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净铅,见真纯--评方芳小说“乌牛湖纪事”_知识分子论文

洗净铅,见真纯--评方芳小说“乌牛湖纪事”_知识分子论文

洗尽铅华见真纯——评方方的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谱论文,铅华论文,长篇小说论文,方方论文,见真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2)01-0023-05

一、知识分子题材的重新挖掘

《乌泥湖年谱》,这是一个听起来多少有些土气老调和晦涩气息的小说名字,难怪方 方在电话里开玩笑说:“你看,要和《口红》放在一起,这名字显得多么暮气沉沉。” 的确,在众多女作家纷纷加入私人化写作和欲望化叙事的世纪末,方方的这部长篇显得 素面朝天、朴实无华,它没有当下流行于小说中的个人化情感、潜意识心理,没有三角 恋,没有意乱情迷的都市爱情,这是一部放在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中多少显得有些严肃 和不合时宜的小说,它以三峡早期勘测设计为背景,描述了1957年至1966年间,一代中 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惨痛历程。这是一个可能会令大多数女性作家望而生畏的题材和 背景,在世纪末文坛颓唐之风甚浓之时选择这样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和知识分子生活这 样一个难于驾驭的题材,足以看出方方不同于一般女性作家的大气和勇气。

在如今众多作家众多长篇中,写作动机斑驳不一:有的是为获取名声而写;有的是因 利益驱动为市场而写;有的是为记录自己的情感和困惑而写;有的是为解脱心灵而写。 方方的《乌泥湖年谱》与以上各种写作动机不同,她是为作者童年成长的氛围,父辈远 逝而去的梦想和追求,为一代人被时间的尘埃所遮蔽的生命的光芒和痛苦而写下的一部 备忘录。作家以90年代浮躁的创作现状里少有的严谨和执著,对曾经在80年代小说创作 颇为走红的知识分子题材进行了重新的挖掘和发现,以一部洋洋洒洒42万字的长篇向人 们展示了1957年到1966年特殊的背景下,一批富有情趣的满怀爱国报国思想的工程师们 的生存现状和心路历程。

但是,也正像文艺理论家王先霈先生所言,方方选择这个题材来写作一部长篇小说具 有一定冒险性,而且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其一,是题材太大,线索太多,难于驾驭, 而且,反思知识分子改造的长篇已经有多人写过,很难再出新意;其二,因为背景的时 间距离和题材的严肃性,它很难在快节奏的今天抓住读者浮泛的阅读心理。

但是,在收集了几大摞有关的资料,阅读完有关三峡早期建设设计的专业材料,写完 厚厚的几本写作笔记、人物大事记后,方方还是动笔写作这部长篇了,整整历时四年才 完成。2000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42万字的长篇,这是方方从事小说创作 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出版不久,《文艺报》头条报道,认为小说:“ 通过知识分子在建国后曲折的经历,反思中国知识分子的意义、弱点和使命,是90年代 以来不少作家热衷于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多年来,已有许多作家通过各种文学 形式对这一主题加以阐释和开掘。时近世纪之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王蒙的‘季 节’系列和方方的《乌泥湖年谱》可以被视为这一主题的力作。”[1]武汉市评论界也 专门组织了评论会探讨了这部小说的得失。我认为促使方方写作并使她完成这部小说, 并始终保持创作热情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方一直是对知识分子比较关注的作家,曾经写作过好些有关知识分子小说,探 询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情感方式,但是,《行云流水》、《定数》都是短篇,《祖父 在父亲心中》也仅是一个中篇,而且只是写到了知识分子的某一个方面。要对知识分子 群体作一个整体的把握,尤其是对作家父辈身处的时代作一个完整的回顾和总结,非得 一个长篇才能容纳。方方出生于1954年,小说以年谱的结构方式,从1957年写到1966年 ,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一步步被纳入政治轨道,清除杂念,被剥夺思想言论自由的年代 ,也正是方方的父辈们一个个从对三峡工程充满诗一样激情,到一点点卷入政治旋涡, 身不由己的年代,方方的写作激情直接来自于对于父辈远逝而去的梦想和追求的追寻, 这部小说是为一代人被时间的尘埃所遮蔽的生命的光芒和痛苦而写下的一部备忘录。方 方告诉我,这些年来,她一直创作不辍,但是,每当看到那些垒放在书架上的父亲留下 的读书笔记,思想汇报,每当想起那一个个留在童年记忆里鲜活的人物,体味着他们曾 经经历过的痛苦和灾难,她的心灵就充满着不安和歉疚,她必须为这个远逝而去的时代 ,为这些大多已经不在人世的先辈留下印迹,不让他们淹没在时间的尘埃里。这直接激 发了方方创作的勇气,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以来,反映知识分子的创作,大多 以从事人文工作或政治工作的知识分子为主角,比如王蒙的“季节”系列,宗璞的《三 生石》,张贤亮早期以《绿化树》为代表的系列长篇等,这可能是因为作家们自己作为 人文知识分子的一员更熟悉这一类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个性心理、思想历程。但是, 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的理工专家,他们 的生活和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很少有反映,比较起本身处于时代潮流政治旋涡里的人文知 识分子,这些从事建设和工程设计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

方方的这部小说以宏大的时代背景,众多的丰满的人物形象绘出了这一类知识分子的 群像。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方方的这一部长篇填补了当代小说人物类型的一个空 白。

二、我觉得这部小说透露出方方跨入中年后日趋平和的心态,表现出一种追寻自己童 年生活氛围,复活儿时成长气息的努力。这部小说的背景,就是作家成长的背景,因此 ,对于童年,童年特有的家庭氛围和对父辈情感的怀恋是促成这部小说写成的一个很大 的动因。也正因为如此,小说在描述一代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中的惨痛历程的同时,总 是情不自禁地穿插进作家非常熟悉的童年往事和生活氛围,而且,恰恰是对童年生活的 回忆的和对那个时代女性和儿童生活的生动描述使得这本来会非常沉重的一部小说充满 温馨和情趣。从而,也使这部长篇区别于纯粹从政治角度反思知识分子命运的小说,而 是具有浓郁的生活和时代气息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小说的序幕拉开时是1957年的冬天,漫天雪花飞舞,为建设三峡从南京调到汉口已经 两年的工程师丁子恒和苏非聪终于拿到了位于乌泥湖的新宿舍的钥匙;春天来临的时候 ,丁子恒和苏非聪分别将家属从南京和扬州搬到了乌泥湖。在一群文雅美丽的年轻妻子 的说笑声里,在孩子们欢笑声中,新的工作和新的生活开始了。

然而,一切并不像序幕展现的那样平缓安详,三峡的勘测论证工作进行的同时,整风 运动也在单纯的工程师中间开始了。

书香门第出身的工程师丁子恒有一位理解他爱他的妻子雯颍,有四个可爱的孩子,家 庭幸福温馨和睦,丁子恒一心扑在工作上,希望能在自己手里建好三峡,但是,丁子恒 身不逢时,小说开始时的1957年,一场考验和磨难悄悄走近了这些单纯天真的工程人员 。

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院里的总工程师吴思湘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吴思湘早年毕 业于上海交大,后留学美国读水利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本来已经在美国谋到一份不错 的工作,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美国水利专家萨凡奇为中国三峡所写的《萨 凡奇计划》,为书中描绘的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水利工程而激动万分,立志这一辈子要 为祖国建成壮丽的三峡。一个月后吴思湘回了国。十年后,吴思湘已经是专门为建设三 峡而成立的长江流域规划设计院的总工程师,正当他为考察论证三峡而投入全部精力时 ,整风运动开始了,这位满腔热诚,一心报效祖国的总工程师为了过关,不得不屈服于 当时的形势压迫,把自己描绘成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为名为利的投机分子,把回国说成 是押宝投机,为自己谋一个好位置。而且,吴思湘还不得不给自己加上攻击党和院领导 的罪名。他表示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是请求为三峡工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吴思湘的处境深深触动了丁子恒,他思绪万千,对于眼前的运动他充满反感和厌倦, “但他的确没有法子离那个批判会更远一点。……他不知道非要让自己卷入这一场场政 治运动中,于国于党以及于他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费解的问 题。他常想,让那些懂政治的人去搞政治,让我们懂技术的人修大坝。”(《乌泥湖年 谱》第82页)丁子恒的困惑和苦恼极富于代表性,概括了1957年反右运动之初,大多数 知识分子的心态,思虑再三,丁子恒采取了逃避策略,一切谨慎行事,但是,事情的发 展出乎他的意料,室里下达了右派指标名额,丁子恒的好友苏非聪被敲定为右派,平日 风度翩翩、潇洒睿智的苏非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厄运非常愤慨,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右派 ,深知政治斗争残酷的吴思湘私下让丁子恒劝说苏非聪屈服认命,为妻儿着想,否则, 轻则送去劳改,重则丢命,在知道对抗可能带来的灾难后,苏非聪屈服了,次日清晨, 丁子恒再见到苏非聪时,苏非聪的头发全白了,批判会上,他一改往日的强硬,变得唯 唯诺诺起来,无论人们采用什么过分的言辞,他都一律接受,一律认罪。看着昔日桀骜 不驯的好友一夜之间变成另一个人,丁子恒的心痛苦万分,他觉得,“亲眼看到一个人 灵魂的崩溃,比亲眼看到一座大坝的崩溃,更加让他胆战心惊。”(《乌》第91页)。没 过多久,不能接受下放三斗坪工地劳动的苏非聪,用了自己最后的勇气,递交了辞职报 告,顶着一顶右派帽子,带领全家返回老家农村。

周围的处境和好友的遭遇使得丁子恒更加谨小慎微,明哲保身。他和妻子都认识到, 在这样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为了家,为了四个孩子,纵有天大的意见也不敢提,天大 的气,也不敢生了,丁子恒就在这战战兢兢的心态中挨着时日。应该说,丁子恒这种心 态和想法,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的处世态度,看似达观,其实,内心的苦衷难于言表。他 们内心充满困惑苦闷,但是,他们自身的力量又十分孱弱,无法承受时代的重任,因此 ,只能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夹起尾巴做人。丁子恒靠着自己这一套保险的处世哲学, 在大大小小的运动里颠簸着,在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里应付着,只是,无论在什么时候 ,他都尽力为三峡工程做一些实事,安慰自己那一颗希望为国效力而不能的心灵。到了 1965年,尽管丁子恒一家两间房,并不宽裕,但是,领导号召大家退房,他马上就响应 号召,写了退房申请,即使这样识时务,丁子恒却还是免不了被愈演愈烈的政治风浪席 卷进去。1966年,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高压政治氛围下,丁子恒终于病倒了,病还未全 好,丁子恒就开始加入到紧张学习文化大革命任务中,工程师们白天查勘,晚上学习, 传来消息,北京已经揪出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敏感的知识分子们已经意识 到,一个比1957年更大更猛烈的政治运动就要来临了。6月,中学生戴上了红卫兵袖章 ,开始行动起来,接着,大抄家开始,很多家都受到冲击,尽管丁子恒做了一些准备, 但是还是被抄走了几本日记,为此,他和妻惶惶不可终日;接着,大字报漫天飞,院里 工程师李昆吾前妻的女儿,给父亲贴了一张言辞激烈的大字报,文革的烈火终于将中国 最后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堡垒——家庭关系给冲破了,而在丁子恒家里,二毛开始串联, 三毛准备改名,身心疲惫,焦虑万分的丁子恒恶梦不断,他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无法承 受眼前的压力,精神时刻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小说刻画的另一类知识分子孔繁正,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繁正是林院长从北 京请来加盟三峡勘探的地质专家,小说中,他第一次露面时是1957年考察南津关,这时 的孔繁正指点江山,侃侃而谈,他才华横溢,博学多识,意气风发,面对不同意见,他 态度傲慢,睥睨一切,让当时在场的丁子恒想起解放前在南京常见到的那些达官贵人来 。但是,1966年,当他再一次出现丁子恒视野里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孔繁正面孔黑瘦黑瘦,本该刻在额上的皱纹却刻得满脸都是像一块被千刀万斧剁过的 黑木头。他的眼睛仿佛睁不开,一粒眼屎甚至还沾在眼角。他行动迟缓,表情木讷,背 稍稍地佝偻着,令人不敢相信这曾经是何等挺拔而潇洒、何等尖锐而傲慢的孔繁正…… ”(《乌》第471页)作家用对比描写的手法,鲜明地将一个人无论是外表还是个性上的 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有地位的专家到“现行历史反革命”,孔繁正的人生经历 了一个巨大的落差,而残酷的现实和运动不但从外表上抹去了原来的那个孔繁正,而且 ,从灵魂上将那个博学的高傲的人杀死了!留下只是一具苟活的没有激情没有自我的生 命。这才是知识分子在1957年反右斗争以来最深层次的悲剧!

小说还以非常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描写了他们各自的命运: 老实本分的吴松杰因为写了一首诗被人告发,从此厄运降临,老婆与他离婚,两个孩子 与他断绝关系,最后,悲愤绝望的他从高高的烟囱上跳下来结束了屈辱的已经失去了自 由和尊严的生命;小说还描写了在文革中借运动兴风作浪整人害人踩着别人往上爬的 何民友,刻画了其内心的卑鄙无耻。

三、纯朴大气的风格

正如我在题目上所言这部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纯朴,尤其是将这部小说放在90年代以 来的文学背景下考察,它所表现出来的优雅蕴藉、大气开阔和作家成熟的思想品性,良 好的文学艺术素养以及不着雕琢的艺术技巧尤为值得称道。它是在90年代市场经济化背 景下,文学日益走向通俗化商品化景况下,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和纯正的艺术品位的 一部长篇。

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的写作大都以家族体为多,比如:张炜的《古船》、陈忠实的《 白鹿原》等都是以家族人物的命运作为长篇的结构展开,这是因为近代的《红楼梦》到 新文学以来从巴金的《家》、《春》、《秋》,茅盾的《子夜》都是以家族命运作为长 篇的结构背景,对于一部字数几十万的长篇来说线索、情节以及人物的命运始终集中在 一个家庭内,不会游移开去,以免不好驾驭。而且,这样的结构更利于情节的推进,故 事的演变,也更能牵得住读者的心灵。

但是,方方写作《乌泥湖年谱》想要表现的是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分子 心灵演变的历程和悲剧命运,如果仅仅选择一个家庭,来表现某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 那显然难于承受表现一个大时代尤其是三峡建设这样一个大背景的重任,而且与一个长 篇的分量也不相称,如果以众多知识分子的命运为线索,那么,几十万字的长篇将在怎 样的一个框架里达到风格和内容的协调一致呢?显然,这是在写作之初困扰作家的一个 难题,应该说,在怎样写上,方方颇费周折,几经取舍,斟酌,最后,方方采用了当代 长篇小说很少见的编年体,选取了中国1957到1966年十年时间,这十年正是文革前,极 左路线越来越占上风,国民经济逐渐走向混乱和停滞的十年;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一步 步被卷入政治漩涡,拖向命运泥淖,失去个人话语权思考权的十年。小说以三峡早期勘 测设计为背景,以众多知识分子每一年来经历的事件为线索逐一写来,形成了该长篇新 颖的编年体结构。这一结构突出了小说特意要表现的历史氛围和历史感,增强了人物个 性命运的真实性。

这部小说的表现对象是一群三峡工程的早期设计者专家,他们应该是一群具有较为深 厚的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作家在每一章的开头都采用一句古典诗词来涵概这一年里故 事主人公的心境,如1957年,在故事主人公们满怀激情想在三峡建设中大干一场,但是 ,政治运动已经悄悄来临,作家选取晋人傅玄《云歌》中的诗句“白云飘飘舍我高翔, 青云徘徊为我愁肠”来表现工程师们的壮志以及“山雨欲来风满楼”时的愁绪,恰如其 分。1965年一章,作家采用了南宋张孝祥的《西江月》中“世事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 然。寒光亭下水连天,惊起沙鸥一片”的词句开篇,来表现在现实教训中采取明哲保身 处世哲学的丁子恒的心情。这些古典诗词用得贴切妥当,显示出了作家深厚的古典文学 修养,同时,在起到画龙点睛,颔领篇章作用的同时又增加了小说的美感,使其风格典 雅蕴藉。在叙述语言上,小说一反方方以往小说语言泼辣调侃的风格,采用了客观朴实 的白描手法,这在90年代以来私语之风盛行的文坛上是十分难得的。

这部长篇还有一个颇为独到的地方,小说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进行的双线结构支撑整 部小说:

一条是成人的世界:从几位主人公开始出场时的朝气蓬勃(皇甫白沙)、意气风发、睥 睨一切(孔繁正)、温文儒雅(丁子恒)到几年后的他们从外表到心灵的变化,刻画了这一 特殊的时代,在一代知识分子心灵上留下的伤痕,表现了他们的理想激情一步一步被政 治的洪流所裹胁并改变的可悲现实,作家为三峡这个举世瞩目工程揭开了它的构想设计 论证初期的内幕,展示了为三峡工程倾尽人生理想、才华,奉献了青春心血的一代知识 分子工程师形象。这条线索充满着悲剧的意蕴,浓缩着时代的投影。

另一条是家属和孩子们的生活:相比较起来这是一个温馨的充满童趣的世界,女人们 没有参与到社会建设的第一线,她们的世界也就远离了社会斗争的阴影,女人们在家带 孩子,邻居们相互交往,1957年苏非聪被打成右派,在一个离春节不远的日子举家离开 乌泥湖,迁回老家时,丁子恒的妻子雯颖十分难受,为此写下了生平第一组伤别离的诗 ,诗中表现的还是一种充满离别情调的感伤,而很少残酷现实的投影。这些内容是作家 最熟悉的部分,小说中孩子们的生活写得非常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尤其是丁子恒家四 个孩子,个个性格鲜明突出,孩子们经历的事件也都充满着童趣同时又带着鲜明的时代 特征。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条线索较主线更为成功,它营造了真实可感的浓郁的生活氛 围,提供了那个时代鲜活的生活场景。

两条线索交叉进行,相互映衬,儿童世界的天真有趣反衬出成人世界的复杂残酷;而 成人之间的沉重郁闷的氛围,更显示出孩子们之间不受浸染的友情;这两条线索交织一 起则完整地勾勒出时代的图景。应该说,在通过家庭氛围和孩子们生活再现50年代到60 年代特有的时代氛围和生活气息这一点上,方方为当代长篇小说的写作做出了可贵的探 索。

但是,由于作者对于背景和其中的人物形象的原型太熟悉,所以,这部小说也存在着 极其明显的缺点:

其一,写得太实。由于直接取材于父辈真实生活和背景,因此,这部小说的大多数人 物都有现实中真实的原型,丁子恒显然是以作者的父亲为原型,其中林院长明显以原长 江委员会主任林一山为原型,连姓都没有改,还有总工吴思湘等都有真实人物原型;有 相当的章节,作家铺叙了专业色彩非常强的三峡勘察和选址的背景和争论;还有的章节 作家在写运动中人们的各种思想汇报检讨时,大篇幅直接引用了来自父辈的真实材料; 当然,这样写可能增加了作品背景的真实性,但是却在相当程度上损坏了小说的艺术性 ,作家的想象力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塑造的人物形象也由于太真实而缺少艺术的 空灵之气。

其二,写得太杂。也许是占有材料太多而作家又难以取舍的缘故,作家将大多数精力 用在描述繁复的事件上,因而,在某些章节,事件盖住了人物,人物的个性难于得到进 一步的凸现,几个主要人物的内心都还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也可能是由于作家写的是 父辈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理,只能通过史料和猜测来描绘,因而,人物的心理深度上 作家没有竭尽全力去从多角度挖掘和透视,而只满足于真实再现,这大大削减了作品的 艺术感染力;另外,小说中人物太多,线索太繁复,事件过于密集,这些都影响了小说 的整体风格,从而显得充实有余,空灵不足;真实有余,深度不够;也在某种程度上削 弱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当然,尽管有以上所言不足,《乌泥湖年谱》仍然不失为方方在世纪末奉献给新世纪 的一部长篇佳作。特别是作家坚守的知识分子的写作立场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反 思意识尤为值得赞赏。

收稿日期:2001-09-11

标签:;  ;  ;  ;  ;  ;  ;  ;  ;  ;  

洗净铅,见真纯--评方芳小说“乌牛湖纪事”_知识分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