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宋子琦,孙翔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宋子琦,孙翔

宋子琦 孙翔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高支模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重要的施工环节,必须强化支模施工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重视支模施工质量监督,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 高支模施工前的准备

高支模施工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在施工之前,需要熟悉掌握高支模设计图纸,掌握其设计要求。在需要安装高支模的地方的楼板上使用排尺标记立杆的位置,为接下来的工序奠定基础。混凝土浇灌之前,将预埋件提前埋好,其目的是方便高支模施工时能够在相应位置成功与框架连接,确保整体框架结构稳定。在高支模模板架旁设置剪刀撑,保证整体模板架中剪刀撑设置的连续性,如果中途遇到了障碍,可以尽量避开障碍物进行设置,如果现场施工条件有限,无法避开障碍物,应尽量减少剪刀撑断开的距离,保证建筑结构之间水平相连,以此来保证建筑足够稳定。高支模施工是一个以施工位置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要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和实际情况,与施工团队进行现场交底,交底内容主要包括连墙件、模板架设等安全事项,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首先,高支模施工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先在所有施工各个环节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查数据,然后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将每各个高支模支架具体尺寸准确测定标明,与此同时要详细的对施工梁板进行参数设置,明确地保障高支模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应详尽的对梁板参数进行注释,保证使用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施工的整个体系过程中,应该严格核查与监督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并且将安全工作做到位,保证工程的万无一失。

在另一种程度上,混凝土施工在进行之前,首先,在混凝土进入到工程的现场以前要进行核验的配合比以及质保资料的检测。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进行分段、分层以及连续的浇筑工作,在浇筑层高度的选择上应该依据混凝土供应的能力程度来进行,必须要有间歇,来缩短时间,其浇筑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进行观察,看其是否含有意外的情况,比如说模板、预留的孔洞是否发生移动或者变形,假如出现任意一个问题都必须要在混凝土的初凝前进行处理完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好的现场干净整洁,不能有垃圾或者废料之类的材料在现场中,以保证基础底部的平整光滑,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并且能够达到设计严格的要求。

对于新建的工程来说,还需满足要求的有施工和养护,所以就需要做好工程的放样工作等,在施工过程当中一定呀做好控制线严格的检验工作,进一步的保证好施工顺利的开展工作以及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工作。

高支模施工技术危险系数较大,因此就需要在施工之前进行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且在经过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同时组织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论证通过后再进行施工。在另一方面,高支模工程的施工情况以及其验收环节上,则必须要在检查高支模工程的质量上做好检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仔细检查好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认真的依据其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施工模板支撑是工程的支撑架,其作用是进行稳固状态,首先必须保证其钢管的厚度、强度以及扣件的握裹力、扭力需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不符要求的地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里进行整改,以防止遗漏的现象产生,与此同时,需要将操作记录记录在案,并且需要将每个检查的位置详细登记好,来方便于后期的检查。

3 工程实例分析

某土建工程总共 23 层,总建筑高度 75.6m,总建筑面积为26544m2,首层商铺的高度为5.9m,架梁的最大跨度为 7.8m,梁的截面为 620mm×1200mm,次梁的截面为 250mm×780mm,230mm×780mm,支撑系统采用多功能门式脚手架,本文以该建筑的首层为例,对该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技术分析

(1)模板体系

对于该工程中所使用的模板,是一种用 17mm 的厚夹板及19mm 的松木板拼装而成的,梁侧板使用 19mm 的厚夹板和松木板,侧板、梁底板的规格统一为 65mm×45mm,柱侧板为柱高减去最大梁高,由此可知,该工程柱侧板的高度为 4.9m。同时,在进行柱侧板的拼装工序时,板与板之间应预留出宽度为 45cm 的错缝,切不可完全对齐,且各柱箍间的间距也要小于 35cm,柱箍使用的木仿的规格为 75mm×75mm,各柱箍间的距离控制在 45cm左右。此外,在做好模板的拼装工序之后,需要时刻注意模板自身的干湿度。为了更好的避免因长期暴晒或者堆放而出现变形问题,在模板使用之前,还应当采用其他材料进行一定的防护操作。

(2)楼面支顶安装

按照工程模板体系,在安装楼面支顶之前,需要做好梁与轴线的放线操作,以此来确定楼面的水平标高,然后再沿着纵梁的放线安装门式脚手架,此时需要先调平较直,之后再进行第一层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同时,在安装门式架时,需要先将脚手架两侧锁紧,然后两侧同时安装。此外,还要确保门式脚手架上下层门式脚手架的立柱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并且保证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能够稳定,最后再将脚手架安装整齐。

(3)外圈框架柱梁分层施工

该工程的外围框架柱梁主要分为三个施工层,且因该工程柱梁筋相对较密,再加上自然层高相对较高,所以应当采用先浇柱、后浇梁板的施工方法。同时,当施工至井格梁屋盖时,还要利用周边梁柱和满堂排架支撑水平加固,直到满堂排架支撑和外围框架柱梁搭设完成为止。通过此种方式,还能有效增加外围框架柱梁和满堂排架施工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4)混凝土浇筑

该工程采用商品硅进行混凝土浇筑,并用硷罐车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振捣则采用硷泵、汽车泵运送到楼面。本工程振捣的具体顺序为: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推进,但此过程中须确保硷的均匀堆放,高度也要低于 145mm。此外,当施工所用的泵送到楼面时,应及时散铺和赶平,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及时进行振捣。对于振捣的质量,需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振捣应该稳定均平,以此来避免振捣过程中漏振或者过振问题的出现。

(5)高支模拆除

在拆除模板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定,就应该要按照一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非承重型的模板要先拆、承重的模板要后拆的原则,要按照由外向内以及由上而下的顺序,要防止上下交叉的作业;在拆除的过程中不能向高空抛掷。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比如说一个大梁的支撑架,要从跨中向两端逐渐进行,而且要做到对称,在对水平杆进行拆除的时候要做到先将最上边的一层进行拆除,然后再依次的向下,直到最后的一道水平杆,此外,在拆除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护,对于在没有进行拆除的地方其稳定性要随时的注意。对高支模进行拆除的时候,要搭设一种工作台以及脚手板,保证安全的进行施工,不能够站在模板上以及支撑架上进行作业。

结束语

在高支模的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政府下发的使用规范,根据安全管理的制定标准,对钢管式脚手架支护作业专业安装,提高支护结构的质量标准。并且要根据施工环境、承重要求等对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健,蔡亮,苗建伟,王晓新,肖华峰,周芸.高支模真型试验的支架体系整体稳定性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76.

[2]何凯华.大跨度结构高支模系统的设计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4,03(10).

[3]李娜.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16(05).

[4]牛淑红.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5,03(05).

论文作者:宋子琦,孙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论文_宋子琦,孙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