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中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高发年龄为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显著提高。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高发年龄为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显著提高。
1介入治疗
鉴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届中晚期,可以手术切除者不到20%,大多数不可切除的肿瘤可以经如下介入治疗。
1.1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是介入治疗中疗效最好的一种。1年生存率提高到44%~66.9%,部分中晚期肝癌经插管化疗后,可使肿瘤明显缩小而获得二期切除的机会[2]。适应证包括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肝癌术后复发不宜再术者、为肝癌二期切除作准备、肝癌破裂出血无法控制及病变无法切除者。注意严重肝硬化而肝功能失代偿者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者等为禁忌证。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单纯药物的灌注、化疗性栓塞、夹心面包法等。当然化疗栓塞后有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发热、胃肠道反应等)、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和栓塞了非靶器官等。而且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播散卫星灶和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有一定限度,更难控制病灶的远处转移,为了达到长期防治之目的,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特别是生物治疗联合应用。
化疗药物的选择,也应遵守联合化疗的原则,以细胞增生周期特异和非特异性药物联合应用,可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等。
至于栓塞剂,将含抗癌药物的碘化油乳剂和微球栓塞肿瘤末梢血管,使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并大大增加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且抗癌药物可以缓慢释放,增加了在癌灶的滞留时间,疗效明显提高,且全身不良反应较轻。它们包括:(1)明胶海绵,无毒而安全、价廉,不仅可以机械性堵塞血管腔,并可促进血栓形成。注意该栓塞剂常常在2~4周内被吸收,使血管再通,故多合用其他栓塞剂。(2)碘化油,具有亲肿瘤特性,且可栓塞肿瘤组织的末梢血管。(3)药物微球(药物胶囊),目前最常用此。将化疗药物包裹或混合于基质中,既可栓塞末梢动脉和血窦,又起到化疗作用。(4)核素微球,现有碘化油微球、人血清蛋白微球等。
1.2肝癌经皮注射乙醇治疗
在B超定位导引下经皮穿刺插入肝内癌灶后注射乙醇。利用无水乙醇对肿瘤组织蛋白质凝固、脱水和血管内血栓形成作用,使组织缺血坏死,并使肿瘤细胞核和细胞质破坏,以达到灭活癌细胞目的[3]。其适用于肝功能基本正常、无明显黄疸与腹水及远处转移、肿瘤结节直径小于3cm、结节总数不超过3个的肝癌患者,部分病例可获根治效果。其优点使对控制肝癌生长具有明显的效果,且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缺点是对较大的肝癌的疗效尚不理想。
2放射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一般情况良好并无严重肝功能障碍,肿瘤局限于肝内无远处转移的Ⅱ期患者,可用放疗。
禁忌证:全身情况差,或有肝昏迷或有上消化道出血或伴黄疸、腹水等。
治疗方法:全肝移动条野放射治疗、超分割放疗、组织间插植放疗、肝动脉灌注放射性核素放疗、放射免疫疗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化学治疗
全身化疗疗效欠佳,而局部灌注化疗效果较著。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丝裂霉素等。
4生物治疗
通过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或生物制剂的作用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或排除肿瘤。一般地说,肝癌患者的CD4+细胞(T4)比例降低而CD8+细胞(T8)比例增加,NK及LAK细胞活性降低,IL-1和IFN-γ活力减低但肿瘤坏死因子-α活力升高[4]。鉴于此,可以实施以下几种免疫治疗方法。
4.1主动免疫治疗
应用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制剂,诱导宿主自身的免疫技能,激发其抗肿瘤免疫效应,以阻止肿瘤的生长、播散或复发的一种免疫治疗。因为肝癌尚未确定有肿瘤特异性抗原且宿主免疫功能又处于高度抑制状态,故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疗效欠佳。相反,采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激活效应细胞活性,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确实可以发挥抗肿瘤效应。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有卡介苗(BCG)、细小病毒等微生物,IFN-α、β和γ,IL-2,TNF-α、β和γ等重组细胞因子。特别是干扰素是一种低分子糖蛋白,可抑制多种癌细胞癌基因的表达,延缓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可通过介导细胞毒效应,产生内源性IFN,调节宿主免疫活性。目前临床上以IFN-γ最受欢迎,每日300万U,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6个月。
4.2被动免疫治疗
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或相关抗原的抗体而进行的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的治疗作用有限,但可以利用其靶向性,以单抗为核心进行免疫放疗、免疫化疗等。
4.3过继免疫治疗
以被动输入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因子活免疫效应细胞治疗肿瘤(AIT)。包括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前者是将肿瘤患者自体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经IL-2诱导培养成为非特异性杀伤细胞,然后回输给患者。后者即将肿瘤淋巴结引流的细胞,在体外以IL-2诱导扩增活化后,再回输入带瘤宿主,以杀伤肿瘤细胞。
4.4导向治疗
以亲肿瘤物质作为载体,携带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物质作弹头,后者借助前者的导向作用而集中浓缩于癌灶,以杀伤较多的癌细胞,且较少损伤正常组织。其中以单抗作为抗体载体者最多。弹头则有放射性核素、化学药物等。
5其他治疗
其他治疗包括冷冻疗法、微波疗法、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和激光疗法及一些局部疗法如应用高浓度(50%)醋酸或热盐水等瘤内注射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6小结
目前我国肝癌的一级预防可概括为“防霉、改水、防肝炎”。肝癌的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凡中年以上,尤其是有肝病史者,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应及时作详细检查。如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型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甚至可检出早期肝癌。
肝癌的诊断以AFP结合B超最简便。影像学检查要选择先易后难、先无创后有创。对于AFP阳性者,可以先查B超,其后为CT或MRI甚至DSA[5]。对于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采用综合治疗,如肝动脉结扎、插管化疗、瘤内注射等。
参考文献:
[1]段纪成,杨珏,刘凯,常颜信,范明明,冉荣征,杨家和. 肝癌术后门静脉血流障碍的处理[J].肝胆外科杂志,2016,(4):259-261.
[2]商红叶.原发性肝癌治疗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5,(3):225-227.
[3]冯艳红,李丽,邱洁,常家宝.儿童原发性肝癌一例[J].江苏医药,2014,(11):1355.
[4]宋广元,叶再元,石吉,张鸿程.原发性肝脏多形性肉瘤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3):256.
[5]申小冬,张珉,李君.原发性肝肉瘤样癌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11):878-879.
论文作者:杨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肝癌论文; 肿瘤论文; 免疫论文; 栓塞论文; 原发性论文; 细胞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