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摘要】目的:了解低年资护士产生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原因。方法:深入访谈8例低年资护士,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其职业倦怠感的主要心理状况。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感体验提炼为3大主题:精神耗竭、个人成就感、职业规划。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个体应结合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做好相应的情感、心理及保障支持系统,以帮助其降低职业倦怠感。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感;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207-02
职业倦怠感是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而出现的身体疲劳、情感耗竭的综合状态,常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1-2]。护理人员是职业人群中压力较大的人群,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3]。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及操作技能不熟等原因,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精神压力大等消极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影响护士职业生涯规划[4]。这也将极大地影响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本文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探究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感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后的真实心理感受,旨在重视及尊重其生理心理健康,拟定相关措施,以降低低年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8年5—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的8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被访谈者的纳入标准:①工作年限为1年~3年的低年资护士[5];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③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样本量按照资料饱和原则确定[6],最终纳入研究对象8例,年龄22~26(23.5±2.0)岁;男性1例,女性7例;外科片区3人,内科片区2人,急诊片区2人,综合片区1人。
1.2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选择科室办公室与研究对象单独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以研究者本人和半结构式访谈提纲作为工具。以“您在工作中有什么心理感受?”为引导,了解低年资护士的真实感受及心理压力来源。研究者根据谈话者思维的具体情况,对访谈内容及程序等方面进行灵活调整,并在访谈的过程中,应用刺探、引导等,令受访者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感受。访谈时间30~60min。
1.3 资料分析
遵循Colaizzi七步法[5],仔细阅读访谈记录,找出有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及汇聚,并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然后返回被访者处核实求证,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2.结果
研究者对资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后,提炼出3个主题。
2.1 情感状况
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没有活力,没有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个案A:“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感觉很新鲜,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了,感觉很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每天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和治疗,有时间一个班要上十几个小时,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常常感觉压力很大,慢慢地害怕上班,害怕面对病人,常常处于疲劳状态…”个案C:“我们科是全院特别忙的科室,经常晚夜班收病人,而且危重病人比较多,高强度的工作,我经常感觉很疲倦,在休息室的板凳上坐下就不想起来,有时候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 个案D:“我身体不是太好的那种,长期倒晚夜班,长期反复地做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医院要求很高,上起班来,经常感觉很吃力…”个案G:“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上班总是很担心自己出错,可能是自己经验不足、技术不够好,现在的患者要求高,上晚夜班时,经常照顾不过来,感觉自己很累,医院经常考试,我的压力很大,常常失眠…”
2.2 个人成就感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自我认同感较低、工作没有成就等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个案B:“我工作后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比如病人对自己不满意、同事认为我动作慢、考试特别多等,自己在各种琐事中,慢慢地没有抱负和理想…”个案C:“我常常感觉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压力和风险大,没有成就感…”个案F:“经常听到周围的老护士说我们行业长期倒班,很消磨人的,到了一定的年龄不一定能上白班岗,我上了两年多晚夜班,慢慢地也感觉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感觉比较烦,找不到成就感…”个案H:“我每天上班就是给病人做口腔护理、翻身按摩、清理大便、打针输液等,突然感觉迷失了自己,读这么多年,自己在追求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感觉自己都不能认同我自己…”
2.3 职业规划
部分受访者对自己的未来不确定。个案B:“我参加工作后,深刻地体会到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自己经验不足,经常害怕自己出差错,有一次我管的病人空肠管掉出来了,科室要追责,因为是我管的,胶布没有固定牢固,被罚了奖金,难过了好长时间,如果有可能,我想换份工作…”个案E:“我每天工作都像打仗一样,经常倒晚夜班,部分老的老师也不停地说怎么不好,渐渐地感觉好像换个工作,摆脱长期上晚夜班的痛苦,可能以后会转行吧,毕竟是聘用制的…”个案H:“说句心里话,我一直都不喜欢这个职业,不是父母强迫我学习,我当时读本科时都想复读,后来想想高考也不容易,就坚持下来了,但是没干多久,真的有想换个职业的想法和冲动,不知道自己将来怎么样…”
3.讨论
3.1 低年资护士情感状况亟待改善
本研究显示,大部分访谈者为情感耗竭状态。情感衰竭是描述情绪过度疲惫和逐渐增加的衰竭感觉[7]。处于这种状态,将极大地影响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健康,常出现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等情况[8]。长此以往,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及生活将造成负面影响。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经验不足等,常常处于疲惫状态。这提示护理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可在工作团队中,鼓励低年资护士主动与高年资护士、医生等同事交流情感,以达到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目的,营造和谐温馨的职业环境和人际氛围。管理部门多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的发展。
3.2 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有待提升
部分受访者表示个人成就感低,对护理专业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现心理失衡,工作存在消极、麻木、冷漠,成就感降低,积极性不够,进而丧失工作动力。这可能与低年资护士对临床工作经验不足,角色定位不明确,专业地位、工资及福利待遇都较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少[9]等有关,导致个人成就感比较低。
这说明管理部门应重视低年资护士相关的培训,以帮助这部分护理人员尽快适应医院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减少其内心的焦虑、恐惧、担心等,促进其更有效率地学习工作,加强其人际交流策略,增进其工作满意度,以提高其个人成就感。
3.3 低年资护士职业规划需要引导
部分受访者表明对今后的职业规划不确定,感觉未来发展比较渺茫。目前,大部分新入职的护士是本科毕业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由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实践经验相对不足,面对高强度、高风险的临床工作,很多低年资护士短期内难以适应护士这一角色,加上长期倒晚夜班,独自面对突发应急情况时,应对能力不够,容易产生消极、焦虑、逃避等负面情绪,难免对未来失去希望,甚至有逃离这一岗位的思想。这提示管理者应多开展有关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的项目,多为其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激发其内在潜能,提供其实现个人成长和个人价值的机会,逐步适应这一工作角色。科室在“老带新”的管理策略下,高年资护士应多关心鼓励低年资护士,指导其工作技能和经验,帮助其快速成长,以消除其负面心理。低年资护士可根据自身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定自己的成长目标,不断地学习、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进步、共同受益。
【参考文献】
[1]曹晓翼.专业自我概念在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 应模型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2]李皓明,史蕾,陆爱平.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9):79-81.
[3]李乃莲,张瑞玲.护士职业获益感与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2B):4465-4466.
[4]黄转宜,李群,黄妙琴,等.微技能培训在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2(7):137-138.
[5]朱珠,田莹莹.专科医院低年资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评估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4):74-76.
[6]夏海鸥,于美渝,陈瑜,等.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早期检测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41-644.
[7]吴秀.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2):100-104.DOI:10.3969/j.issn.1008-2344.2012-02015.
[8]毛建舟,李莉.高师音乐教师职业倦怠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18):67.
[9]施惠碧,黄开群.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154-156.
论文作者:李丽湘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年资论文; 护士论文; 职业论文; 工作论文; 个案论文; 感觉论文; 自己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