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硅谷论文,印度论文,班加罗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比尔·盖茨惊呼:
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
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印度以软件为着力点的信息技术(IT)产业已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印度IT业的兴起其实不过几年功夫,但近几年来增速一直保持在50%以上,远远超过世界软件业平均20%的增速,一跃成为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1999年~2000年,印度IT业总产值已达59亿美元。以软件业为代表的IT业已成为印度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在IT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难怪比尔·盖茨惊呼: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
印度IT业的急先锋
印度目前已建立了近10个软件园区,它们分布在班加罗尔、浦那、海德拉巴等地,其中1991年建立的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区,是最耀眼的IT明星。如今,班加罗尔被称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甚至被认为已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去年11月美国《新闻周刊》评出的全球十大科技城市中,亚洲只有班加罗尔和新加坡。有人说过,“如果班加罗尔出点什么事,《财富》杂志500强公司中将有大约200家不得不全盘调整其IT战略”。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首府,90年代中期开始以“印度的硅谷”闻名于世。现在,在这里经营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有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还有大约250多家外国公司在这里开展业务, 多数从事IT业。班加罗尔的软件业年产值已达20亿美元左右,约占全印度软件业总产值的1/3。去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出口总额为39亿美元,而卡纳塔克邦就超过了15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班加罗尔软件园创造,由此可见班加罗尔在世界软件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班加罗尔成功的秘密
班加罗尔软件业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例如政府支持、重视人才、注重技术更新等原因。除印度中央政府的有意扶持外,卡纳塔克邦政府也十分注重为班加罗尔软件业提供政策支持。
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订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首先在班加罗尔建立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后,该邦政府就不遗余力地提供方便。该邦自行融资增建发电厂,以保证供电稳定;扩建电信设施;将国际入口由两个增至七个,还为建设IT园区提供了大量财务优惠。园区自身附设电厂、供水系统和通信设施,这在基础设施滞后、供电普遍不足、外资交易拙劣的印度独树一帜。邦政府规定,计算机硬件、外围设备和其他重要产品几乎完全免税,10年内免除销售税,对大型IT项目给予适当的特许权利。政府还倡导办公、全邦财政活动等电子化,并计划实现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网上收费。这些措施都刺激了班加罗尔软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班加罗尔在软件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印度的软硬件工程人员训练有素,其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班加罗尔的软件人才比起亚洲其他城市要超前一大截。班加罗尔从50年代起便是印度的科研之都,这里汇集了印度一些优秀的技术和管理研究机构,以及77所小型工程学院,每年可培养3万名工程师,其中1/3是IT专业人才。 印度全国软件发行商负责人德万梅塔说,政府不惜斥巨资培养高科技人才,是看准了市场需求大趋势的明智做法。
班加罗尔软件业注重质量和新技术运用。班加罗尔通过质量认证的软件公司已近100个,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公司增加到80多个。班加罗尔的软件企业还不断采用最新技术。印度软件业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印度的软件公司中有86%以上正在使用最新技术,其余14%的公司也打算明年就开始使用。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在世界范围内评出21家软件系统等级最高的公司,其中11家在班加罗尔。
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网络革命在刺激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印度IT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班加罗尔软件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因特网和网络应用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企业人才管理软件、电子金融软件和电子教学软件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这为班加罗尔软件业提供了无限商机。近年来,印度软件出口每年以60%的速度增长,1999 年~2000 年已达39.25亿美元,2000年~2001年预计将增长到65亿美元。 去年孟买股市30种工业股票指数上升了64%,其中信息技术业股票价值飙升了400 %。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为主的韦普罗公司和信息系统技术公司也于今年首次跨入了《福布斯》杂志排名的全球500家最大的公司行列。
交相辉映“金三角”
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海德拉巴、马德拉斯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接踵而起,同班加罗尔交相辉映,成为印度南部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海德拉巴已成为一个新兴的高科技城,微软公司已决定将其在国外的第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建在海德拉巴。1997年,亚洲最大规模之一的以开发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城在海德拉巴落成,紧接着,在海内外10多家著名信息技术产业公司的资助下,海德拉巴创办了专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印度信息技术学院,这是世界最大的IT教育培训机构,所属软件公司是印度第二大软件公司。在五年时间内,海德拉巴软件技术园区吸引了数十家海内外著名的信息技术公司,成为继班加罗尔之后又一颗耀眼的IT明星。
几点思考
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发展中大国,经济建设有许多相似之处,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等地软件业的成功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借鉴,留给我们一些思考:
其一,印度IT业蓬勃景象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人才库支撑,尼赫鲁在50年代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建立的六所印度的“MIT”支撑了今天印度IT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在吸引国外留学人才大量归国的同时,更应加强国内高等教育,普及英语基础教育。
其二,探寻印度软件产业迅速崛起的奥秘,还会发现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恰恰是高科技之外的“非技术因素”。印度政府在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为IT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也可为我国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提供借鉴。
其三,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城市原来在印度国内并不领先,这与中国西部的重庆、西安、成都、兰州等城市有些类似,或许班加罗尔软件业的成功可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另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