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吴振业

论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吴振业

吴振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锦绣小学 新疆 博乐 833400)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因此,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268-01

引言:依照现阶段的基本课改思路,综合实践课应当着眼于增长小学生自身拥有的实践经验并且激发实践兴趣。学校在开设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应当能够锻炼并且培育同学们敢于大胆质疑、主动探求知识并且敢于尝试的良好创新意识。因此可以得知,实践活动课在目前阶段的小学课程中应当占据突显的位置,而与之有关的实践教学举措也要体现多样性。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前现状

截至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已经融入了现阶段的小学课程体系。在此前提下,学校有必要全面关注日常性的学生综合实践,并且尝试针对现有的实践活动课模式予以相应改进。但从整体视角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现阶段仍然欠缺应有的完善程度,其中表现为相应的缺陷或者弊端。

1.1欠缺综合实践活动必需的资源

近些年来,综合实践课正在迅速的推广,很多学校也逐步认同并且接受综合实践活动。但是实质上,目前阶段仍有较多学校由于欠缺必需的实践活动资源,因此很难提供必需的实践活动支撑与保障。探究此种现状的根本成因,应当在于较多师生以及学校管理者针对实践活动尚未达到应有的关注度。在此种状态下,关于当前开展的多样化实践活动课也并没能致力于增大原有的资金投入以及其他资源投入。由此可见,欠缺实践活动资源很可能阻碍了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展开,小学生对此也无法投入更多的活动兴趣与热情。

1.2忽视教师素养的提升

教师素养在根本上关乎综合实践课程现有的整体开展效果。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而言,其有必要更加侧重于提升现阶段的教师实践素养,从而保证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创建成效性更强的综合实践课。然而,当前较多教师仍局限于较为狭窄的课堂讲授范围,此外并没能将大纲拟定的授课内容与小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相互关联。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本身欠缺应有的实践素养,因而无法做到引领小学生展开综合性的校园实践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师生之间没能实现全方位的配合

综合实践课程有必要全面依赖小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参与,如此才能保障收获最优的实践课整体效果。但是截至目前,仍有较多教师停滞于讲授大纲知识,但却并没能真正引导同学们关注实践课程,师生在实践课上也缺乏实时性的密切配合。由于受到师生欠缺配合度的影响,因而小学生无法感受到实践活动课蕴含的乐趣,甚至还会觉得综合实践课程是乏味并且无趣的。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创新策略探究

2.1转变育人观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素质素养教学理念的有效渗透,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社会大环境下,小学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只注重知识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切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探究、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性与知识认知规律,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计划,并主动赋权于学生,以提高学生活动探究积极性。其次,教师应科学设疑,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根据相关问题相互进行探讨、实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2.2综合实践活动课应与校本课程相互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应与校本课程相互融合,能有效解决“课程孤立、候补”的问题,以有效解决教学低效、片面的问题,进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高质化。学校领导应共同研究,统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融合方案,并积极为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好宏观指导。自义务教育均衡有效发展,教学资源化优先配置,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与渠道增多,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着力点。譬如:积木、航模、模具、陶泥等教学资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的选择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实践课程校本化。譬如:将美术课程中的陶泥制作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美术教师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一起,科学的设计教学计划,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美术素养的有效培养。

2.3教学内容生活化,科学设计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便是自己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经历的事情。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学科内容,科学的设计生活化教学课件,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积极秉承该理念,以学生生活经历为教学切入点,科学设计教学情境,逐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3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信息的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教师务必转变传统育人观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应与校本课程相互融合,科学设计实践活动计划,并实时进行教学优化创新,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问题研究[D].范芳.杭州师范大学2018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靳艳芳.曲阜师范大学2018

论文作者:吴振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论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_吴振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