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体性”原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主体性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原理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原理告诉我们,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存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社会实践的能动发展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人们必须按照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运动规律办事,“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同时按照自身的需要、利益和能力去理解和改造客体,使客体成为对人有用之物。人的主体性原理为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一、从主体的起源和历史演进过程来看,人的主体性奠基于人性,人性是先天属性与后天属性的综合,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正确引导人们先天属性进步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塑造人们的后天属性
主体性不等于人性,但主体性与人性密不可分,主体性是基于人性之上的最集中、最深刻的本质特性,是人性之精华。人是具有智能的生物,人性是体现生物特点的先天属性和作为人的后天属性的综合。生物总是要生存要发展的,这是生物的本性,遗传给人,就成了人的第一天性。人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向外索取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人对对象的需要是有选择的,而且力争索取大于需要,当索取对象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出现了竞争。然而,任何单独的个人,都无法生存,于是又要善于合作。这样就逐步形成了“物质性”、“需要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等等属性。
可见,人从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人的各种基本属性也是依次逐渐形成的。人的意识(思想、观念)是通过后天“灌输”而获得的,在灌输(教育)的过程中,反映早期属性的一些思想意识,容易被人接受和运用;反映晚期属性的一些思想意识,就难于被人接受和运用。如单纯反映物质性、需要性属性的如物欲、利欲、性爱、拜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意识,似乎无需教育,与生俱来;单纯反映竞争性属性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思想意识,也容易被人接受和运用;而反映合作性属性的先公后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思想意识,接受起来就困难得多,需要经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逐步形成。至于从理性上把握自己,正确处理物质、竞争、合作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就更不容易了。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占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个人,封建主义主张“修身”,资本主义强调“自由”,而社会主义倡导“自觉奉献和为人民服务”;在人与人关系处理方面,封建主义主张“信义”,资本主义强调“平等”,而社会主义倡导“互助”;在对社会行为的规范方面,封建主义主张“仁爱”,资本主义强调“博爱”,而社会主义倡导“集体主义”。从人性是先天属性与后天属性的综合的角度来分析,无论是个人问题、人与人关系问题、社会规范问题,还是国家和民族问题,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原则或精神都是一种进步,是对人性的解放和发展。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使得我们做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育人的工作并不那么容易。换句话说,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或者说效果还不那么理想,原因不在于我们倡导的东西不好或不对,而恰恰说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步性、合理性和我们工作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人性特点出发,对其先天属性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向着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个人的方向健康发展。同时,对其后天属性进行重点培养,准确把握思想观念灌输的特点,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使社会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工作更有成效。要充分认识人的先天属性改造的顽固性和后天属性培养的艰巨性,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坚持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用扎实的工作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二、从主体活动对社会和自身作用的结果来看,人的主体性是破坏的主体性与建设的主体性的对立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应抑制破坏的主体性,倡导建设的主体性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行动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时,不一定都能得到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结果。根据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个人作用的不同结果,可将人的主体性分为破坏的主体性和建设的主体性两类。
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都不难看到,某些人由于过分膨胀和指向不当的主体性所带来的副作用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就是一种破坏的主体性。破坏的主体性的特征在于主体自觉的行为导致客体的毁坏或主客体关系的恶化,同时也损害着主体自身,由此造成活动结果后的价值低于活动前的水平。我们承认,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客体、主客体关系及主体自身作出某种程度的改变,其中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消耗。但人类改造的世界是要比改造以前更美好,使主体活动结果的总价值高于活动前的状态。如果改造后的结果不如改造之前,那么这种改造就是破坏。人的某种主体性如果只能造成越来越不好的结果,这种主体性就是破坏的主体性。在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有这种破坏的主体性的表现。人类所造成的灾难,从根本上讲都是与这种破坏的主体性有关。就当前来看,世界范围内的封建迷信盛行,邪教势力猖撅,急功近利式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愈演愈烈等等都是破坏的主体性的现实表现。
与破坏的主体性相反的是建设的主体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肯定的、积极的方面,是社会文化和文明进步的内在源泉。任何社会,使其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基础,都是通过建设性的劳动创造财富和价值。人类的建设性活动以物质生产、经济建设为基础,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建设性成为人的主体性的主导方面时,社会财富才得以保存和积累,社会文明才能存在和发展。一旦破坏性成为主导的倾向,社会财富有减无增,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社会和自然的矛盾激化,社会文明就会衰败甚至灭亡。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运用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手段,抑制人的主体性的破坏性方面,鼓励和发挥其建设性的方面。失去这种正常机制的社会就难以维持其存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培养人民群众建设的主体性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的主体性作用,同时有效抑制破坏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正确,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当前,尤其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作用,把人们的主体性引导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同时,积极引导人们认清破坏的主体性的巨大危害,自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彻底根除邪教,坚决打击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为保持一个安全、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作贡献。
三、从主体从事的实践活动的表现形态来看,人的主体性是重复的主体性与创造的主体性的对立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肯定重复的主体性,激发创造的主体性
人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类:重复性的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与此相适应,人的建设的主体性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重复的主体性和创造的主体性。这两个类型的活动和相应的人的主体性,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重复性的活动是一种简单的再生产活动,它使已有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关系等等按照原有的形态生产出来。社会中传统的产业、传统的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延续,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都是靠人们日常的、大量的重复性的活动来实现的。这种重复进行的平凡活动,生产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最普通的社会关系,还有做为一代代的人本身。对于众多的社会生活的主体来说,重复的主体性是其主体性的主要方面,重复的活动是其主体性的活动。人的这种主体性是社会通过人的活动而生产自身的内在依据,是人和社会保持自我同一性和稳定性的首要前提。
人类的重复性活动虽然构成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这种发展的本身和全部。创造性是人所特有的主体性,是对重复的主体性的扬弃,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对人类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人类的创造能力,是一种比任何自然资源都更为重要的资源。对于一个民族或个人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具有创造能力,而在于是否发展和发挥了创造能力。马斯洛的心理学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较充分地发展和发挥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人,但他们大约仅占人们中的1%,大多数人所具有的创造性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在发展人的创造力方面,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客体关系学认为“人是具有智能的生物”,智能是无法通过生理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智能的遗传只有依靠教育,因此,“教育的本质就是智能的积累遗传”,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素质”的人。思想政治工作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者说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维支配下发生的,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盛行,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因循守旧;相反,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必然造成社会生活中生动活泼,开拓进取的局面。而引导人们冲破禁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造福社会,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从战略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充分承认和肯定广大人民群众重复的实践活动的前提下,更重视对创造的实践活动的引导,高扬能动性、创造性的旗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灿烂的贡献。
四、从主体活动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标来看,人的主体性发挥是生存需要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尊重人们的基本需要为起点,以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为使命
需要是主体的本性。“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目的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虽然表现为主观的欲望,但就其来源和内容来看,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作为主体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因此他的需要具有自然性的一面。但作为主体的人主要是社会存在物,因而他的需要主要是社会的。人的需要的社会性,一方面表现为人的需要的产生,即人产生什么样的需要,由社会和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决定;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能力和方式,同样是受到社会和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制约。正是从社会性的含义上,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看做是制约人的活动的动因。
利益是实践的动力。实践产生于需要,然而推动实践活动的前提,却是人们对利益的争取。“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与需要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主要是受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因此,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往往形成基本相同的社会需要;而利益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现,利益的形成与满足主要是受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规定的。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因此,利益是需要的具体贯彻和表现,但它是经过人们的社会关系中介来折射的,因而,同一历史时代的社会需要,在不同的人们身上具体化为不同的利益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论是追求个人利益还是追求阶级利益,他们总是为切身利益而奋斗的。“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可以说,在历史活动中,正是人们的切身利益推动人们投身实践并把实践推向前进。
全面发展是人类奋斗的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性包含两个基本的方面:从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是能动地、创造性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自主的活动者,人逐步发展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和自然的主人;从人自身的演变来看,个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交往进步所提供的日益增大的可能性,不断得到日益自由的和全面的发展,个人逐步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和完整的个人。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类本性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变化、社会成员的利益意识不断强化、社会群体利益日趋多样化、利益摩擦和利益矛盾日益复杂化、还有一部分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不能够得到满足等等。如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实现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协调发展,是关系我们党、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加速经济发展,加快“两个文明”建设步伐,从根本上为满足人民的利益需要提供保障;其次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争取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把主要的精力用到经济建设上;第三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间的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又要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在生存需要层面上的利益追求逐渐减弱,对职业前程、社会成就、价值实现层面上的利益追求逐步成为人民利益的主题的实际,引导人民群众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把新时期的伟大任务同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实现新时期的伟大任务中探索向完整的个人发展的规律,就一定能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崇高使命。
标签:主体性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属性论文; 人性本质论文; 人性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