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梁兆敦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梁兆敦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顺德供电局 广东佛山 528322)

摘要:文章对10kV 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提高其可靠性为电力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10kV;配网;可靠性;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和发展,10kV 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在供电企业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供电可靠率作为衡量电力企业供电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越来越完善,各个供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个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对于供电企业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配网供电可靠性这个重要的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对于各个供电企业未来发展是相当重要。10kV 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不仅仅是评价一个供电企业电力系统供电能力的指标,更是反映电力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电能需求的程度,因此加强10kV 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和相关措施的执行对于进一步改善配电系统的网络结构,减少停电次数是非常有必要的。

1 10kV 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1.1 供电环境对 10kV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对于绿色的电能来说,需求量更是明显增加,但是原有的 10kV 配网线路多以架空线路为主,接线以单端电源供电的树枝状放射形式为主,而对于现在新型的工业开发区或居住小区通常采用环网供电,电源都是从就近的架空线路上获取,这样一来架空线路上连接着很多用户,导致供电线路的稳定性降低,一旦配网线路发生供电故障,用户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由于 10kV 配网线路上连接着许多电源,从而产生很多的电源点,由于配网供电线路常年的运行,会发生严重的线路老化,各电源点的结构发生松动,而且负荷过重无法达到现在电能需求的标准,使 10kV 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下降,而如今对配电网的投资也不能及时到位,配电改造进度一拖再拖。

1.2 10kV 配网线路存在问题

在 10kV 配网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常常会由于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长期的承受工作电压和超强的负荷,再加上绝缘件表面堆积的污垢,在阴雨潮湿的天气里,绝缘件表面的污垢就会使配网线路发生闪络。除此之外,污垢还会使绝缘的冲击性能严重降低,雷电天气也会引起闪络,线路发生闪络后容易造成配网供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供电系统受到影响,导致停电事件。除此之外,配网供电运行中必然承受着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的作用,尤其是在环境恶劣,供电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给配网线路的供电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威胁。现阶段,在配网线路架设过程中,经常会有操作挖断线路,不法分子盗窃线路或架空线路被周边施工项目的执行被损坏引起 10kV 配网供电线路发生故障,从而使它的供电可靠性受到冲击,并且每年都会有由于 10kV 配网线路存在的管理不当问题而造成严重的停电事故,给配网线路上的用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

1.3 科学管理技术水平有限

目前,在配网供电企业的管理方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无论是人员管理还是供电技术管理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比如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也没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使得电力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一直都是停步不前。在配网供电设备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不够先进。现在是高科技信息网络的时代,对于 10kV 配网供电的管理和设备运行中,必然离不开网络的控制,如果不将自动化水平进行提高,仍然采用人员操作,那么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毕竟人员操作受到的人为影响比较大,而且操作人员也无法实现与计算机网络的同步,所以为了提高 10kV 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就要提高科学管理技术的水平。

2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2.1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该方法要求企业领导层制定某个时间阶段期待实现的总目标,并由各个部门在总目标的方向下设定分目标,根据目标积极主动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国外的电力企业普遍将目标管理的方法引入到可靠性管理中,例如,美国的某些电力公司积极对下一年度的可靠性管理制定目标,其主要方式是依据过去年份的平均可靠性指标,计算出下一年度可靠性指标的最低值。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可靠性管理在目标管理的应用上稍显落后。目标管理的方法能够给可靠性管理带来化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的巨大优势,有利于提前预测、分析配网供电系统的运行情况,避免停

电检修的无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实行目标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的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具体而言,在引入目标管理方法后,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首先需要以领导层发布的年度工作计划为基础,制定每年的可靠性控制目标。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城市、供电地区、电力用户的实际情况对其可靠性水平进行预测,最后确定符合地域和用户的需求的可靠性控制目标值。在确定可靠性的总体目标后,电力企业应当细分可靠性指标,并将工作任务与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班组和个人。

此外,建立常态化的考核机制是目标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电力企业应当统一制定考核制度与规章,将指标纳入到考核制度中,并严格按照制度规章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地考核、通报,以此实现可靠性指标的预测与电网故障的防控,最大化降低停电时间。

2.2加强综合停电管理

停电管理是综合了停电计划制定、各部门协调运行、停电前中后全过程管控等多项措施的管理方式。在制定月度停电计划时,电力企业应当确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停电计划应当最大限度地达到可靠性的要求。只有当停电工作满足必要的条件或准备到位时才能准许开展。

关于用户接火的停电计划,应当规定至少在1个月之前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此外,对于临时性的停电申请,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严格审批与控制,将临时审批流程制度化,以此避免重复停电的情况。

停电协调会的召开对于统筹多个部门的工作、促进各个部门协作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应当定期召开关于配网设备的停电协调会,一方面,通过会议的讨论制定配电网的月度、年度检修计划;另一方面,通过协调会建立配网停电的联动机制,将主、配网的工程从立项、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联动运行,打破主、配网二者间的界限,确保相关联的工程在停电时间上保持一致,避免重复停电。此外,电力企业应当以“先算后停、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为工作准则,在停电前,做好对停电过程的分析与评估工作,及时确定并优化转电的操作方案;在停电后,必须对送电的情况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延时送电,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并严加控制,避免因过程管理不到位造成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最后,对停电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可靠性指标进行总结,积累可靠性管理的经验,以此减少由管理不当造成的停电影响,保证未来电力企业的可靠供电。

2.3加大 10kV 配网改造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

在对 10kV 配网进行改造时,首先要增加 10kV 配网的出线,以提高 10kV 配网供电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每条配网供电线路上连接的用户数量,降低了配网线路的供电负荷,既可以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其次是提高配网线路的绝缘水平,以便增加配网线路对外界污垢的抵抗能力,降低线路闪络发生的概率。也要加大配网线路防雷电设施的投入。最后是要加强陈旧设备的管理和更换,从整体提高配网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4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

加快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是进一步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减少电力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的重要举措。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引入配电网自动化的技术和设备,加快配网的自动化建设。配电自动化设备具有远程遥控的功能,能够在远距离实现对配网故障的快速隔离与控制,实现转供电的操作。同时,该设备能够通过网络实时监测配网设备运行的实时动态,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旦电网发生故障,自动化设备可以及时上报故障情况,防止造成重大的电力损失。总之,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有利于减少电网调度人员往返现场的时间,帮助调度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使得电力用户快速恢复用电。

装配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备自投)和重合闸等自动装置是配网自动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应积极研究并利用重合闸的方法,同时加快引入备自投的装置,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要求对重合闸压板、备自投的投退方式等进行核查,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用户的持续用电。

3 结束语

配网供电可靠性是对供电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运作、营销等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对于满足用户的持续供用电,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着力。

参考文献:

[1] 彭海雯. 提高 10kV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 [J]. 通讯世界,2015(23).

[2]叶浩林,朱国群.提高 10kV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3(17).

[3]张立华,张立文,屈炳芬.浅析如何提高 10kV 配网的供电可靠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

论文作者:梁兆敦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梁兆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