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及其对早期德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性论文,德育论文,其对论文,启示论文,婴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研究
一、婴儿社会性情绪的表现和特征
1.人类婴儿既有反应生理需要的情绪,也有与成人接触交往时表现出来的情绪。这后一类情绪,已有不少学者称之为社会性情绪。国外一些研究报告指出,这类情绪出现得很早。但是,对它们的表现范围和特征,以及具有怎样的性质和意义,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2.根据近年来对婴儿的观察研究,我们认为婴儿的社会性情绪主要表现为积极性情绪(关于“反应性啼哭”,尚未找到足够的证据);婴儿表现积极性情绪的基本方式是表情、动作和无特定意义的发声;因此,可以将“社会性微笑”、“天真活跃反应”与“婴语”作为研究社会性情绪发生发展的三项主要指标。1992年,我们对280名婴儿的父母进行调查(以问卷法为主,结合谈话和小型座谈),并对其中的36名婴儿进行直接观察(与婴儿的母亲配合)。结果表明,“社会性微笑”(望着母亲或其他人的面孔发出微笑,或听到人的声音就微笑,开始“找人”)发生于1-3个月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均发生于新生儿期。根据280份材料中有具体准确日期的143份材料统计,平均为第56天。约在2.5个月之后,微笑的频率和强度都增加,逐渐伴随全身性动作,似乎欢腾雀跃,即出现“天真活跃反应”。婴儿在出生一、二周后,即可偶尔发出“咕”“格”声,以后虽逐渐增多但独自发声,似乎与手脚的不随意动作一样仍然属于生理性活动。以后,性质逐渐起了变化,即每与成人接触,就咿呀发声,并可与成人交互发声,同时流露出明显的积极的表情,这发生在约3-4月之间。由于“天真活跃反应”与“婴语”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被调查的婴儿父母大都说不出准确的始发日期,但所有材料都表示,它们是在“社会性微笑”的基础上发生的,其大致顺序为:社会性微笑—天真活跃反应—婴语。关于“天真活跃反应”与“婴语”发生的大致时间,比国外一些资料(如丽西娜〔1〕、鲍尔〔2〕的材料)似乎晚一些,但也都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就出现了。
3.观察中发现,婴儿的社会性情绪,有以下几个特征:
(1)婴儿与成人的关系出现“相互性”。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开始时大都是由成人所引发,但一经出现,成人与婴儿的关系就不是象满足生理需要(如喝奶、换尿布)那样,一方给予,一方满足,而是互相给予。例如婴儿与成人的笑,常常是有来有往,相互感染,相互增强。又如,在“婴语”时成人虽然有时夹杂着一些简短的话语,婴儿在六、七个月以前显然还听不懂它的实在意义,但却用自己所能发出的一些音节加以回答,而且流露出一种认真的专注的神情,似乎在进行一场真正的“对话”。在这过程中,成人和婴儿显然都感到愉快,各自从对方得到满足。情绪的起伏,表情的强弱,甚至声调的高低快慢,大都是成正比,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作用。
(2)婴儿具有主动性。在成人与婴儿的相互作用中,虽然意识水平不同,但婴儿也同样表现出自己的主动性。他们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成人的爱抚和挑逗,同时也在主动地影响成人,甚至去“挑逗”成人。例如,当大人走近或抱起时,婴儿可能先于大人发笑或发声,并认真注视大人的反应。有的婴儿在喝奶时,不时抬头望望母亲的脸,并用微笑“挑逗”母亲,如果母亲也露出笑脸,他就可能停止吃奶,发起另一种活动:要么是“天真活跃反应”,要么是“婴语”。如果母亲板着面孔,他往往也神情发呆,过一会才又吃奶;再过一会,可能又来继续这种尝试。
(3)婴儿对人的声音面貌及与人的接触交往表现出特殊的注意和兴趣,3-5个月的婴儿,“社会性微笑”、“婴语”均可持续5分钟以上,少数婴儿可达十几分钟,而对其他即使是新异刺激物(如彩色气球),一般注意时间也不超过5分钟。新异事物如出现数次,往往随熟悉的程度而减弱其注意,而对人的面孔和声音,愈熟悉注意力愈集中愈持久。一次,一个四个月的婴儿,在与母亲交互发声时,旁边偶然响起闹钟的铃声,婴儿转头倾听,但很快就转回来,继续向母亲发出“咿呀”声。受这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我们在12名3-5个月婴儿中,重复这一情境(用闹钟或铃铛声),得到的结果极为相似,其中有7个婴儿自动转过头来,有5名由母亲“召唤”回来,而后又继续“婴语”的活动。
二、关于社会性情绪的性质和成因的分析
1.婴儿以在发生上先于语言的表情、动作、发声为手段,与成人交流情绪信息,虽然内容和方式都很简单,但已表现出人类交往活动的一般特征:双方地位对等,互为主客体,相互感兴趣,相互沟通和交换对彼此都有意义的信息,等等。婴儿参与这种活动,显然也是植根于内部的需要。社会性情绪的种种特征,都是内部需要的显示。婴儿在吃饱睡足、无须再发出生理需要的信号时,却主动追求与成人的情感接触,显示了在生理需要之外,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心理需要;婴儿对人的面孔和声音,比对其他事物包括新异事物,有着优势的注意和兴趣,显示了在“新印象”“好奇”等认识需要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唯有在与成人的接触交往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和发展,这就清楚地显示,它不是别的,正是交往的需要。伴随着交往需要,也出现一些最基本的交往能力,如识别别人的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行情绪交流的能力。不管是对人的社会性作广义的理解(如认为“人的社会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受社会影响而产生的心理社会特征”[3]),或者作狭义的理解(如认为“社会性,主要指对人关系中的情绪、性格等人格侧面”[4]),无论做哪一种理解,交往的需要和能力,无疑都应看作是人的社会性的基本特征。所以,无论从客观活动来分析,还是从主体的心理机能来分析,都应该肯定婴儿具有社会性。社会性内在地包含着主体性。社会交往是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婴儿在交往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正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初表现。当然,说婴儿有社会性和主体性,是从最基本的需要和功能属性来说的,并不是说它们已经具有成熟的形态。这如同婴儿已有对食物、空气的需要和消化呼吸的功能,但身体形态并未成熟一样。
所以,我们认为,婴儿社会性情绪的出现,标志着人的社会性和主体性的发生。
2.我们还认为,婴儿的社会性情绪是成人“引发”的,但不是成人“教会”的。成人的爱抚、逗弄等等,是使婴儿的内在需要对象化的外部必要条件,但不能代替其内在需要。婴儿的内在需要是以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人类的基本情绪和表情,跟其他躯体动作不同,有着大脑皮层——皮层下——神经肌肉组织的内部的稳定联系,严格地说,是教不会的,尤其不能教早期婴儿学会它们。当然,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它们更加精细和分化,并引向特定的方向,发展为高级的情感和情操。但是,婴儿的社会性情绪还不是高级情感和情操,还是属于基本情绪的范畴。因此,有理由推断,它们是来自先天,来自获得性遗传。
大概是由于某些并不完善的遗传理论的影响,获得性遗传的可能性曾长期受到怀疑。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重新提出和论证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事实上,人类的进化,尤其是人脑的进化,很难用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来说明其原因,而只能合理地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了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引起组织的定向变化,而后又促进了新的需要和能力,必有其脑内机制,在人类婴儿中首先以情绪和表情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是偶然的,正是组织(结构)与功能相互转化在个体发生上的一种表现。
3.退一步说,即使认为社会性情绪是由后天习得,是早期的学习成果,那也必定有某种内部的遗传程序在帮助这种学习,这种倾向必定也为人类所特有。因为不管怎么教,任何一个动物幼仔,都学不会人类的菀尔一笑。
既然我们承认婴儿很早就具有社会性和主体性,那么这一事实本身,就会对发展和教育问题尤其是对早期德育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三、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对早期德育的启示
1.要重视早期德育
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启示人们:进行早期德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任何发展都始于发生。婴儿早期发生的交往、认知等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机能,孕育着品德和智能的胚芽,是品德和智能社会化发展的起点。品德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直接和间接的社会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婴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成人及小朋友之间,这些直接交往中所养成的心理素质和早期经验,是好是差,对于以后品德和人格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早期德育,不是要形成具体的道德品质,而是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早期经验,为日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奠定基础。
2.早期德育中要注重社会性情感的培养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包含着主体与他人相互亲近的倾向,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为同情和爱人的情感,成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与之相联系的自尊感、羞愧等等,则成为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因素。这些社会性情感都在婴儿后期或幼儿早期相继出现,并成为自发的利人行为的内部动机。利人的行为,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已出现的简单的道德行为,但它是发展更好更自觉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没有爱人的情感,就不会有真正的利人的行为。爱人(首先是爱亲人),是最初的还不自觉的社会情感,但它是发展更高更自觉的道德情操的前提。如果不着重内部动因的培养和引导,而只是着眼于外部强化,过多地、不适当地使用奖励和惩罚,那就可能磨钝、淡化孩子的社会性情感,甚至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和定势,只是为了得到奖赏才去做好事,为了逃避惩罚才不做坏事。重视社会性情感的培养,才能避免“奖惩式”等不合理的德育模式。才能把各种外部强化的手段(包括适当的奖惩)限制在合理的使用范围。
3.要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相互性”
我们曾经提出,德育的基础是实践活动[5]。这是全盘德育的基础,也是早期德育的基础。教导、感化、训练、灌输、奖惩等各种方式,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综合起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找到“结合点”。但实践活动必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进行,人际关系和活动也是统一的。这一点,从婴儿的社会性情绪中可以得到启示。
婴儿在社会性情绪中表现出来的与成人的“相互性”,暗含着一个重要的信息:人和人是相互需要的。婴儿还没有自觉意识,成人往往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正确的早期德育,要求成人意识到这一点,从这点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婴幼儿与成人及小伙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道德关系,并逐渐形成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意识。这也必须在活动中进行培养。
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对早期德育的启示,也许不止以上几点,以上几点也许不仅适用于早期德育。可以说,正确的教育,是以尊重孩子的社会性和主体性为前提,一些不正确的方法,也往往与看不到这点有关。孩子的社会性和主体性,在摇篮里就已出现,更不用说幼年、童年和少年。可见,肯定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及其属性,在教育上有重要意义。
*《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子项目之一,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