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选择观_市场经济论文

论邓小平的选择观_市场经济论文

论邓小平的选择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7)10—0051—07

邓小平对有关选择观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选择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正是运用选择观,正确选择了现代化的建设道路,选择了建设现代化的方法、手段、政策,选择了建设现代化的好时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稳定、健康、快速的方向前进。

一、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内涵

1、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点。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世界时代主题的转换,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条件。中国如何利用这个良好的条件,抓住机遇。尽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首先面临的是道路选择问题,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他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① 这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在邓小平看来:

首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② 他告诫说,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开始寻求中国的出路。许多人包括孙中山,开始都想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但走不通,后来改学俄国,提出以俄为师,才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又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但是“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③ 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其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国情的选择。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在一个10亿多人口,社会生产力很低的中国,如何搞现代化建设?走什么道路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很明显,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不可能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对此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④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的最主要的功能,最大的作用,就是消灭贫穷,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建国以后,我们正是靠社会主义,把旧中国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和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诚然,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也曾犯过一些错误,有过失误,即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视。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的过错,恰恰是违背社会主义的本质所致。

最后,中国现代化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国权的选择。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保持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此,邓小平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有中美苏‘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⑤ 中国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国际制裁之下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我们不怕孤立,不怕封锁,不怕制裁,就是因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如果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像中国这样一个虽然大却很穷的国家,就只能看着美国人的脸色行事,看着发达国家的脸色行事,那就根本不可能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更不可能有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

2、现代化建设方法、手段的选择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创新点。

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实现现代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是明确的;但是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否体现出来,“还在摸索之中”,还有个搞得好搞不好,能不能正确理解,能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没有现实的社会主义。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选择,取决于实践。取决于创造。

其一,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选择改革的方法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问题。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没有得到科学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也存在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的情况。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⑥ 而对其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则必须进行改革。他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⑦“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⑧ 他还强调:“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相对滞后性与生产力的革命性、活跃性的不相适应,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邓小平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⑨

其二,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面对当今开放的世界及历史经验选择对外开放的方法,解决了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于对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理论的娴熟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的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条件作用的结果,也不是单纯的外部条件作用的结果,而是内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同周围的其他系统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如果我们把改革看作是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那么对外开放是外部条件;如果把我国的社会整体看作一个系统,那么,世界其他国家等的外部条件就是这个系统的环境。因而,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开放,离不开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二是基于对我国的历史经验和各国发展经验的总结。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他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三是基于“对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特征的洞察与把握。马克思早就指出过,“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⑩ 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开拓了世界历史的时代,使“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即使各民族各国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历史阶段。与马克思的时代相比,当代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和广泛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国际化,标志着当代世界已形成了一个物质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全球循环,相互依赖的世界。

正是基于上述,邓小平指出,为了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交往与合作。不仅包括经济上的联系、交往与合作,也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外联系、交流与合作。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它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其三,邓小平从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的前提出发,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方法、手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行机制问题。在邓小平看来,选择市场经济的手段、方法,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行机制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和可行的。

首先,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方法,决定了选择的可能性。邓小平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1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2) 这里,邓小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把计划与市场这一共性的普遍性的方法,从其特殊的形态中分离出来,即市场和计划都是共性的、普遍性的方法,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特殊的形态。计划与市场可以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结合,也可以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这就为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选择市场经济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主要任务”、“首要任务”都是发展生产力。既然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那么选择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3) 我们过去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呢?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生产同市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产同市场的关系展开就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生产决定市场即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市场反作用于生产,即当市场扩大,交换范围扩大,生产的规划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这就充分表明市场经济发展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得出,市场经济既可以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服务,也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服务的结论。

最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使选择由可能变为现实性。邓小平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就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有其一般性、共性的特征。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其特殊性、个性,这就是“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4) 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为特殊的方面,其他的方面都是由此产生的。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同时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指导和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因而,它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使国民经济运行充满活力,又能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协调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现代化建设时机的选择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关键点。

选择了现代化建设的方法、手段和运行机制以后,还要选择好的时机,利用现代化建设的方法、手段和运行机制推进现代化建设。善于审时度势,选择有利时机推进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选择观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洞察当今世界发展的态势。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反复告诫我们,要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发展我们的经济。

邓小平认为,能否选择有利时机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能否上台阶的问题。他指出,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时机、有利条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一旦有了好时机、好条件,就要及时把握,抓住这个时机和条件,推进经济发展上台阶。他提醒大家说:“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15) 他要求人们,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尔后继续前进。他还提醒道,能否选择有利时机推进经济发展。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的问题。他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所致。邓小平认为现在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好时机。从国际上看,首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加快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壮大自己的力量。其次,国际间各种矛盾的演化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遇。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曲折。邓小平却以战略家的眼光清醒地告诫人们,国际间矛盾的演化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可利用的机遇。他指出,“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16) 再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邓小平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判断出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就必须抓住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关键,抓住新科技革命这一重要机遇。他告诫全党在所有的高科技领域“都不要失掉时机,要不然我们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从国内的条件看,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建设起相当可观的国力基础,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就为我们选择和把握机遇推进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经济、政治等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我们选择把握机遇,推进发展,提供了体制条件;特别是通过建国以来的多年摸索,我们党确立了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们选择把握机遇提供了理论武器。正是基于以上分析,邓小平指出现在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发展的好机会,我们要把发展的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实践,把中国发展起来。不然,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二、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原则

选择是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主体的行为,选择作为一种主体行为,就有一个标准和原则的问题,不同的主体选择的标准和原则是不同的。邓小平的选择观,贯穿着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选择的价值性原则。

选择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选择的目的性、意识性,也就是选择的价值性问题,即为什么去选择,或者说选择为了什么?按照什么标准去选择。邓小平的选择观的价值目标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利益至上。”它是贯穿邓小平选择观中的一根红线。

首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选择的出发点。早在1962年,邓小平就从是否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是否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价值取向入手,强调农村生产关系调整,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时隔二十二年,邓小平在谈到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时,同样强调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他说,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到了1987年他在谈到改革的突破口时又指出,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1985年他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强调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其选择的出发点也是人民的利益。综上所述,无论在什么时期,无论在哪方面,邓小平选择的价值取向都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判断选择对错的标准。邓小平选择观的价值性原则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他不仅强调选择的出发点上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价值主体,而且强调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判断选择对错的标准。邓小平在不同的时期、对选择的标准,有过不同的论述,但归根到底是人民利益的标准。邓小平强调实践标准,就是强调,用人民群众的实践去检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因而,用实践检验理论和行动的得失成败,就是看其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即获得价值。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其实质也是人民利益标准,因为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邓小平还曾经提出过“三个有助于”的标准。他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7) 这里的“三个有助于”的标准,说到底也是人民利益的标准。

邓小平选择观的价值标准,最完整地表述就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他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8) 这里看起来提出了三个标准,即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但实际上三者是统一的,统一于人民利益标准。其中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都是手段和基础性的,而人民利益标准才是最终目的,人民利益才是选择对错的根本标准。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人民的生产力,综合国力是人民国家的综合国力,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正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2、选择的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邓小平选择观中的又一重要原则。邓小平非常注重选择的可行性,他无论对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选择,还是对现代化建设方法、手段、现代化建设时机的选择,都是在分析和研究了可行性即具有实际可能性,可操作性,并保证能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作出的。特别是关于对现代化建设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他充分论证了选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以及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可行性。在邓小平看来,我们之所以要选择上述现代化建设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换句话说,上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之所以是可行的。原因在于:

一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决定的。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划分,属于第二种社会形态。更确切地说是由“人的依赖关系”社会向“以物的依赖关系”社会过渡的阶段。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对人的依赖关系;另一方面,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还没有充分发展。这种非典型化的社会形态,这种生产力不发达,还“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决定其发展生产力的形式,只能采取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此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处在第二种社会形态即“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中。并且两者将长期并存,相互竞争和较量。既然如此,社会主义要赢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势,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借鉴和吸取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对社会主义有益的东西,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曾经采取并行之有效的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手段,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由市场经济的方法、手段的中性特点决定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20) 后来,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1) 这两段精辟的论断告诉人们市场经济作为当今世界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法、手段、本质上是中性的东西。既然是属于中性的东西,因而搞计划经济还是搞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选择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可行的。

3、选择的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与可行性原则是密切联系的。我们选择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正确不正确?方法、手段可不可行?时机成熟不成熟?要付诸实践,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要付诸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邓小平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思想,体现在选择的实践性原则上: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敢于试验的原则。邓小平认为,我们选择走自己的路,选择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既没有前人的理论可供指导,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只能借助于“试验”,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通过不断的试验来丰富我们对选择行为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在摸索中前进。”(22) 只有通过试验,“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才能选择建设现代化的好制度、好体制、好方法。

二是通过实践检验选择的原则。邓小平不仅强调放手选择、大胆试验,而且还强调要注重选择试验的实效,强调拿事实说话。他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里说的用实践检验,指的是实践的成果,即“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23) 为什么要用实践的成果对选择的试验活动进行检验?其原因在于,选择后的试验,虽然是经过可行性论证的,是科学的,但它毕竟是一种探索性、尝试性、开拓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而成功与失败的可能性同时并存。判断试验的成功和失败,只能看其结果,看这种试验有没有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此外,只有用实践的成果说服人,用事实说话,才能坚定人们对选择方案的信心、决心,把人们的行动统一到走自己的建设道路上来。

三是通过实践推广、完善选择成果的原则。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验,不断总结、推广,不断纠错完善的过程。邓小平提出选择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即将一定的方针、方案、办法付诸实施,然后把实践的信息收集起来,反馈回来,看实践的成果怎样,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试验成功的,就推广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试验失败的就赶快改。这里邓小平强调了实践检验的价值性和实践的动态性。实践检验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判断其成功与失败,还体现在推广上。例如,农村的改革首先选择在安徽、四川两省进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验,取得明显成效后,再在全国农村推开。创办经济特区也是如此,首先从深圳、珠海开始,继而推广到内地乃至全国。由于实践是动态的,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因而不仅原先付诸实践的方针、政策、方案有待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补充,修正和提高,即使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针、政策、方案,还是要再次在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去创新。只有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才能完善我们的选择方案。

三、邓小平选择观的哲学依据

邓小平的选择观有其深刻的哲学依据,它既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产物;又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主体能动性相统一思想的写照,更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经验的总结。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选择观的基本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邓小平选择意识的基本依据。在邓小平看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做好两件事:一件就是了解国情、世情、民情;一件就是选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方法、手段等,前者是认识世界的问题,后者是改造世界的问题。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但是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那么如何去正确认识世界?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我们的选择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从实际出发,首先要从最大的实际出发。实际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多方面、多层次、多形态的具体实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而在众多的具体实际中,必然有着影响全局的带根本性的实际。只有从最根本性的实际出发,才能对路线、方针、政策、方法、手段作出正确选择。那么,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就是中国国情的实际,中国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还要从变化了的时代实际出发。一是要从当今和平与发展这一国际形势变化的基本趋势出发,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二是从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的态势出发,当今,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主要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三是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走向出发。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要想推动本国本民族经济较快的发展,都必须置身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有机体中。

从实际出发,还要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实际出发。“实际”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客体的实际,而且包括主体自身的目的和需要的实际。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4) 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5) 不断满足其利益和需要的人,即人民群众。因此,从实际出发,就要从最大限度地满足作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一实际出发。这既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邓小平说过,“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6) 社会主义本质就是使人民群众达到共同富裕。

2、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是邓小平选择观的主要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27)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或创造社会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创造或改变生产关系。因为这些都是前一代人活动的结果,是前一代人作为遗产留给后一代人的东西。这些既定的客观条件制约着主体活动,制约着历史过程及其趋势,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具有能动性,即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和能力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活动方式和方向,这就是主体的选择性。这就是说,历史决定论但不是机械决定论,历史发展变化有其规律性但并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而往往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在多维的可能性空间中,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对多维的可能性进行认知判断,选择更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可能性,创造条件促使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避免或防止不利于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可能性因素产生。邓小平的选择观,正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原理。例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和机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存在着多维可能性的空间,可以选择计划经济的体制,也可以选择市场经济的体制。邓小平选择了市场经济的体制,他说,实践证明,过去搞计划经济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搞市场经济能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更有利于满足人民的利益和需要。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邓小平选择观的重要依据。

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原理密切相关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选择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8) 这就告诉人们共产主义就是在现实的前提下发生的,革命地改造现状的运动,共产主义就是一种实践,是一种生成性的实践,创造性的实践。这个实践的主体是革命的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是革命地改造现状的基本因素。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正如列宁总结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体现了人的能动创造性与客观历史进程的高度统一;“既能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29) 邓小平继承和升华了马克思列宁的上述思想,并把它运用到选择观中来。在邓小平看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而是一种怎样建设的运动,怎么样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处在生成过程中。社会主义的生成性过程,也就是主体的选择过程。因此,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选择的必要性。而人民群众是选择的主体。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力量。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选择的主体,人民群众有选择的能力,有选择的觉悟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有选择的可能性,并把选择的可能变为现实。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许多重大的正确决策,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0) 乡镇企业是农民自己首先搞起来的,是农民自己的创造和选择。搞经济特区也是广东人民首先提出来的,总之,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

注释: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1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6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2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1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3页。

⑦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

⑧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

⑨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集,人民出版社1995第1版,第276页。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3页。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

(14)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

(15)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

(16)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

(17)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18)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19)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

(20)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

(2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22)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7页。

(23)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8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1995年版,第73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1995年版,第73页。

(26)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1995年版,第92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1995年版,第87页。

(29) 《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30)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的选择观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