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人民医院儿科NICU 宁夏银川 750021;2.宁夏人民医院眼科医院 宁夏银川 750021;
3.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 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用于小儿肠炎患儿的实际效果,探讨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改进方向。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肠炎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25)及对照组(n=25),其中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达到92.0%(23/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15/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用于小儿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提升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小儿肠炎;常规护理
小儿肠炎属儿科常见病症,由于小儿具有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系统功能不够完善、治疗依从性较差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及护理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2]。为设计一种能够提升小儿肠炎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的护理方案,我院针对小儿肠炎患儿进行了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及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7岁,平均体重13.5kg;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2.5岁,平均体重13.3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炎及抗菌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护理,重点如下:(1)给药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喜好及性格特点,同时取得患儿家属的配合,从而采取实物奖励或言语鼓励的方法提升患儿对注射及服药的依从性;(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共同交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小儿肠炎的成因、治疗方法及疾病转归,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情绪,打消患儿的恐惧情绪;(3)饮食及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儿的日常饮食特点,在考虑到消化、营养及禁食需要的基础上,设计患儿喜欢的食谱,必要时给予营养补剂,患儿病室在确保消毒、通风、安静的基础上,摆放绿植或浅色鲜花,张贴生动有趣的漫画海报。
1.3 评价标准
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于治疗14d后评价疗效,评价标准如下。痊愈:患儿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表现完全消失;有效:患儿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表现明显改善;无效:患儿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表现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资料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依据。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痊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
3.讨论
小儿肠炎是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患儿肠道组织引起的急性病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严重的脱水症状,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面临的难点并非治疗方案的选择,而是患儿本身的身体特点及心理特点。
首先,小儿消化道结构及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免疫系统功能较差,因此肠炎起病急、进展迅速、并发症重。其次,小儿心智尚不成熟,治疗依从性较差,加大了给药难度。因此,对于此类患儿,选择一种简便可行、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小儿肠炎的特点及护理工作的本质,护理方案应将重点放在给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及环境护理上[3,4]。给药护理的目标在于提升患儿服药依从性,打消其对注射等有创医疗操作的恐惧情绪,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患儿对服药及注射的不良印象,因此可以选择奖励法或鼓励法。心理护理的目标在于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而这种情绪常常是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造成的,因此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非常重要,此外,护理人员本身也需要注意语气及表情,避免给患儿造成不良印象[5]。饮食及环境护理的目标则是在避免营养不良及医院感染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儿的需求,改善其情绪。
因此,个性化护理的重点在于考虑到患儿个体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给予其乐于接受的高效护理方案,在服务于治疗的基础上,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达到9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这一结果提示个性化护理成功改善了患儿依从性,提升了治疗效率,表明本次研究实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是有效的,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方案用于小儿肠炎患儿能够改善患儿依从性,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一步完善该护理方案,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军.65例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743-744.
[2]刘晓凤.小儿肠炎治疗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6,(23):280-280.
[3]王文静,管丽莉.小儿肠炎的观察和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9):156-156.
[4]胡娟.小儿急性肠炎的护理技巧[J].中国护理管理,2013,(z1):169-169.
[5]冀敏.健康教育在急性小儿肠炎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24):3399-3400.
论文作者:温广红1,金艳2,李福霞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肠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案论文; 情绪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