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工艺分析论文_张晖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悬臂挂篮技术目前广泛的应用在桥梁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减少施工对河流通航的影响,提高桥梁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悬臂挂篮技术的施工要点。其次,分析悬臂挂篮技术应用在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性。再次,从实际案例入手,介绍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施工难点。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桥梁;悬臂挂篮;零号块;浇筑施工

引言:

悬臂挂篮技术(cast-in -cantilever method)是目前桥梁施工建设的一种主要方式,被广泛应用在河道条件较差、河流通航量较大区域的桥梁施工当中。主要通过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利用一对能行走的挂篮,逐渐向中间悬臂浇筑混凝土,按照施工阶段施加预应力,实现桥梁的悬臂梁段施工浇筑。悬臂挂篮技术最大的风险源是倾覆倒塌,因而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现场施工的工程管理,加强预压安全施工,加强对施工的流程控制。

一、悬臂挂篮技术的施工要点

悬臂挂篮施工的主要流程有:(1)工作平台架设,要充分考虑地基的稳定性,工作平台地面的开阔程度,工作平台周围的交通状况等信息。(2)挂篮方式选择,主要可以分为桁架式(包括平弦无平衡重式、菱形、三角形、弓弦式等)、斜拉式(包括三角斜拉式和预应力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1]。(3)悬架梁体浇筑,主要分为零号块浇筑、零号块两侧对称悬梁段浇筑、边孔支架段浇筑、主梁跨中合龙段浇筑[2]。浇筑的过程中,要注意悬浇的顺序,加强浇筑的临时固结。(4)张拉及合拢,主要包含预应力混凝土的张拉、连续梁合拢以及高程控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悬臂挂篮施工的各个环节之间,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保障浇筑施工的效果达到预期施工效果,减少工程期间的资源浪费,减少窝工、返工现象,提高桥梁施工的效率,提升桥梁的稳定性与结构的可靠性。

二、悬臂挂篮技术应用在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性

悬臂挂篮技术通常应用在跨度大、施工难度高的桥梁施工当中,对桥梁施工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第一,悬臂挂篮能承受梁段自重及施工荷载,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桥梁应力进行比较好的消解,减少施工过程中,设备受到的损伤,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大跨径的桥梁施工成为现实,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的应用半径。第二,悬臂挂篮刚度大,变形小。例如湖州桥梁工程的挂篮单只总重56.6吨(不含侧模、蕊模),可一次浇筑跨径4米、重量为125吨的钢筋砼箱梁[2]。施工过程中不需要架设支架,不使用大型吊机,减少了桥梁施工的成本,显著提升了桥梁施工的效率,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第三,悬臂挂篮结构轻巧,便于前移,一次施工作业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预应力铺固,将挂篮向前移动,方便下一段箱梁的浇筑,直到挂篮移动到悬臂端为止。第四,悬臂挂篮适应范围大,底模架便于升降,适应不同的梁高,工人能够根据实际施工状况,进行组装方式的调整。

三、悬臂挂篮技术的施工难点

本文以浆甲大桥的施工方案为例,分析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上海市经济发达,对河道通航的依赖程度较高。浆甲大桥设计采用分离式桥面,桥面宽12.25m,左、右线设计线间距约21.95m。浆甲大桥主桥连续刚构单个T构共对称悬臂浇筑1#~16#共16对梁段,节段长度为3×300cm+6×350cm+7×400cm。腹板厚度在60厘米-90厘米之间,底板厚度在40厘米-70厘米之间,顶板厚度约为30厘米。挂篮单只总重60吨,浇筑半径为4.5米。施工设计图如图1。

图1 浆甲大桥悬臂挂篮施工设计图

本次施工在技术上,主要有以下难点:(1)桥梁的跨度较大,超过了200米,对悬臂挂篮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2)挂篮的质量较大,容易发生倾覆倒塌风险,对预压工作的技术要求比较高。(3)梁结构顶部的宽度和梁结构底部的宽度较窄,施工过程中桥梁的线性变化较大,对线性控制的技术要求较高。

四、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工作平台架设

工作平台的架设,是悬臂挂篮施工的技术基础,所有的后续施工,都要在工作平台上进行。因而,浆甲大桥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以下操作:首先,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技术中的选址要求,对工程施工位置进行了二次地质勘探,运用地探雷达、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最终的工作平台架设方案。其次,施工人员按照工程计划中“梁结构顶部的宽度为20米,梁结构底部的宽度为15米,结构翼缘板宽度为5米”的要求,对工作平台的数据进行优化,既保障了工作台能够良好的承托桥梁的主体结构,承托重量在60吨左右的两个悬臂挂篮,也减少了工程中的资源浪费,将工作平台的面积和高度,控制在了比较合理的范围内。最后,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挂篮的孔位预留要求,预留在各断面上的孔位,以3寸焊管的中心进行定位,减少了工作平台挂篮的孔位偏移现象。

(二)悬臂挂篮施工

1.挂篮组成

悬臂挂篮主要由双导梁系统、压重系统、后锚系统、横梁系统、底平台系统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双导梁系统是挂篮的稳定性控制系统,浆甲大桥的施工采用贝雷片结构,通过连接件形成双导梁整体,能够保障挂篮在受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原有的形态。(2)压重系统是挂篮的平衡系统,浆甲大桥的施工采用预埋钢筋拉杆压重梁,保护双导梁的平衡,减少双导梁的倾覆弯矩,避免挂篮倾覆。(3)后锚系统是挂篮的导向系统,通过导向轮,保障双导梁按照操作指令进行移动。(4)横梁系统能够提升挂篮上下横梁的整体性,浆甲大桥采用四根横梁,分别承载底平台、箱梁底板、底模板、砼重量、承载顶板砼、侧模蕊模的重量[3]。(5)底平台系统主要控制挂篮的均匀性,浆甲大桥的底平台系统采用侧模包底膜的办法,对不同梁段的宽度进行调节。

2.挂篮施工管理

悬臂挂篮的施工管理,主要包含(1)预留孔位。悬臂挂篮的孔位预留要准确,避免数据控制错误造成空位的偏移。(2)导梁拼装。导梁拼装过程要始终保持水平,要注意水平标尺、水平检测仪器的等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按照桥面的横坡(1.5%),保持钢箱的顶板水平。(3)剪刀撑连接。剪刀撑连接要注意方向和顺序,避免导梁受力不均匀发生扭曲现象,浆甲大桥主要采用20号槽钢,以剪刀撑形式,消解挂篮承受的剪刀力。(4)挂葫芦。挂葫芦的施工要根据挂篮的实际重量进行选择,浆甲大桥的葫芦重量为10吨,悬挂位置为导梁的前端,避免梁箱的纵轴线发生偏移。(5)焊接。浆甲大桥主要采用g32精轧螺纹钢和45#工字钢,主要焊接方式为对接焊接[4]。(6)导梁前移。浆甲大桥采用次序控制方法,先放置32吨的千斤顶,用千斤顶顶起导梁,再控制导梁的前移方向,收紧压重梁拉杆,保持导梁方向的水平。

3.挂篮安全管理

挂篮倾覆倒塌问题,是目前悬臂挂篮技术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浆甲大桥的施工技术人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避倾覆倒塌的风险,主要采用了预压措施:

第一,进行充分的预压准备,调整挂篮后锚系统的受力,保障后锚系统可以充分对应力进行消解,调整后压系统和前横梁系统的拉杆的位置,保障各个栏杆受力均匀,能够对挂篮起到良好的承托作用。第二,技术人员在预压的过程中,对挂篮的受力进行了准确的分析,按照15吨为一个等级,对两个悬臂挂篮同时进行预压处理,每一个挂篮共施加预压重力100吨,通过重力传感装置,精准的观测挂篮系统是否有明显的变化。第三技术人员对传感装置显示的数据进行分析,检测挂篮的最大承重,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这个标准,对施工的流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避免挂篮承压过大,发生工程风险。第四,在支架搭设完成,底、侧模吊装就位后,应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范围不包括盖梁投影部分。采用等效堆载预压,根据荷载分布特点按腹板、底板区别布置压重,按腹板下10t/㎡、底板下2.4~6.0t/㎡进行堆载布置,堆载沿线路方向长377cm,总压重按施工荷载的1.2倍控制约为140t,加载顺序应自梁端向跨中进行。

加载应进行支架变形观测,测点布置在三根主横梁端部易于观测处,观测频次按:0→底板荷载(40t)→腹板荷载(80t)→顶板及翼缘板荷载(140t)→持荷24h(每4h)→稳定(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连续三次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累计小于5mm)→卸载至0。如图2.

图2 托架设计图

(三)悬架梁体浇筑

悬架梁体浇筑主要分为:(1)零号块浇筑。0#段梁高750cm,梁底宽625cm,沿桥向长1200cm,对应桥墩位置共设2道150cm厚横隔板,主墩顶0#段采用墩顶三角托架现浇施工,采用菱形挂篮进行1#~16#段的悬浇施工。(2)施工人员采用逐根吊装的施工办法,控制预埋将安装的强度,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成模型效果(3)边孔支架段浇筑。浆甲大桥的施工技术人员,检测边孔支架段的混凝土厚度和梁箱质量,根据该梁段能够承受的最大弯矩,计算该段的混凝土浇筑挠度,为边孔支架段的浇筑预留出足够的空间。(4)主梁跨中合龙段浇筑。浆甲大桥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孔道压浆施工,严格控制了压浆的质量,直至气孔均匀、无气泡的排出水泥浆,才对施工孔道进行封锚。并密切关注梁箱安装之后的效果,检测预应力管道安装之后梁箱的标高,如表1所示。(5)0#段混凝土采用项目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至墩位处,用混凝土泵泵送入模。箱梁0#段体积大,结构复杂,浇筑顺序应严格按下列步骤进行:先浇筑2个薄壁墩顶范围的底板部分→浇筑墩间范围的底板部分→浇筑外挑2m段范围的底板部分→浇筑墩顶横隔板至距梁面3.5m→浇筑墩间腹板至距梁面3.5m→浇筑外挑2m段腹板至距梁面3.5m→浇筑墩顶横隔板至距梁面0.85m→浇筑墩间腹板至距梁面0.85m→浇筑外挑2m段腹板至距梁面0.85m→浇筑墩顶横隔板至梁面→浇筑墩间顶板→浇筑剩余顶板。

表1 6#块梁箱安装预应力管道后标高观测数据

(四)张拉及合拢

悬臂挂篮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浆甲大桥的施工技术人员,对梁箱进行了张拉与合拢。浆甲大桥连续刚构单幅共设3个合拢段,按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先合拢边跨,最后浇筑中跨合拢段,实现全桥合拢。边跨及中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00cm,截面尺寸与悬浇段相同,中跨合拢段中部设一道30cm厚横隔板及人孔。本桥合拢段施工主要利用挂篮作为承重结构进行施工,配重采用水箱蓄水配重。边跨合拢段自重50t,中跨合拢段自重63t。配重用单个水箱采用4块墩身侧模板(2块625×150、2块150×150)拼成尺寸为625×150×150cm的无底水箱,其内部用2mm厚塑料薄膜做封闭内衬,于底部接一根D75mm水管及阀门用于放水卸载。如图3.

第一,对顶板进行上下张拉,对腹板进行左右张拉,在检验张拉的效果之后,调换顶板和腹板的张拉方式,按照工程施工的设计要求,衡量张拉的质量。第二,混凝土浇筑合拢的顺序为边跨——次跨——中跨,浆甲大桥的技术人员按照顺序,对桥梁进行连续梁(T构)的合拢、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第三,浆甲大桥的施工技术人员,对合拢段的长度进行控制,并观测施工环境的变化,采用临时连接的办法,将合拢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第四,浆甲大桥的施工技术人员,按照施工程序要求,测量桥梁各主体结构的挠度,调整连接梁支座反力。

图3 合拢设计图

结论

综上所述,悬臂挂篮施工,通常是桥梁施工的最佳技术选择,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施工环境,优化悬臂挂篮施工方案设计。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施工单位从技术的发展角度入手,掌握悬臂挂篮技术的施工要点,提高施工水平与施工质量。因而,技术人员要加强对悬臂挂篮技术的理论学习,并在施工实践中,探索优化桥梁施工效果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庞景耀.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9):51.

[2]张旭东.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57+59.

[3]公龙保周.关于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标准的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2):176.

[4]赵凯.桥梁施工中单侧悬臂挂篮技术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3(22):285+290.

论文作者:张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工艺分析论文_张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