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法、阅读法、活动法巧妙结合生奇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奇效论文,巧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讲授法,最大的特点是明言化,就是将知识以语言为载体直接传达给学生。教师讲知识,学生听知识,其间没有其他教学媒介。因此,它是最节约时间的。教师是知识的发出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主导的。因此它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系统的,逻辑性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现场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因此有一定的交互性。 这种方法的使用也有条件,一般来说,教学内容多为概念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特点是只存在于语言中,所以它适合用语言来表达。而且对优秀学生最为有效,因为优秀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都高于一般学生,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高,吸收能力强。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是表达要准确,二是表达的逻辑结构要非常清晰。 所谓阅读法,最大的特点是学习过程中“有本”。这种物质化的“本”就是所谓“书面语”。第一,用书面语呈现的知识精准度高;第二,书面语可永久保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回放”,反复学习;第三,先看什么后看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都可以由学习者自主决定。 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其条件:一是教学内容常常是一些术语,或者其他要求非常精准的知识,包括一些数字、一些公式等。二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较高,学生要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学习任务非常明确。三是阅读材料的设计要符合学习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来安排书面材料的结构。 所谓活动法,最大的特点是体验性。首先,学生开展活动一般不以掌握专门的知识为前提,所以学生会很轻松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某种体验,这种体验深植于学生的内部世界,因此学到的知识内化程度高。其次,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而任何情境都是综合的,因此,学生在活动中所体验到的东西是全面的、复杂的。对于复杂性内容的学习,活动法的效果最好,原因即在于此。最后,由于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输入,而是来自于内部的生成,所以它是深刻的、牢固的。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有条件。第一,教学内容常常为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是隐蔽的知识,它们更适合于默化地理解,明言的传达往往事倍功半。第二,活动往往有交往性,因此常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第三,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活动的教学指向,即活动要内含知识的要素,否则活动是活动、知识是知识,活动完成了,却没有教学效益,则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就落空了。 我们过去在教学方法上,常常犯片面化的错误,就是强调某一种教学方法,就否定另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最好的教学是:该用讲授法的就用讲授法,该用阅读法的就用阅读法,该用活动法的就用活动法。好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它往往是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现在的问题是:在一个教学单元内,这三种方法如何组合在一起呢?如何相互结合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它们的教学效益呢? 下面,我用“阿兹特克人”这堂课来阐释。 一、活动法的使用 [课堂事件] 我听课的学校叫邓巴顿中学(Dumbarton Middle School),是美国一所蓝带学校。听课内容是六年级“世界文化”课的第二章“The Aztecs”。“Aztecs”即阿兹特克人,是北美洲南部即现在墨西哥境内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这一章即讲述14~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 上课伊始,教师先通过投影告知学生学习目标:了解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和信仰。然后发给学生一张纸,这张纸上第一个活动要求如下: 说明:参与小组活动,参照下列词语,猜测一下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和信仰,写出至少三个猜测,每个猜测至少要用到下列方框里的两个词(你可以添加或删去词尾上的“ed”和“s”)。 猜测1________ 猜测2________ 猜测3________ 然后学生就以小组形式开始完成这个任务。我选择观察最靠边的一组学生的讨论情况。4名学生在讨论基本达成一致后就分别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猜想,写好以后他们并没有停止讨论,也有学生继续讨论后在纸上进行了修改。大约5分钟后,全体学生基本上都写好了。我仔细对比了就近观察的这个小组各个成员所写的内容,发现他们虽然是在共同讨论后写下的猜想,但写下的具体内容也不完全一样。写好以后,几位同学也都相互交换着看了一下,似乎都认可其中一位同学的写得最好,就把他写的留给了组里的一位比较活跃的同学。大概他就是这个小组的发言人了。 [课堂事件分析] 这一步使用的是活动法。其具体的活动就是“猜测+交流”。有以下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为什么教学的第一步要使用活动法?“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和信仰”对于一个美国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这个知识本身也是非常枯燥的,如果用讲授法,学生一没有兴趣,二不知从何入手,很难进入学习状态。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步不是要你理解什么、记住什么,而只是让你凭你的想象和常识“猜”——以想象为教学的起步,难度小、顺畅。 第二,“猜一猜”这个活动学生有兴趣,这相当于“玩游戏”。因为既然是“猜”,就有猜得对不对,于是学生就有了好奇,有了期待。我在课堂观察的时候,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小组同伴们用哪几个词在“猜”,相互抢着看对方圈进去的是哪几个词。 第三,实际上,学生们在猜的时候也不是瞎猜,他们其实是在动用他们的经验在猜,而随后的教学过程,实质上都是对其经验的一种纠正,或者说优化。换一句话说,下面的教学过程,不管是在教什么,都与学生有关。 最为出彩的是,在这里“猜”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游戏,它其实是一个教学的步骤,所以教师设计的这个“猜”是有范围的,就是这17个词。照我看来,这17个词的设计是教师智慧的绝妙体现。它的作用一是有教学指向,不让学生乱猜;二又是一个教学支架,实际上是为学生的“猜”提供一种知识的支持,从而减轻学生“猜”的难度,同时增加了这个活动的趣味性。真是一举多得。 二、阅读法的使用 [课堂事件] 第二步,老师要求学生先将自己的猜测所引用的方框内的词语划圈标出。然后就是各小组交流发言。8个小组花了5分钟时间。每个小组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都用心地听着,因为很明显各小组都不相同,大家都想知道别人是怎么猜的,这种凭空猜想的方式也让大家饶有兴趣。听完各组发言,老师并没有作出更多的评价。他发给学生几张纸,我一看,其实就是教材的第19~22页。他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修订自己前面作出的猜想,并要求学生看一开始发下来的那张纸上的第二个活动: 阅读教材第19~22页。读完后修订你的猜测。如果你猜错了,你怎么修改呢?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可以增加一些内容使你的猜测更完善吗? 修订1________ 修订2________ 修订3________ 我换了一个小组来做教学观察,发现教材的4个页面中两个页面是文字,一个页面是图画,标注少量文字,另一个页面有三分之一是图画。4个学生对纯文字的页面看得很快,似乎也不是特别认真,但对于有图画的部分看得就格外仔细。我们过去只听说美国学生在课堂里听课是很随意的,不会很认真,但就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不完全是这样。这堂课45分钟,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看书、写字的时间占了大部分时间,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很有兴趣、很认真地在做自己的事。 这一个活动过程进行了15分钟。这15分钟中偶尔也会有学生举手向老师提简单的问题,老师也会走过来轻声说几句,或指指教材相关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学生相互之间在讨论,甚至有外组的学生会跑过来看看。最后几分钟,陆续有学生完成了修订。老师看看差不多了,让几个孩子把自己的修订版放在投影仪下,向同学介绍自己修订的情况,或者将教材上相关的论述读出来,以说明自己修订的依据。 [课堂事件分析] 这一步使用的是阅读法,具体内容就是“阅读+修订”。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都在教材中这4页纸上。我课后专门拿起教材看了一下,其实这本教材编得相当不错,有文字、有图形,非常生动,很适合孩子们阅读。但如果这堂课上课伊始,老师就跟学生说:“阿兹特克人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一些信仰,都在教材的第19页到第22页,教材讲得很清楚了,现在你们认真读一读吧。”如果这样教,估计没有哪个孩子会这样认真读,即使读了效果也不会有这么好。但是现在的情形是:先要大家猜,猜得对不对呢?请看教材!就这么个设计,然后再让孩子们读,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孩子们愿意读,而且读得特认真。人都有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本能,而且这种修订还要写下来,显性化为作业成果。这个活动显然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读”这个行为,原来就是从书面语中吸收信息,具体就是搜寻与理解。一般来说,从语言文字中搜寻信息与理解意义是比较单调的,而且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先有一个“猜”的环节,然后读,这个时候“读”这个动作就主要不是搜寻与理解,而是印证“猜”的结果。先“猜”,然后产生好奇和期待,于是“读”这个动作就包含有对好奇和期待的印证,就属于“猜测”这个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了。 这个教学环节给我们以下启发: 什么时候让学生读?阅读与人的其他行为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一种本能行为,它其实是训练出来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阅读行为是“任务性”的。“阅读以完成任务”:先有一个生活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得某种完成任务的条件,于是阅读行为才得以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法,也必须遵循这条阅读的准则:在使用阅读法之前,要做一件与阅读有关的事,从而确定阅读的需要,换一句话说,给阅读找一个理由。在这堂课中,这个任务就是“猜测”。这里的心理过程是:猜测——猜得对不对呢?于是产生求证的需要——而阅读,正好满足这个求证的需求。于是阅读行为就非常顺利地发生了。 如何读?从阅读对象和阅读结果来分析,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无目的阅读,即阅读前并无具体的目的,因而也就没有具体的阅读内容指向,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会知道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从而确定阅读关注的点;另一种是阅读前即有具体的阅读目标,这样的阅读第一步肯定是搜寻与阅读目标直接相关的部分,阅读是寻找事先确定了的关注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法,多属于第二类,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法的目的并不在阅读本身,阅读是学习其他内容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阅读获得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材料或结论。所以它常常是抓住自己所需要的,不及其余。 读了以后做什么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法,阅读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是为了完成任务。但从阅读到完成任务,之间并不一定是自然而然的,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完了之后,应该在利用阅读成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上大做文章。如果缺了这一步,或这一步做得不充分,阅读教学法就会功亏一篑。现在许多使用阅读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课,阅读法使用得效果不好,就是临门一脚不到位。 三、讲授法的使用 [课堂事件] 学生利用阅读成果修订完自己的猜测,并且将修订成果进行了全班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似乎就基本结束了。但是这个时候,老师突然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一共17个词语,好像有一个词语大家都没有用到。老师就一个一个念出这些词语,有谁使用到这个词语就举手。当念到“水中田畦”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举手。于是老师问:你们谁知道“水中田畦”是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于是老师说:你们想知道“水中田畦”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们当然说想。于是老师打开课件,用PPT向学生们解释什么是“水中田畦”。“水中田畦”这个单词,过去我还真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原来在古代,墨西哥曾是一座水城,阿兹特克人就用树枝芦苇编成排筏,用淤泥并掺上其他泥土,敷在筏上,然后种植菜蔬花卉。 老师显然是做了充分的备课,所以内容非常详实具体,一口气讲了整整8分钟。这是我在美国听的课中老师一口气讲授时间最长的一堂课,也是我在美国见到的学生听得最认真的一堂课。课后我与上课的老师交流,我问这位老师:“你对这17个词都备有讲授用的PPT吗?”老师回答说不是的,只备了“水中田畦”这个词。我问:“你怎么知道就这个词学生肯定不知道呢?”老师回答:“猜的。” [课堂事件分析] 课后我思考,美国学生确实比中国学生没耐性、坐不住,但这8分钟为什么学生人人都听得津津有味呢?既不是老师讲得多么好,也不是那个PPT做得多么出彩,关键是使用的时机把握得好。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这堂课这样上:“上课!同学们,这17个词语你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听我说给你们听。”课如果是这样上,恐怕就没有一个人会听。现在,先用17个词语“猜”,然后是根据教材的内容修订,修订完了,大家看一看,哪个词语我们都没有用?原来是“水中田畦”。你们怎么都没有用到这个词呢?因为你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呀。都不知道,所以听我给你们说说。这个过程,好像是一幕戏剧,有起始,有发展,有转折,有高潮,有结尾。总之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铺垫,是一种“激疑”的过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有了关注点,“讲授”变成了好奇心的满足,变成了大家都关注的一个“点”的“抖包袱”。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讲授法有没有效果,效率高不高,除了讲授本身的技巧和水平之外,讲授的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或者更明白地说,所谓“该讲的时候讲”。只是,这个“该讲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那儿,在学生学习心理的关注点上,在学生学习的某个特定的环节上。 讲授法、阅读法、活动法,单独使用,当然也有效果,但效果都有局限。结合在一起,往往会出奇效。原因就在于:即使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适合用讲授法,有的适合用阅读法,有的适合用活动法。教学方法“精准”适应教学内容,效果自然就出来了。另一方面,这三种教学方法用在一堂课上,有互相促进、彰显的功效,自然就比单独使用要有效。 编辑手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运用得当则为我们的教学增益添效,相反则造成不利影响。讲授法、活动法都曾因为运用不当影响了教学效果而遭人诟病。本文作者结合美国一堂“世界文化”课例,介绍了讲授法、阅读法、活动法的巧妙结合。“世界文化”课虽然不同于我国语文课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文学作品教学,但是随着新课改理念对语文学科基础性的彰显,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该文对语文教师进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标签:学习小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