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论文_赵新军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论文_赵新军

鱼台县交通运输局 山东省济宁市 2723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创新,要从基础的管理机制、新科技的应用以及相关人员培训方面入手,才能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

1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1.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用英文表示为BigData,也称为海量资料或巨量资料,指的是很难在一定时间之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管理、处理和捕捉的数据集合,通过对数据的合理分析和整理,从而为企业经营、社会发展决策提供主要的依据。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数据的集合,也是一种信息资产的集合。

1.2大数据的特征

其一,大容量。所谓大容量就是数据的存储量非常巨大,大量的人工或者自动的数据通过互联网进行聚集,形成了“大数据之海”。其二,多样性。多样性指的是数据的内容、格式等变得日益多样,不仅包括图片、音频、文本,同时也包括视频、模拟信号等,同时,数据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其三,速度快。大数据的速度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数据产生快、数据处理快。其四,真实性。数据的重要性就在于对决策的支持,数据的质量保证。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及创新意义

档案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的信息汇聚处,有很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首先,要具有实用性的规范方法,也要有应对复杂情况的特殊方法。其次,当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出现问题时,要具有责任心,相关人员要具有公平自律性,认真履行职责和相关权责,要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最后,要坚持动静一体化的方式,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实现科学平稳发展。现如今,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发展大趋势,这对于事业单位工作的创新具有全方位的发展意义。应强化档案管理方法,提升工作人员能力,对其加强创新教育和培训,从而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管理人员的意识匮乏是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普遍具有重效益、轻管理的传统观念,认为档案管理无法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在档案管理上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认为只要确保档案的完整性,没有发生遗漏就可以,这种观念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

3.2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中硬件设施不够齐全,在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会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会影响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造成档案信息的失真。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工作人员要在传统的纸质文档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文档,避免因时间流失,出现字迹淡化的现象。在应用电子档案时,常会发生一些网络安全风险,为了提高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能,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监管。

4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思路

4.1顺应大数据,优化信息管理手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资源变的日益信息化,事业单位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档案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步增大,这就需要顺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信息管理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制定合理的档案工作规划,从事业单位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档案服务模式,从宏观的角度规划档案管理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案,其次,建立关于档案管理的专门网站,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档案电子化的趋势越来越强,这就有必要建立一个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相关的网站。一方面可以为员工提供档案的查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布关于最新档案管理的要求。这样让员工能够随时对自己的档案进行填报和修改,真正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最后,对事业单位的档案进行电子化的数字处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电子化的趋势加强,传统的纸质版档案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相关的档案数字化网络,要相对档案进行电子化整理,整理之后进行系统的存储,通过建立电子内容网,对电子文档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可以对电子档案数据进行随时处理。

4.2培养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

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首要措施就是培养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观念,只有管理人员具有正确档案管理观念,才会改变传统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对单位的成员进行培训,加强成员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敷衍、应付的态度,并且在培训之后,事业单位也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培训结果进行检验,并且事业单位也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一些管理意识强的人员进行薪资、额外假期等奖励,对一些不具有管理意识的管理人员要给予批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来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进而树立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4.3自我提升,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随着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需要全方位的人才,这就需要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提高,真正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首先,加强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单位应该加大对人员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引入一些学档案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引进一些高素质人才,而且对于在岗的管理人员在各方面也要进行提升,通过对在岗管理人员的一些培训,以及学习考察等,使在岗管理人员的接受更多的先进的理念,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最后,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交流。要鼓励工作人员走出去,多交流、多沟通,与其他兄弟单位互通有无,实现经验和资源的有效共享,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4.4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方法

为保证工作效率,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当前大多数单位的管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建立一套新的、符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建立相关制度的同时,要注意保证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因为是管理制度的创新,一定要注意有新的方向和新的内容,要一直保持更新,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档案管理的机构设置中要规定具体制度,这种制度不仅仅是要针对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对单位的相关领导进行管理监督。

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快慢。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机密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强化重视力度。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对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论述。

参考文献:

[1]胡薇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04):166.

[2]石秀峰.浅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04):170.

[3]张晓蓉.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04):74.

[4]孙要男.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解决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8(04):75.

[5]褚智杰.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J].办公室业务,2018(04):76.

论文作者:赵新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论文_赵新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