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检修流程优化论文_黄国超

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检修流程优化论文_黄国超

黄国超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蓬溪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遂宁 629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智能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由于智能变电站设备先进,应用了多专业最前沿的科技,使得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但是与之对应的检修决策模型还还没有建立起来。与传统变电站相比,传统的检修流程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智能站检修的需要。智能变电站需要各设备之间功能相互融合,传统的按专业分工将不能适应智能站检修的需要。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检修模式下安全可靠的过渡到智能电网检修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检修;流程;优化

1 引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变电检修中心承担的检修业务由以前的变电站少、工作量小、工作类型单一迅速转变为变电站多、工作量大、工作类型综合复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转变,变电检修中心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挑战,及时理清思路,刻苦务实,扎实推进提高中心安全管理工作。

2变电检修技术及流程变更概况

我国的电力检修体制从建国起引进苏联模式,以计划预防性检修为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保障系统安全,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预防性计划检修制”,这是源白当时唯一能帮助我们的原苏联的一套模式,使企业设备从“不坏不修、坏了再修’’的事后维修状态,进入到建立在“摩擦磨损”机理指导下的初步有管理的计划检修体制。目前我国状态检修技术还是处于初步阶段。在线监测和离线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受精度影响还不够高。状态检修技术缺乏完整成熟的数据库技术,与该体系配套的检修决策,评估标准,动态响应还没有建立。

3变电检修新的技术趋势分析

必然检修结合智能电网的设备特点:首先考虑经济的因素,在设备的检修策略中将经济性排为第一要素,取消设备一年后的复检,改为首检式验收,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调度灵活性;根据当前电网运行特点,积极以临时停电为契机,合理穿插安排各种检修;状态检修为主,但不舍弃计划检修的特点;积极主动收集电网运行数据为检修决策模型作为参考,重视历史数据的积累;按照状态检修原则积极分析模型所需要的数据,设立状态检修数据的采集设备,对重要设备的状态监视要做到实时在线;确立状态检修的设备和计划检修设备的分类,对关键设备结合历史数据评估,对于非关键设备设立报警和事故监视;必然检修的突发性特点对修试的检修技术和工艺水平以及检修人员打硬仗的心理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必然对传统的半军事化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必然检修策略来源于以上三种模式,综合了以上三种模式的优点,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步步推进,我们将逐步在实践中予以完善。

4、变电检修流程优化

4.1变电检修安全管理流程优化

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建设。组织学习和领会公司系统及上级颁布下发的安全方面规程、规定、公文等,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加以准确执行,确保工作符合规定。在此基础上,中心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梳理细化,秉着“简洁、全覆盖”的原则,在中心内部推行《变电检修中心检修工作全过程安全管控规定》等13项安全规章制度,指导中心和班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开展安全工作,力求取得更好的效果。并定期开展排查分析,敏锐发现中心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失和不足,适时发布《变电检修中心关于进一步严肃现场作业文本管理的要求》、《特高压设备验收现场安全管控规定》、《变电检修中心现场作业八种人员职责规定》等专项工作要求。

安全风险辨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心进一步做好设备检修安全风险点分析,对17座500kV变电站和两座特高压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分专业、分等级、分类别进行梳理,排查特殊风险点,制定差异化管控对策及措施。对作业指导书等作业文本进行专门性修订,补充完善有关防感应电、防高低压触电、防高空摔跌、防高空落物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制定《省检修公司管辖变电站内隔离开关各类检修工作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初稿。

4.2变电检修作业现场管理流程优化

现场作业管控。中心强化计划管理,加强信息沟通,高度重视工作前期的现场勘察,力求计划科学合理,任务明确精准。中心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持续开展到岗到位监督工作,进一步明确中心“周工作计划综合管控表”中到岗到位监督人员、现场协调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票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承发包工作票工地负责人)、工作班成员(工作人员)、现场作业安全检查人员、安全驾驶监督人等现场作业八种人的职责,做到每个岗位人员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常态化组织作业现场专项安全检查工作,深入、细致开展检查,评估相应作业的安全管控组织情况和现场落实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或薄弱点,查纠不安全行为,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填写《变电检修中心现场作业检查单》并报中心安全专责处汇总、整理、归档。在中心每周的工作例会上,安全专责就本周现场工作情况做专题发言,并及时组织做好问题整改的闭环工作。所有作业现场均采取“同进同出”的到位监督、现场检查模式。深化开展反违章自查自纠活动,将反违章工作深植人心,落在实处,对查出的典型违章在中心范围内组织学习,并在中心月度安全展板上进行曝光。

隐患排查治理。注重排查质量、注重整改落实,充分发挥排查和治理的效果,实现“两个闭环”,认真做好山东泰开GW22A-252型闸刀上导电杆更换,GW23A-252型闸刀小连杆万向节轴套更换,江苏如高GW22B、GW23B型隔离开关(2009年)小连杆万向节更换,北京ABB HPL550TB2/HPL550B2型断路器瑞典PLAST绝缘拉杆更换,省调监控系统消缺,220kV线路保护双通道改造,省网OTN设备消缺,OPGW光缆引下线专项排查等工作,并加大自动化、通信专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各类隐患按期整改。

安全例行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的精神和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活动,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针对今年以来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在中心和班组两个层面分别组织学习,认真研读事故报告,进行案例分析,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反事故措施。通过事故案例教育、规章制度述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安全日活动的学习教育作用。进一步深化安全大检查工作,充分发挥自查、互查和专业检查的作用,形成大检查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的机制,并加强交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需要引起重视的安全事项。每月月初开展作业文本考评专项工作,按照“安规”及公司、中心相关文件要求,结合中心现场作业到岗到位监督人员反馈的《省检修公司安全监督检查单》,现场作业安全检查人员反馈的《变电检修中心现场作业安全检查单》,对作业文本的种类应用是否正确,数量是否齐全,填写、签发以及编、审、批流程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正确完善等进行全面考评。

安全教育培训。中心每月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以《安规》、两票三制、现场作业标准化管控规定、安全业务技能为重点,以三基培训、考试题库与作业示范片等为教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对各班组兼职安全员每月进行一次专项考试,试题由中心安全员根据近期安全工作重点、安全生产情况编制,中心主任审核。对蚌埠分部交流学习的9名员工开展中心和班组级安全培训和考试,并为其分别量身制定了个性化培训方案。另外,中心每月制作一期安全展板,放置在中心办公区醒目位置,着重宣贯上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提醒月度安全重点工作及风险管控措施。

5 结论

1.研究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对设备检修的不同决定因素。构建基于多优化目标的设备检修决策模型。采用智能设备的实时状态采集数据结合设备的差异化进行建模,并可以进行定量判断。

2.把物联网技术引入变电检修管理,将检修的数字化与智能电网结合,构建检修管理的框架。观察智能环境下的变电检修与传统状态检修的差异,并将本文结论与实践结合;在线监测设备的成本高;支持检修决策模型的数据少,影响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振华,刘玉森,孙希顺.基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研究与创新运用.中国电力教育.201l(56):142—144

[2]邹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设备在线测温系统研究[D]:[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1l

[3]王勤.电网经济调度与状态检修集成模型研究[J].电气工程与自动.2012(12):14一15

[4]陈跃.500kV繁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技术方案解析[J].华东电力.2012.06:56—59

论文作者:黄国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检修流程优化论文_黄国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