%的销项税,比印刷企业很容易地净增4%盈刊。

其次是印刷企业的利润计算口径发生了变化。现在,企业实行制造成本法,把长期贷款利息、新增工资和奖金、加速折旧引起折旧额的增加等都列入成本,减少了利润。再则实行新税制,利润向税转移。所以,书刊印刷企业在1994年出现的大面积亏损,大部分是由于政策性原因造成的。如1993年利润排全国第一的云南新华印刷厂1994年转为亏损,河南第一新华印刷厂1994年出现亏损也是建厂以来第一次。

第三,利益分配不合理。出版系统内部的利益分配,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出版社约占55%、发行约占35%、印刷约占10%这个比例上。这个分配比例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全额投资办书刊印刷企业的历史条件下。如今,拨改贷、利改税、工效挂钩,企业的经营环境早已变化,但这种几十年一贯制的分配模式未变。这将书刊印刷企业推到了生存艰难的境地。

第四,投入与产出反差大,技术改造负担重。书刊印刷企业由于设备投入大、原辅材料消耗多,因此,受通货膨胀的冲击最大。据《中国印刷》1995年第2期资料:“10年来,印刷机器设备涨价5—8倍,印刷原辅材料涨价2—3倍。人民币与外汇比率大幅度下降,税赋增加了2—3倍,而印刷工价只以15—20%的幅度调了4次”。且印刷工价上调大大滞后于物价上涨的时间,大大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另外,印刷工价与其在书刊总定价中所占的比重相比,与书刊定价升涨的幅度相比,均明显偏低。因此,虽然印刷工价的绝对值提高了,但企业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另外,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普遍建厂时间长、设备陈旧,在承担批量大、时间紧、质量要求高的印刷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眼看每年约3亿元产值的印刷品流向境外而无回天之力。显然,进行技术改造迫在眉睫。但是,书刊印刷厂的技术改造贷款和流动资金的贷款年利率都高于15%,而资金利税率却低于10%(北京新华印刷厂1993年的资金利税率仅为6.2%),这使企业还不起贷款,长期背着沉重的债务和利息负担。比如为适应大开本彩色课本的印刷,引起一台双面八色胶轮机,投资额接近1000万元,年贷款利息最低也需180万元,资金回报率几乎是零。所以贷款搞技改是“找死”;不搞技改,企业没有发展的必要条件,无疑是“等死”。这使企业的厂长经理在决策时陷入两难境地。可以说,企业一般难以独自承担技术改造的负担。

第五,印刷行业的发展宏观失控,企业凝聚力下降,10年前,为了解决由于印刷生产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出书难、买书难问题,国家曾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办印刷厂,但随之宏观管理失控。这些分属各部门的印刷厂,加之三资、乡镇印刷企业,各自为政,凭借灵活的经营手段和灵活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厂争投资、争设备、争原料、争活源、争人才,使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面临着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这种不平等的竞争,造成了印刷能力过剩的假象,使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开工不足,印刷任务下降40—70%,经济效益滑坡,企业凝聚力下降。虽然我们改革了工资制度、奖励制度,实现了多劳多得、重岗重酬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人才外流,但与国内其它行业相比,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总体效益差则是明显的。特别是目前普遍出现的亏损现象,对职工心理影响很大,这不是靠一般的思想工作所能解决的。

这就像巨人走进了沼泽地,有力使不上。如不及时摆脱危机、走出困境,那么这种状况至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出版事业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出书难、出好书难的局面,可能还会出现。

第二,印刷质量、印刷品种、出版周期难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的高速度、快节奏相适应。这样,进入国际印刷市场,参与国际出版竞争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构想阶段。

第三,国家花费几十年时间和巨大资金建立起来的印刷基地将被迫发生转移、流失,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也将难以繁荣。

总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在我国出版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巩固和加强,不能削弱。

目前,在经济发展上先于我们一步的西方发达国家,书刊印刷产值占印刷工业总产值的60%,书刊印刷业也居国家出版力量的主体地位。这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虽然目前处于困境之中,但并非无路可走。然而,在新的起点上再度发展,还需一定的条件:

第一,国家要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必须从政策上、法律上承认书刊印刷企业的特殊性。在单靠调整印刷工价已解决不了书刊印刷企业受通货膨胀影响大、投入产出反差大、各种负担超重的实际情况下,希望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包括减少增值税,对设备改造所需的资金给予投资或贴息贷款,对技术引进继续免除进口税或减半征进口税,帮助解决企业的历史债务和企业负担沉重的问题等。另外还要对印刷业进行宏观调控,严格控制书刊印刷企业的盲目增加。

第二,合理调整编、印、发之间的利益分配,建立出版事业基金,特别是印刷发展基金。以实现“质量、周期、品种、适度规模”为主要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相对集中地把资金投向国家定点书刊印刷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

第三,加强企业自身的科学决策与管理,抓住发展机遇。目前,书刊印刷正在向国际流行的彩色大开本急速过渡变化。按照国家教委要求,全国九年制义务教材从1993年秋季起,逐年实行大开本彩色印刷。以河南省为例,仅小学全部入轨,每年就有80多万对开色令的印刷任务。全省现有四色机20多台,即使全部用来印刷彩色大开本课本,也只能维持每年上一个年级的彩印量。显而易见,这对书刊印刷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一个发展的机遇。企业经营者在决策上要有超前意识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可失去这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

当然,不可能都有必要或都能得到这虽然巨大然而毕竟也是有限的新市场。因此,一方面,要认真实施新闻出版署提出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方位服务”的经营战略,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尽快落实各种与改革发展相配套的措施,产生出管理效益、政策效益、机遇效益、特色效益,增强自我改造能力和应变能力,使我国的书刊印刷进入多方位、多档次、互补共存、协调发展这样一个较为理想的境界,使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作为国家出版事业主力军的地位与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挥。

我们呼吁,为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助一臂之力,帮它走出沼泽,再创辉煌!

标签:;  ;  ;  

走出沼泽:国有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的危机与出路_印刷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