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梁泽标论文_梁泽标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梁泽标论文_梁泽标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联盟小学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思想感悟能力以及情感体验能力,故提升这三项能力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构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策略。

一、通过目标整合阅读教学内容

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合理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得以正常、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学指明方向,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归为能力教学、思想教学、情感培养三大部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清楚的知道文章描写了什么内容(语言理解能力),能够对所写的内容有自己的思想认识(思想感悟能力)以及能够从内容出发体会作者的内心感情(情感体验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语文阅读能力,所以教师要以此为教学目标,并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选择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谈礼貌》为例,列举的是经常用到的几种教学方法。

互动交流法: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即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过程,基于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不认识字、不理解文章主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给予其耐心、细致的讲解,及时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即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例如礼貌为什么那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使用礼貌用语?怎么样做一个有礼貌的人?等等;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筛选,选出大部分学生都不明白的知识点,集中讲解;最后是根据文章主旨,结合实际生活,教师和学生一起谈一谈自己都做过哪些有礼貌的事情,以讲故事的方式加强师生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拓展阅读法:语文阅读中,教师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体现阅读成果。而笔者认为,拓展阅读是非常好的方式,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对应阅读内容制定若干个阅读主题,当学生阅读完后,让其根据阅读主题继续阅读其他文章,从而不断提升其阅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可根据阅读内容(礼貌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制定以下几个阅读主题:"爱心的基本表现"(培养学生的爱心)"助人为乐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爱国爱家的基本表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等等,并让学生根据这些主题搜集阅读素材。此外,《谈礼貌》一文中还提及了《说岳全传》以及生活实例,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古文,或结合生活实例写一篇小作文,这也是应用拓展阅读法的好方式。

三、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是学生阅读文章时必备的重要能力,能够极大提升其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整体而言,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可塑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语文阅读内容和阅读技巧相结合,在实践中让学生建立两者的关联关系,进而能够主动领会到不同的语文阅读技巧在同一文章中的不同用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语文知识和阅读技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精读与略读》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精读与略读的使用条件和方法,并为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引导其利用精读标出里面的好词好句,再利用略读总结主旨思想,促使其深入了解何为精读和略读,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学生阅读文章(《精读与略读》),还能通过文章(教师为学生选择的文章)内容更好的掌握阅读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教师通过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知识和技巧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少不了教师的示范与指导,同时还要引入现在教育方法,并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最终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当然,文中很多观点都是编者的个人浅见,如何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工作还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牛玲.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5):195-195.

[2]邢彦红, 景慧时, 邢延奎. 浅析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 好家长, 2018(12):116-116.

[3]席志军. 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J]. 学周刊:下旬, 2016(3):82-82.

[4]朱婉波. 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J]. 中外交流, 2017(7) :185-185.

论文作者:梁泽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梁泽标论文_梁泽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