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5408
摘 要: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在班级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教育对策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中学生自身的弱点。
2.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3.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4.学校教育的失误。
而这些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教师要让后进生敞开心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有效地转化他们。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教师要做到以情感人。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长久的动力源泉。
3.心理激励是实现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心理激励,实质就是从人的内心来强化人的动机,从而改善人的行为,增强人的内驱动力,使人朝着集体组织目标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第一,名人激励法。班主任充分利用名人、伟人事迹,激发学生积极的进取心,鼓励其每一点进步,让学生从心理上获得成就感。第二,尊重激励法,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对于后进学生来说,尤为如此。班主任要善于把握分寸、深谙表扬的艺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表扬方法。对优秀生,可采取“敢为人先”的表扬法,不断地进行鞭策激励,使他们自觉反省,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对中等生,采取“比、学、赶、超”的激励表扬法;对后进生,应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尊重他们、亲近他们,采取优点激励法,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
4.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努力克服自卑心理。青少年学生整日充满梦想,处于“少年多志”的年龄阶段,如果经历一次失败,哪怕是微小的失败,也会自惭形秽,从而产生自卑感。班上有一位学生,爱好绘画,由于学习成绩差,感到很自卑,也从不愿向别人展示他的特长。发现了他的情况后,我便给他讲述爱迪生、华罗庚、高尔基等名人成功的故事,告诉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时,我充分发挥其才能,让他参加板报宣传小组,让他负责班级的黑板报和手抄报,并不断地鼓励他,逐渐地,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在他的积极参与下,班级的黑板报每次都获得较好名次,而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学认为,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人获得成功,有利于提高自信心,弱化自卑感。首先我与他一起分析了他的学习现状,然后制定了可行的近期目标。在以后的学习中,我抓住一点一滴的进步,不断地鼓励他、表扬他,使他看到希望,经过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使他异常高兴,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功感。在我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自卑心理没有了,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到期末考试成绩一下子跨入中游学生的行列。学生在取得成功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以良好的姿态追求更高的目标,充满自信心地面对现实,迎接挑战。
5.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心理学中,那种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指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片面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这种现象在学校中比较普遍,如班主任老师对学习成绩优异、或者纪律表现好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好感,甚至喜爱的神色,对他们青睐有加;而对学习成绩较差、表现差的学生往往歧视,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再比如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某某老师对他有偏见,每一次犯错误老师总是批评自己。大量的实践证明,这样做往往会使后进生产生一种自卑感,丧失学习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颓废情绪。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从生理到心理都在不断成长、变化的人。作为班主任,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彻底摒弃那种认为一般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暂时不好的学生就不会有发展的陈旧观念。
总之,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因此要有心理准备,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他们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应该有充分和清醒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与他们的心灵相通,心理相近,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做细致的工作,就一定能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作者:刘利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教师论文; 是一个论文; 学习成绩论文; 目标论文; 班主任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