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儿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隋威

分析小儿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隋威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内科支原体肺炎住院病例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A组)红霉素加阿奇霉素28例,对照组阿奇霉素疗法组(B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96.5%,高于B组的86.7%,两组疗效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效果好。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常见病,约占小儿肺炎的20%。支原体肺炎作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是儿科常见的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1],支原体肺炎常年皆可发生,4~6年出现一次大的流行。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5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内科支原体肺炎住院病例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10个月~14岁,平均4.6岁。所有患儿均符合第7版《儿科学》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2],就诊前病程3~15 d。58例中发热患者45例,体温37.5 ℃~40.5 ℃;均有不等程度的咳嗽,其中肺部有啰音的35例;胸部X线检查均有改变,主要表现有下列4种情况:(1)肺门阴影增浓;(2)均一的实变影;(3)支气管肺炎改变;(4)间质性肺炎改变。肺炎支原体检查均阳性。

1.2治疗方案5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红霉素序贯疗法组(A组)28例,阿奇霉素组(B组)3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起病时间、发热天数、双肺啰音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A组先静脉滴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注射液(湖南中南科伦生产)20~25 mg/(kg?d),3~5 d热退后即给予阿奇霉素(扬子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一次,3 d一疗程;B组予阿奇霉素(扬子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mg/(kg?d)静滴,连用3 d为1个疗程。停4 d再连用3 d为第2个疗程,若无效,再停4 d再开始第3个疗程,疗程2~4周。两组药物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浓度为1 mg/ml,滴速1 mg/mi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余按肺炎常规治疗,包括退热、吸痰、雾化、平喘、理疗等治疗,3例予纤支镜诊治。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血常规,X线胸片示肺部炎性消失;有效:体温正常或临床症状、体征好转,X线胸片显示炎性大部分吸收;无效:体温正常或稍高或发热,咳嗽加重,X线胸片显示肺部炎性反应加重[3]。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

2结果

2.1疗效A组总有效率96.5%,高于B组的86.7%,两组疗效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7.346,P<0.01)。

2.2主要症状体征两组症状与体征改善比较,经t检验有明显差异性(P<0.01)。

2.3副作用治疗中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但患儿多能耐受,不影响治疗,肝功能未见异常。

3讨论

肺炎支原体属于细胞内病原菌,支原体无细胞壁,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效。故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择影响病原蛋白合成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为最理想药物。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碱性抗生素,当其作用于支原体核糖体亚单位时,可以阻止蛋白质合成,以达到抑菌浓度的效果[4]。其体内分布特点是在血清中浓度高,而在组织浓度低。由于红霉素可以维持血清的高浓度,迅速缓解支原体血症,所以能较好地控制发热等症状。

阿奇霉素属于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将红霉素结构中9a位上甲基氮杂,将内酯环扩展为15元环而得[5]。它在炎症组织中浓度大于MIc90的时间较长,可以发挥对机体的趋化和调理作用,促使白细胞、吞噬细胞趋向炎症部位,保障炎症部位的高浓度。由于其特殊的药代动力学呈多房室模型,在细胞内和组织内浓度高,细胞内浓度高释放到组织间隙再到血清,这种较优化的体内分布使其有了较独特的治疗效果,阿奇霉素虽经肝脏代谢,但它大量以原形经由粪便排泄,不会明显地损害肝脏功能[6]。

本研究显示,红霉素组缓解发热所需时间最短,如果患者有支原体血症、出现高热等症状,应该首先选择静滴红霉素。但是红霉素半衰期短,在肺泡上皮、炎症细胞及组织细胞中浓度不高,不能保持对肺泡细胞中支原体的有效治疗,而且红霉素的代谢离不开细胞色素P450酶的参与,其胃肠动力样作用会影响胃肠道功能[7]。因此,红霉素的副作用比较大,如果用药时间太长或者用药量太大会对肝功能造成损伤。阿奇霉素具有更好组织穿透性和更长的半衰期,在肺组织中浓度高,对肺炎支原体具有杀灭作用。所以,在临床上支原体血症控制后就应改用组织浓度高的阿奇霉素。

由药代动力学原理可知,先用红霉素控制支原体血症再用阿奇霉素治疗肺部炎症最为合理,可以达到最好的疗效,既可以避免单用红霉素易出现肝脏损害的危险,又可以避免单用阿奇霉素药价较贵所需费用较高的影响。本组临床资料显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更好,缩短了疗程,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是一种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的给药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晓旭,马风霞,曲琳琳,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46,149.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0.

[3]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40-1141.

[4]陈秋文.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吉林医学,2010,31(5):609.

[5]肖永新.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药事,2010,19(6):54.

[6]江月萍.炎琥宁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132例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8,5(33):14-15.

[7] 冯改梅,陈淑香,贾佳.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76例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5-36.

论文作者:隋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分析小儿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隋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