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苗文强

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苗文强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市 519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政公路桥梁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市政工程中的公路桥梁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市政公路桥梁建设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升高,市政公路桥梁质量的建设出现了许多新要求和新标准,受此影响吗,市政公路桥梁的建设面临着进一步优化的任务。现代社会中,市政公路桥梁质量新标准和新要求的满足,必然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只有以工程实际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工程建设方法与技术,才能促进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其中,预应力技术作为新时期下的公路桥梁项目建设常用技术,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文章从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出发,对其的应用特点、要点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市政公路桥梁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

作为现代社会市政工程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随着市政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市政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就现阶段我国市政建筑施工管理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缺失、管理技术落实、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使得我国市政建筑的进一步发展难以有效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市政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1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常见应用问题

1.1钢筋管道堵塞

预应力钢筋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相关保护操作未能及时跟进工程施工建设,造成预应力钢筋延伸的实际价值与理论值差异较大,进而预应力钢筋的拉伸效果大打折扣,形成管道堵塞问题。堵塞问题的发生不仅将增加市政公路桥梁施工的成本,同时还将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延长工程建设时间。

1.2混凝土裂缝

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众多,具体而言:第一,设计原因。合理设计是道路桥梁工程后期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但就现阶段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来看,其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设计涉及的施工技术应用难度大、根据经验盲目设计、设计缺乏针对性、对道路和桥梁各部分结构的受力状态没有充分的描述等,这均导致了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可能性。第二,施工操作原因。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出现与具体施工阶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人员施工水平较低、技术手段不达标均可能引发裂缝。第三,施工环境原因。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出现,一些环境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外部温度的变化、天气变化等,上述变化均可能对施工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导致裂缝问题。

1.3张拉控制不严

由于我国预应力技术相对较晚,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研究相对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还较少,受此影响,在实际施工中,我国大多数企业和人员对于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在张力控制时,张拉控制不严的问题十分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优化途径

2.1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首先,做好市政公路桥梁工程审批工作,深入施工现场考察,对市政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开工。其次,科学设置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和机构,根据市政施工需要选拔高层管理人员,以全面提升公路桥梁工程管理市政施工环节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确保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各项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再次,完善个人责任制,科学分解施工管理相关工作,进一步明确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等人员的职责;与此同时,加强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检查监督工作,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贯彻与实施。最后,加强市政公路桥梁工程审核市政项目的验收工作,建立专业的市政工程质量验收机构,以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

2.2及时疏通管道和排气口

为防止管道堵塞,在施工过程中就有必要及时疏通管道和出口,为灌浆做好准备。当纸浆按压时,应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在高处观察孔;当取出粗浆时,排气口被阻塞,压力持续到流动结束,孔被卡住,因此需要同时做好两个制浆工作。另外,部分孔较长,一次灌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此时可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必须等待浆料的初始凝结后开始,以提高灌浆效果。

2.3加强混凝土裂缝控制

首先,加强施工设计审查,在避免出现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的裂缝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审查图纸的过程中,应同步加强设计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次,严格施工工序,严格遵守工艺流程,按照工艺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施工管理操作,对工序的活动效果进行及时验收,并以此评价工程建设质量标准是否达到既定要求,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工序及时改进。再次,合理安排人员休息时间,避免人员过度疲劳,保障工程质量,防止不必要的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保证建筑材料质量过关,以工程实际建设情况为依据严格混凝土配合比,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施工技能,对于施工过程中不明确的把握问题,可以通过细化施工过程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此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完善后期养护工序,减少恶劣天气对路面建设质量的影响,如:恶劣天气来临时,可以通过加强温度和适度控制混凝土来防止路桥裂缝,以有效维护混凝土结构等。

2.4完善张拉应力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张拉应力的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相应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在这过程中,应当贯彻国家有关市政公路桥梁技术建设的规范和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促进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标准,认真分析预应力结构,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具体的施工建设。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预应力技术在我国公路桥梁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在提高公路桥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细节来看,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有所不足,对此相关人员应当采取完善张拉应力的控制、加强混凝土裂缝控制等措施对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常海林.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17):195+197.

[2]肖振纲.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5(21):107-108.

[3]王磊.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5(10):324.

[4]徐大龙,谷函容.探析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21(07):175+177.

[5]周和平,王纪伟,张培俊.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问题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9):33-34.

论文作者:苗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苗文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