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1个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实证研究——基于ISSP2010数据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年人论文,实证研究论文,环境论文,国家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15.03.008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5)03-0055-08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环境关心”这个概念也逐渐成为环境社会学领域的核心研究议题。在对环境关心这一概念如何进行定义和测量的问题上,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邓拉普(Dunlap)和琼斯(Jones)在2002年对环境关心的定义进行了拓展和界定,认为环境关心是人们对与环境相关问题的认识,表达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支持,并且个人愿意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的程度[1]。在对环境关心的测量方面,环境关心到底是单一维度还是多重维度,学界仍没有达成一个共识。更多的研究者是将环境关心看作是人们的环境价值观,邓拉普(Dunlap)和凡列尔(Van Liere)在2000年提出了环境社会学范式转移,即人们的价值观从人类豁免主义转移到新生态主义,并提出新生态范式量表[2]425,对环境关心这一核心概念的争议使得测量环境关心的模型日益复杂化。 对环境关心的研究除了对其测量维度的探讨外,有关环境关心的社会、人口、经济特征也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其中,年龄变量与环境关心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青年人是一个国家环境保护的主力军,青年人环境关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治理的水平[3]。因而,在全球呈现气候变暖、各地区雾霾天气持续、水污染日益严重等环境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研究青年人的环境关心,能够对提高青年人的环境关心和鼓励他们为保护地区环境乃至全球环境做贡献提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环境关心的研究回溯 关于环境关心的探讨,以往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关心测量维度的研究;二是对环境关心个人层次的社会、人口及经济特征的差异进行分析。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环境关心的测量模型以及青年人的环境关心,因而将文献回顾的重点放在环境关心的测量方面,以及对年龄变量与环境关心之间关系的研究上。 在对环境关心测量维度的探讨方面,最早关于环境关心的研究由于受统计分析方法的局限,研究者往往把环境关心当作单一维度的指标[4]38。随着对环境关心研究的深入,更多的研究者将环境关心看作是人们的环境价值观,邓拉普(Dunlap)和凡列尔(Van Liere)在2000年提出了新生态范式量表(以下简称NEP量表)用来测量环境关心[2]426。一些中国学者也尝试运用新生态范式量表测量环境关心,聂伟基于CGSS②2010环境模块的数据分析公众环境关心的城乡差异时,运用NEP量表来测量因变量环境关心[5]。但洪大用指出,由于中国国情的原因,NEP量表中的有些项目存在着测量信度问题[6]。同时,随着学界对于人们的环境态度、日常环保行为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环境关心是多维度的。马荃特-派特(Marquart-Pyatt)认为环境关心应该由环境态度和环境友好行为构成[7];卢春天和洪大用基于CGSS2003数据的分析,建构了环境关心的一阶模型,模型包括当地环境问题感知、全球环境问题感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新生态范式4个因子,且发现新生态范式因子和另外3个潜在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尤其与全球环境问题感知因子的相关系数较高[4]46,这表明NEP量表是测量环境关心的一个重要工具,也说明新生态范式更能反映公众对全球环境恶化的担忧。肖晨阳和邓拉普(Dunlap)通过对美国和加拿大数据的对比研究,构建了环境关心的高阶验证性因子分析(CFA)[8]。它包括6个一阶因子,即新生态范式量表、环境友好行为、环保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感知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程度,通过6个一阶因子再构建出环境关心的二阶因子方程。 在对年龄与环境关心之间关系的研究方面,由于对环境关心的测量方法和选择的样本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往往缺乏一致性的结论。邓拉普(Dunlap)和凡列尔(Van Liere)早在1978年的研究表明年龄与环境关心呈现负相关,即年轻人比老年人表现出更多的环境关心[9]。弗兰森(Franzen)和梅尔(Meyer)基于对ISSP1993和2000数据的分析指出,年龄与环境关心呈现倒“U”型关系[10]。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关心环境(可能由于中年人更加关心公共事务,从而更加关心环境),但当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关心环境问题。而王建明基于对中国城市家庭数据(CHIPS)的分析认为,年龄与环境关心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环境关心水平不断下降,达到一定阶段又会呈现上升趋势,其转折点大致在50周岁左右[11]。卢春天和洪大用通过对CGSS2003数据的分析得出,年龄对环境关心测量维度中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环境问题感知、新生态范式3个因子有显著的影响,且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保护环境,越呈现出一种新生态主义范式的世界观,但年龄与全球环境问题感知因子之间却呈负相关关系[4]48。国内也有学者专门对大学生群体的环境关心进行了研究,刘贤伟和吴建平认为女性大学生的环境关心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且蒙古族大学生的环境关心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大学生[12]。李亮和宋璐也认为女大学生的环境关心高于男大学生,并提出这是因为女性相比男性更支持社会性别平等,而社会性别意识对环境关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有更高的环境关心,但性别对环境关心并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13]。 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们环境关心的比较研究,或是对其中某一类国家人们的社会、人口、经济特征对其环境关心的影响研究;且虽然关注年龄变量与环境关心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多是将老年人与青年人的环境关心进行对比研究,或是对大学生群体环境关心的社会、人口特征进行分析解释,缺少对国家间青年人环境关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单独研究。本文基于对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2010环境模块数据的分析,通过建构环境关心的二阶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全球11个国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的环境关心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鼓励青年人投身环境保护事业的建议。 二、数据、变量与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2010环境模块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调查了全球33个国家,共45199个样本。由于本文关注的是青年人的环境关心,因而对原来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筛选,选取了年龄在18岁至35岁之间的青年人群;同时,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以及结构方程的适用样本量,在全球33个国家中选取了11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因此,本文使用的数据样本量为3842个。将这11个国家纳入分析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弗兰森(Franzen)和福格尔(Vogl)对ISSP1993、2000和2010环境模块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14]。其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环境关心水平与国家的富裕程度呈正相关,即富裕国家的人们有更高的环境关心;且在过去的20年中,调查的全球33个国家人们的环境关心都有略微的下降,但在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的国家中,人们的环境关心降低得更少一些,即经济发展会有助于维持较高水平的环境关心。因此,考虑到国家的富裕程度对环境关心的重要影响,在33个国家中选取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6个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发达国家,加上经济较为发达的瑞典,共7个发达国家;同时,由于经济的较快发展会对人们的环境关心产生影响,因而选取在近20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阿根廷、智利、墨西哥、菲律宾4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将变量V15设为:一般来说,您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是下面哪个选项?答案选项有:1.一点都不关心;2.关心;3.保持中立态度;4.比较关心;5.非常关心。在选取的3842个样本中,对环境问题表示一点都不关心和不关心的青年人(变量V15的答案选择1和2)有530人,占样本数的14.0%;而对环境问题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的青年人(变量V15的答案选择4和5)有2219人,占样本数的58.4%;保持中立态度的青年人(变量V15的答案选择3)有1050人,占样本数的27.6%。可以看出,在全球11个国家的3842个青年人中,将近60%的青年人对地区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持“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的态度,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青年人对环境问题持“一点都不关心”和“不关心”的态度。 将问卷中的15个观察变量纳入本文环境关心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为了体现被访者越是表示同意,其环境关心的值越高,对问卷中这15个测量指标的答案编码进行了重新赋值,通过数值转换将其原来的逆向赋值均转换成正向赋值。因而,将新赋值的15个测量指标重新命名为“V39新”、“V40新”等。 本文的数据分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建构环境关心的结构方程模型。第二部分,对选取的7个发达国家和4个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的环境关心进行比较和排名,主要运用的是t值检验和方差分析。第三部分,通过象限图,综合反映环境关心的4个一阶因子对其影响程度的差别以及全球11个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现状。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对环境关心进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前,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796(>0.5),巴特利(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接近0,经正交旋转获得方差贡献率达61.97%的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环境问题认知、环保贡献意愿、日常环保行动、环境知识水平,4个因子的描述见表1。对其进行信度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环境问题认知、环保贡献意愿、日常环保行动、环境知识水平4个测量维度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分别为0.780、0.819、0.783、0.794,均在0.8左右,表明每个维度下的测量指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且全部测量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α)也达到了0.787,说明15个测量指标的整体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由于四个一阶因子的相关系数较大,意味着这四个因子仍可提取公因子,所以建构了以二阶因子分析为主导的结构方程,获得如下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由4个潜变量(椭圆形)、15个观察变量(矩形)和19个残差变量(e1至e19)组成,单向箭头上的数字均为标准化回归系数。 图1 环境关心结构方程模型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对模型中残差项的修正,模型结果中估计出的参数都具有统计意义,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环境关心对4个一阶因子(环境问题认知因子、环保贡献意愿因子、日常环保行动因子、环境知识水平因子)的解释力分别为0.33、0.54、0.64、0.47,这表明4个一阶因子均与环境关心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日常环保行动因子对环境关心的因子负荷量最大,说明其对环境关心的影响最大,也表明鼓励青年人投身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对其环境关心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环保贡献意愿因子与环境知识水平因子的因子负荷量也达到了0.5左右。这都说明青年人环境关心的提升不仅要靠其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知识、意愿层面的提高,更要靠其积极地参与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 在此结构方程模型中(如图1所示),全部测量指标(即观察变量)的因子载荷的绝对值都在0.55以上,且都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所有测量指标与其潜变量之间均有显著且较强的关系。从表3可以看出,RMSEA值为0.024,GFI值为0.99,且其他模型拟合指数的指标值也都达到了模型拟合度要求,表明结构方程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 (二)国家间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差异分析 利用15个观察变量各自对其因子所做的贡献(标准化路径系数)作为权重,形成4个一阶因子的得分,并根据综合指数法计算出二阶因子环境关心的综合得分。从表4可知,4个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略高于7个发达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且通过了t值检验。原因可能在于,发达国家早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已经使其早早地就开始关注环境污染的治理,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值已经较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的青年人群更加注重自由、自我表达和公民权利,其环境关心的程度可能不会进一步提高,有可能维持在现有的较高水平,也有可能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这些国家的青年人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会随之提高,由此其青年一代的环境关心也会大幅提高。且从表4可以得出,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的环境问题认知因子的均值达到了4.11,接近最高值5,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人对本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有很高的认知度;同时,这个均值也高于发达国家青年人的环境问题认知因子的均值,且通过了t检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的环境关心为何高于发达国家的青年人。 对全球11个国家青年人的环境关心的均值进行排名之后,得到的情况见表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选取的4个发展中国家(菲律宾、墨西哥、智利、阿根廷)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超过了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环境污染治理较好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且这11个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为2.791,菲律宾、墨西哥、智利3个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高于11个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英国和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却远低于11个国家青年人的平均值。 (三)环境关心模型的进一步应用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结构方程模型中4个一阶因子对环境关心影响程度的差别,以及11个国家的青年人环境关心的现状,以4个一阶因子对环境关心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横坐标,以其平均值为纵坐标,构建全球11个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现状与影响的象限示意图(见图2)。且由于4个一阶因子均与环境关心呈正相关关系,因而其因子得分的均值越高,相应地表明环境关心的值也越高,如图2所示。示意图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象限Ⅰ(高环境关心高影响区域)、象限Ⅱ(高环境关心低影响区域)、象限Ⅲ(低环境关心低影响区域)、象限Ⅳ(低环境关心高影响区域),四象限的中心点为(0.5,2.5)。 图2 全球11个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现状与影响示意图 从图2可以看出,环境关心的4个测量维度在图中分布在象限Ⅰ、象限Ⅱ和象限Ⅳ。根据各测量维度在图2中的位置,对其进行如下分析: 象限Ⅰ(高环境关心高影响区域):环保贡献意愿因子。表明全球11个国家的青年人的环保贡献意愿较高,愿意主动地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同时,因为这个区域也属于高影响区,表明环保贡献意愿这个测量维度能对青年人环境关心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国家应该重视对本国青年人环保贡献意愿的激发,使他们能够自愿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去。 象限Ⅱ(高环境关心低影响区域):环境问题认知、环境知识水平两个因子。表明这11个国家的青年人在对已有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及掌握的环境知识水平方面已经较高,但这两个维度之所以会分布在低影响区域,原因可能在于要促进环境关心的提高,除了要有认知、知识层面的提升外,更多的是要将这种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掌握的环境知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意愿和实际行动,因而在对环境关心的影响方面属于低影响区域。 象限Ⅳ(低环境关心高影响区域):日常环保行动因子。该维度对环境关心的影响度最大,说明鼓励青年人去参加日常生活的环保行动对于其环境关心的提升有重要影响。但同时,日常环保行动因子得分的均值处于一个最低的水平(远低于环境问题认知因子的均值3.94),表明全球11个国家青年人参加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较少,因而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对青年人的环保教育,如采取将关于保护环境主题的书籍引入到学校教育的课程中等措施,来鼓励本国青年人积极地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 四、结论与启示 环境关心的测量维度,环境关心的社会、人口、经济特征以及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们环境关心的差异比较等研究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于作为环境保护主力军的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及其国家间的比较分析却比较缺乏,而本研究运用ISSP2010环境模块的数据,通过建构环境关心的二阶结构方程,分析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同时对选取的7个发达国家和4个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人的环境关心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对策与建议。这开拓了研究视野,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颇有意义。 (一)结论 1.建构了测量环境关心的二阶结构方程模型,且环境关心与其4个一阶因子(环境问题认知、环保贡献意愿、日常环保行动、环境知识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日常环保行动因子对环境关心的影响最大,环保贡献意愿因子与环境知识水平因子对环境关心的影响也达到了0.5左右。 2.在全球11个国家间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差异比较方面,4个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高于7个发达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均值。且对11个国家青年人的环境关心的均值进行排名后发现,菲律宾、墨西哥、智利这些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的环境关心的均值仅仅略低于法国、加拿大这类一直非常重视本国环境保护、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发达国家。 3.通过全球11个国家青年人环境关心的现状与影响示意图可以看出,环境问题认知、环境知识水平这两个因子得分的均值较高,这表明在这11个国家中,青年人对已有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掌握的环境知识水平已经较高。而环保贡献意愿、日常环保行动这两个维度虽然对环境关心的影响很大,但同时,这两个因子得分的均值较低,尤其是日常环保行动因子得分的均值最低,表明选取的11个国家的青年人参加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较少,没有积极地投身于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且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意愿也较低。 (二)启示 1.青年人是地区环境保护乃至全球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因而不论是环境治理已经比较成功的发达国家,还是环境问题较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应重视青年人在推动本国环保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青年一代的环境关心水平。所以,相关国家不仅要加强青年人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提高他们的环境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激发青年人的环保贡献意愿、鼓励他们投身于日常生活的环保行动,如参加各类环境保护协会;针对当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签署有关环境保护的协议;向环保组织捐款;运用自己手中的投票权向社会公众呼吁保护环境;等等。 2.对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要保证本国经济的发展,也要重视对已有环境问题的治理和对本国环境的保护,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而,发展中国家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也要通过加大对本国青年人的环保教育及加强对保护地区环境乃至全球环境重要性的宣传,提高青年人的环保意识,推动他们投入到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去。 注释: ①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以下简称ISSP)是一个跨国合作调查项目。ISSP成立于1984年,是自发的非政府非营利学术组织,旨在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协调跨国跨地区的联合项目,建立共享的社科数据库。目前会员国已经扩大到4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自2007年成为会员国。该项目影响广泛,对跨国比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调查项目始于1985年,自实施年度开始,每年做一次调查,各年度调查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有些研究主题每隔几年做一次重复调查,以掌握其变化状况。 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从2003年开始每年一次对全国125个县(区)、500个街道(乡、镇)、1000个居(村)委会、10000户家庭中的个人进行调查。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数据,总结社会变迁的长期趋势,探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社会议题,推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为国际比较研究提供数据资料。至2008年止,CGSS一共进行了五次年度调查,完成了项目的第一期。自2010年起,CGSS开始了项目的第二期,计划从2010年开始到2019年为止,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查,共进行五次调查。标签:因子分析论文; 全球环境问题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论文; 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