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1]2001年在《武都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武都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和西秦岭山地,是青藏高原隆起和东亚季风变化的敏感区。在本区白龙江的各级阶地上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黄土,是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加强的相关沉积。因而良好的记录了本区第四纪当中环境演变的信息,成为青藏高原边缘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点研究区域。同时,由于特殊的地质、气候背景,本区也是我国的泥石流多发地区。泥石流对本区的影响广泛,泥石流沉积贯穿于本区第四纪各个时代的沉积物中。对本区泥石流沉积的研究及全新世泥石流沉积中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在本文中将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以期寻找一种新的研究环境演变的替代指标。武都地区(陇南地区)是我国人类活动较早的区域,加上我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在本区的地方志中记载保留了许多过去的气候变化的定性的与相关的描述,在对各类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过去500年来武都地区干湿变化的规律。黄土研究、青藏高原的研究和东亚古季风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第四纪学者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对青藏高原邻区的研究有利于对诸如高原隆升到何时进入冰冻圈,高原周缘地区对高原隆升的效应等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西秦岭黄土的形成年代约为0.7-0.8MaB.P,其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临近的青藏高原,指示青藏高原此时大气环流和地表环境可能产生急剧的变化。可能的解释应当是青藏高原已于此时隆升到有意义的高度(3000m)。高原进入冰冻圈。“昆黄运动”使青藏高原达到平均3000m的高度,山地则可高达4000m以上,这样就使青藏高原大范围进入冰冻圈。迄今发现的高原上的最大规模的古冰川不早于0.8Ma B.P。如昆仑山垭口,古里雅冰帽底部最老的冰约为0.76Ma B.P。此时,高原具备了发育冰川的条件:一、较低的温度;二、由于高原尚未达到完全阻止印度洋季风爬升到高原内部的高度,因而在高原产生了丰沛的降水。由于此原因,高原的高反照率增强了由于高原隆升而业已存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使冬季风的势力得以加强,来自中亚和中国北方的粉尘可以越过秦岭,顺着秦岭的风口南下,在较为平坦的河流阶地中堆积下来。高原进一步隆升,虽然水汽已无法进入高原内部,但由于高原巨大的山体的存在,迫使西风环流形式发生变化,由原先的爬升跃过高原改为绕流。而西风北支气流的存在又加强了东亚冬季风势力,使黄土物质可以长驱直入,越过秦岭甚至达到长江中下游,形成下蜀黄土。 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高原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研究是近年 来国内第四纪研究的热点与重点K”引刀1。深海氧同位素检索出的 “中更新世革命”和此时青藏高原的隆升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有密切关 系;气候变化的周期由此前的4Ika为主转化为100ha为主;黄河急 速下切,至令已下切了700多米,形成明显的第四级阶地,黄河面貌 基本形成。柴达木盆地和孟加拉湾海底扇出现沉积速率高峰区,南亚 MFT发生强烈活动;青藏高原内外形成第二代湖盆;此后,发生了 地形的大切割期,西秦岭和川西最大规模的泥石流爆发。青藏高原的 隆起被认为是发生这一系列环境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N‘】。武都地区 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的黄土中粒度的研究表明其最为重要的特点是既 含有从我国北方沙漠、戈壁区来源的风成砂,也有从青藏高原吹来的 粒度较大的冰缘性质的风成砂【‘川,这一特性说明武都黄土属于我国 冷、热黄土的混合。其中冷黄土的出现.表明高原隆升到了 3 000m 之上,进入冰冻圈,寒冻风化的产物随高原季风被带到高原周缘沉积 下来。从而形成了武都黄土粒度大尺度、大旋回的特征l’]。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武都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大致形成 了如下认识: l、武都黄土沉积记录的开始表明了中更新世作 0.SMa BP时X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导致了重大的气候转型事件,而武都黄土则是 这一转变的产物。 2。武都黄土有冷、热两种不同的来源区,是兼有中国黄土高原典 型黄土【‘’]和青藏高原由于寒冻风化作用产生的黄土两种类型的黄 土。 3、由武都黄土微量元素和氧化物含量揭示:武都地区四级河流阶 地堆积的黄土地层反映出古气候是逐渐干旱化。但可能由于干热河谷 的焚风效应,本区气候的寒冷化趋势不十分明显。武都黄土磁化率揭 示出:武都地区气候和全国各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 的,即气候的逐渐变干和变冷。 4、0.55—0.6M5 B.P时即(古土壤 SS)是武都地区气候的最温暖湿 润时期。而黄土发育的LZ时期是近?
牛旭亚[2]2013年在《中更新世以来苏北盆地XH-2孔的古植被与古气候研究》文中认为在中更新世全球气候转变中,发生了数次显着的气候转型,一次是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另一个显着的气候转变为中布容事件(MBE),这些转型事件在不同区域的气候与植被变化中响应过程和机制的探究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苏北盆地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叁角区的南缘,植被与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因此选择苏北盆地开展研究可以揭示该地区第四纪期间气候与植被冷暖波动的敏感性和东亚季风演化提供证据。以苏北盆地XH-2孔上部5.81-80.84m的连续岩芯为研究材料,通过孢粉学研究方法,初步建立中更新世以来苏北盆地XH-2孔的古气候与古植被的演变过程。通过木本植被孢粉百分比数据与深海氧同位素和黄土磁化率的气候地层对比,并结合14C、古地磁测年数据,建立了苏北盆地XH-2孔中更新世以来的年代地层序列。结合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将XH-2孔中更新世以来的生物地层划分14个孢粉组合带,并将植被演替划分为6个演替过程:80.84-75m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75-53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3-45m为落叶阔叶林——45-30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0-10m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10-5.81m为芦苇荡植被。中更新世以来苏北盆地XH-2孔沉积记录显示,在MIS16、12阶段发生明显的降温事件,导致植被组成发生显着改变。MIS19-17期间,生长茂盛的亚热带常见的落叶阔叶树种山核桃属、悬铃木属、胡桃属等,以及后期出现的较多的落叶阔叶树朴属在MIS16阶段均出现较明显的快速减少的态势。MIS12时段前后,木本百分比由明显高于草本百分比转变为与草本百分比相当甚至低于草本百分比。植被组成中喜暖湿的栎属、青冈属、枫香、枫杨属等在MIS16几乎消失,在MIS15-13期间逐渐繁盛,在MIS12期间又迅速减少,此变化可与洛川黄土L6、S5、L5很好对比。从孢粉记录可以看出,苏北盆地的气候在0.45Ma发生重大改变,10万年的冰量周期开始表现强烈,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很好的对应。
孙岩[3]2008年在《第四纪泥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泥石流是山区特有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的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它的运动过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间,是种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泥石流沉积物作为第四纪沉积物的一种类型,是在第四纪地质过程和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所形成的产物,泥石流沉积物是认识和说明一个地区第四纪时期岩石、地层、古地理和地球化学问题的重要依据。泥石流沉积体中包含有它们形成的条件信息,这些条件决定了泥石流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目前我国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沉积、湖泊沉积、海洋沉积、河流沉积、冰川沉积、洞穴堆积、风化壳等几种类型的沉积物中,而对第四纪泥石流沉积物的研究比较少。泥石流沉积物作为第四纪的一种特殊沉积类型,物质的风化、搬运及堆积过程中与其它类型的沉积物有很大差别。本文选取了云南小江流域和甘肃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对国内外泥石流研究史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论述,然后通过研究云南小江流域和甘肃白龙江流域这两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泥石流体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分配和迁移、富集的规律,泥石流沉积物各种化学元素(SiO_2、Al_2O_3、Fe_2O_3、K_20、MgO、P_2O5、CaO、Na_2O、MnO和TiO_2等)的含量、硅铝系数(SiO_2/Al_2O_3)、铝铁系数(Al_2O_3/Fe_2O_3)、碱金属淋溶系数((K_2O+Na_2O)/Al_2O_3)、碱土金属淋溶系数((CaO+MgO)/ Al_2O_3)、盐基总量淋溶系数((K_2O+Na_2O+CaO+MgO)/ Al_2O_3)、残积系数(R_2O_3/(RO+R_2O))、CaCO_3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随气候的变化发生规律性变化特点,认为第四纪泥石流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别于其它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根据对云南小江流域和甘肃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元素迁移强度分析、CaCO_3含量分析、有机质含量分析可溶性盐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它们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及泥石流发育期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特征,并总结了第四纪泥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第四纪古气候变迁。
梁学战[4]2010年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发育规律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的小江流域和白龙江流域是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最广、发生规模最大、爆发最频繁的地区。因其位置的独特性,两个流域泥石流发育规律有很大的可比性,对两个流域泥石流发育环境、分布特征及第四纪古泥石流活动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的形成、分布、演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发育环境的关系,为不同泥石流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方向依据。小江流域与白龙江流域位于我国南北地貌边界构造带的两端,又地处季风边缘带,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小江流域和白龙江流域不仅现代泥石流发育,而且古泥石流沉积层分布也十分广泛。本文分析对比两个流域泥石流形成的内外动力因子,在两个流域泥石流形成的诸多环境因子中,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人类活动等对白龙江流域与小江流域泥石流形成是比较稳定的环境因子;在其它因子中气温年较差、地层岩性、坡度条件对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形成更加活跃,而降水因子对小江流域泥石流形成则较白龙江流域活跃。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分布特征的分析中,主要对比了两个流域泥石流区的分布位置、泥石流沟的分布密度特点、泥石流沟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得出了两流域在以上几个方面的相关性。对第四纪古泥石流研究,笔者主要通过两个流域古泥石流的沉积特征、阶地分布的地貌部位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结合测年资料和文献分析对两个流域的第四纪古泥石流进行了分期,两流域第四纪古泥石流均可分为八期。并从新构造运动、阶地地貌和气候变化探讨了泥石流发育过程和发育环境的关系,结合冰期间冰期的大气环流形式、孢粉组合特征及化学元素全量分析结果的证据,总结得出在青藏高原第四纪泥石流活动周期中,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活动周期主要受气候旋回的控制,即泥石流发育与间冰期或冰期的间冰阶相对应;小江流域泥石流活动周期主要受新构造运动的控制,即每次新构造间歇性的抬升活动发生之后,泥石流活动也相应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泥石流活动逐渐减弱。
代志波[5]2007年在《甘肃武都黄爷洞石笋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气候意义》文中认为甘肃武都黄爷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临近亚洲季风的影响边界,是受亚洲季风影响的典型区域。研究该区域的气候演变历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亚洲季风系统对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的影响。从该区域的甘肃武都黄爷洞收集的石笋(HY05-1)提供了AD842-AD1698期间856年同位素记录的亚洲季风变迁的历史和该区域植被生态的演化序列。通过对甘肃武都地区石笋同位素指示意义的研究得出,黄爷洞HY05-1石笋氧同位素变化是亚洲季风强度的有效代用指标。该区域可以分为以下叁个气候阶段。首先是AD842-978段的季风衰弱期,相当于DACP(黑暗冷期)表现为δ~(18)O值和δ~(13)C值整体偏正,季风降水相对少,植被也以C4植物所占比例很大为特点。这段时期相对于我历史上的唐朝后期和五代时期。其次是AD978-1282段季风减弱后急剧增强而后逐渐减小期,相当于MWP(中世纪暖期),表现为δ~(18)O值和δ~(13)C值整体偏负。季风在该时段快速增强而后逐渐减弱,植被也表现为C3植物与C4植物的比例增加。该段相对于历史上的北宋和南宋时期。再次是AD1282-1698段季风衰弱期,相当于LIA(小冰期),其中在AD1282-1476表现为δ~(18)O值和δ~(13)C值整体偏正。季风强度达到了该记录整个时段的最小值,植被也以C3植物与C4植物的比例相对减小为特征。AD1476-1698段的季风增强波动期相对于历史上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初期。表现为δ~(18)O值和δ~(13)C值整体同步波动偏负。季风整体增强植被也呈现出C3植物所占比例大幅增加。但是段内存在大幅波动。表现出气候很不稳定的特征。此阶段相对于历史上元朝中后期和明朝到清朝初期。通过BY05-1石笋同位素记录与宇宙核素产率的对比发现。太阳活动的强弱不仅在百年尺度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度,而且在10年尺度上太阳活动仍然是亚洲季风变化的主控因素。通过HY05-1石笋氧同位素与苏格兰石笋重建的降雨记录对比,说明亚洲季风的强度与NAO指数关系密切。
参考文献:
[1]. 武都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D]. 王勇.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2]. 中更新世以来苏北盆地XH-2孔的古植被与古气候研究[D]. 牛旭亚.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3]. 第四纪泥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分析[D]. 孙岩.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4].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泥石流发育规律的对比研究[D]. 梁学战. 重庆交通大学. 2010
[5]. 甘肃武都黄爷洞石笋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气候意义[D]. 代志波. 兰州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