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150040
【摘 要】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消化内科预见性护理,实验组60例实施循证护理,对比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以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预见性护理的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93.00%,高于对照组的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2-194-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该病诱因通常为食管疾病、胰腺疾病、胆道疾病、胃病以及十二指肠疾病等,近几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逐年增多,病死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为便血和呕血,严重会导致患者丧失循环功能[1]。循证护理指的是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根据科学依据开展护理工作,以严谨、明确的科学结论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患者需求以及个人经验所实施的优质化护理。本文主要就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实施常规消化内科护理及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且患者意识清醒,能够配合相关实验,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并发症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在24-76岁,平均年龄(48±4.65)岁,对照组实施消化内科预见性护理;实验组中男性为29例,女性为31例,年龄在23-74岁,平均年龄(45±4.17)岁,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消化内科预见性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疾病各种不良反应进行考虑,并根据其制定不同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理学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依据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特点分析循证问题,比如患者出血的控制、患者病情情况、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并且根据护理经验寻求循证支持,再在根据患者个人需求拟定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般发病较为频繁、发病急且出血量大,所以患者经常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给予其安慰及沟通,讲解该病的特征和预后知识,使患者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减轻担忧的心理,同时,医护人员适当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进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出血量增大。
1.2.2并发症护理
在患者出血时,根据患者的实际发病情况采用具备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卧床,指导患者平卧并且将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道的顺畅,以免出现窒息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及时帮助患者清洁口腔,避免疾病的感染。由于上消化道出血这一疾病变化较快,所以医护人员强化对病人的监控与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粪便、呕吐物的颜色,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及时与医生交流。
1.2.3饮食护理
医务人员引导患者注意饮食,严格控制食量,控制患者进食时间,并通过慢慢咀嚼的方式进食,避免饮食不当加剧病情,在患者呕血或者休克等有必要的情况下可开展静脉营养支持的方式,避免因进食伤害患者呼吸道,加重患者病情。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叮嘱患者注意饮食清淡,禁止食用刺激性、坚硬、干燥、粗糙的食物,防治患者再次出血。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定,其中,SAS评分为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SDS正常限度为40分,大于等于50分为抑郁症状。同时,分别记录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85分为满意、65≤一般<85分,<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SPSS19.0软件汇总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计数资料中例数用(n)表示,组间率用(%)表示,当P<0.05时,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有降低,且实验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2.3两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38例,一般18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为93.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满意21例,一般29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83.00%。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该病发病迅速,病情反复,治疗以及护理不当均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衍生物,最早由加拿大医学家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根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特征将循证护理的观念积极运用到对对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且还能提升护理的质量。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将循证护理干预运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实验组,其护理后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以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预见性护理的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93.00%,高于对照组的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显着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最终改善护患关系[3]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减短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红菊,滕敬华,范彩仙.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03):490-492.
[2]罗明春.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4):588-589.
[3]彭习兰.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03):271-273.
论文作者:王威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实验组论文; 预见性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