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燕

浅谈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燕

◇ 吴 燕

(广安第二中学校 广安 638000)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存在信息功能弱、个别教学能力差等局限性和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起来的现代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新颖、表现力丰富、教学容量大等优点,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计算机 教育教学 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多体媒的应用也势在必行。

一、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用途

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基本工具,在教育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如计算机可以分别扮演教师、学习伙伴和学习工具等角色。或者说,计算机在教育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学习计算机、用计算机学习和从计算机中学习三部分。国外有人将计算机在教育中的用途概括为3t模式:第一是计算机作为辅导者(tutor),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二是计算机作为被辅导者(tutee),学生通过编程使计算机完成一定的任务,以此实现并检验学生的思想,并且,对编程的了解将有助于学生明了计算机是如何被控制的,如何“教”计算机完成任务,借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计算机作为工具(tools),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软件如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等,进行学习。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中,计算机具备的基本用途有:

一是作为学习对象。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科学体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应当学习计算机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应当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和管理计算机以及相应的配套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了解计算机给社会各领域带来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是作为学习工具。计算机作为一个学习工具,是人类至今所拥有的功能最全的工具,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管理、出版中心、通信助手。在学习中,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一些任务。

三是作为教学工具。作为教学工具计算机拥有巨大可靠的存储记忆,快速和精确的处理,计算和判断能力,重复而又多变的工作方式,生动形象的呈现信息的能力。具有灵活的人机交互的特点,从而可以象一位知识渊博、反应迅速、诲人不倦的人类辅导者一样,从事以一些通常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如辅助教学管理、教学辅助测验、帮助备课。

二、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计算机作为现代的先进的信息传输与处理手段,加之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利用计算机对原有的、“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进行考察分析,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方向,解决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微观课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课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利用播放投影片、录像、录音等,直观形象、新颖生动地表达一节课的内容,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机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历史课教学时,可以找一些关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短片、电视剧片段、历史电影节选等先用计算机媒体播放,激发起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兴趣,再由老师根据书本进行详细介绍,这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就会非常的深刻,解决同学们“记忆难、易忘记”的缺点。

二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学习环境,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组成功能强大的英语语音教室,借助计算机发音部位彩图和动态影像准确纠正学生发音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也可在计算机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精美纯正的口语,感受各种精彩会话。还可通过歌曲、电影对白、名家演讲片段等生动逼真的视听情境进行英语识记及双语会话能力的训练;在物理、地理教学中,可以用影视和多媒体技术,将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分子及宏观世界的宇宙空间、大洋深处等生动的展示出来,既使讲授变得形象生动,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又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科目相比较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从而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四是因材施教,灵活教学模式。我们一直提倡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优异的学生“吃”的饱,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学习、及时“消化”。计算机为此搭建了一座桥梁: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放在计算机内,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接受程度自由选择内容进行学习,各取所需,并可以多次重复观看,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说教,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在跟踪指导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防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这种人机交互式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掌握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还可以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逐步拓展和各种教学信息库的逐步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步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这必将引起整个教学体系新的变化。

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分为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同步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十分相似,但是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该教学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课程的进度安排,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保证教学计划按时完成;所谓异步学习主要是指老师和学生不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学习,学生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发送电子邮件与教师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而教师将解答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发给学生,或通过公告栏向全体同学发布,从而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可以预测,在未来若干年之内,计算机网络教学必将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未来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在家里的时间进行学习,家庭计算机作为职能终端,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在多学科、多层次的教学计划中进行学习,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育将更加体现面对社会的、开放式的,而不是局限在校园之内的模式。届时,教师的社会职能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具体的职能会有所变化,以教师讲解为主会更多地让位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考、练习为主,教师将更加名副其实地成为“导师”,指导学生选择和使用各种信息手段,指导学生做信息处理,教师更多的时间不是进行重复性劳动而是进行创造性劳动,这将更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有利于整个教育的全面提高。

论文作者:吴,燕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10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5

标签:;  ;  ;  ;  ;  ;  ;  ;  

浅谈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吴,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