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罗凌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罗凌

罗 凌

摘要: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修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生;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孩子们的观察本领、思考试验的本领、创作的本领,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他还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把自学引入课堂教学,并把它当作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学生就会从消极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探求者。教师也会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重在激励学生思考,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

例如,在word板报制作这一章中,笔者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将家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等内容制成宣传小册子,向大家做介绍。笔者把全班平均分配为8组(学生自由组合),每组设一个组长,负责全组的整体协调,组员各自发挥自己的所长。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去图书馆或在报刊上采集资料。笔者为学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帮助他们扫描图片、提供网址等。小组的学生有的负责搜集文字资料、有的负责采集图片资料、有的负责筛选、有的负责编辑整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组员之间的共同协作、努力,完成满意的作品。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从电子旅游手册的栏目设置及文章和资料的采集、筛选、文稿布局的艺术性,都由学生小组共同讨论、共同商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后,笔者单独上一节作品展示课,展示各组的作品,并由其他组评议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从本单元通过自学不但循序渐进地掌握了文字排版的基本技能,而且更难得的是,学生学会了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教师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信息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例如,学生利用“资料库”中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教师,或者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迅录来管理班级,甚至在网上浏览、查阅信息,讨论热点问题。也许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比别的学生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大大高于其他学生,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能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学好。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而信息技术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手段。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操作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最起码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动手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管是从最基本的文字输入、编辑排版,还是电子邮件发送、网页浏览、网页制作等,都需要学生经过实际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比较先进的声控(语音)输入等,但在世界上会操作计算机的人当中,必定有90%以上的人还是习惯于通过使用键盘、鼠标等计算机输入设备来操作、指挥计算机。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了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使用技术的技能,更应该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手段。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发现自我而创造学习的机会。在普通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结合实践板块的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而信息技术是人们学习的工具和手段,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将两者结合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学习模式下构建全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更有效、更快速地学习。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最大价值是其应用性和实践性。它可以创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学习环境。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学生在多媒体电脑和网络构建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各种渠道(网络浏览器、教学资源库检索)自行构建知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扮演的是导师角色。如高二信息课中开设了Visual Basic,部分学生对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提供诸如多媒体、网络各种类型的编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自订计划。这样,教师在宽松的环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合作共享型的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各学科教师都担负起各自的责任。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与其他学科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论文作者:罗凌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_罗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