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长会的人性化内涵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长会论文,美国论文,内涵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们经历的美国家长会
2006年8月,我女儿就读于一所以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命名的学校King School。这所学校每三个月就有一个家长会,借此向家长汇报学生这三个月来的成绩和表现。家长会通知单提前两周由女儿带回,通知单上说家长会历时两天,孩子的主要任课老师会到场与每位家长面谈15分钟,并要求家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与老师谈话。我女儿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当时来美国才三个月,英语张不了口,更别说阅读、写作了。由于学校较远,我不会开车,老公要加班,所以女儿的家长会我们夫妻俩都去不了。
如果你是我女儿的班主任,你会怎么处理?下面列出中国班主任常用的几种处理方式,看看你会选择哪一种。
1.对孩子说:你爸咋能要钱不要孩子?孩子只一个,钱可以以后赚嘛!回去后让你爸明天来,我会建议他给你请个家教。
2.告诉孩子:学习要努力,要像别的孩子一样,大方开朗一点;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因为你妈妈没工作,爸爸只是个美国的“农民工”。
3.自我解嘲:算了,算了,她又不是美国人,不用管她;她父母英语又不好,说不清楚,不来还省事些。
4.斥责孩子:马上回去,叫你爸来!是工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也许你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那么,我女儿的班主任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她首先让女儿带回两张纸条,一张纸条安慰我们说这次不能来参加家长会没关系,如果下次想来了解女儿的情况,可先发个邮件给她,她会安排时间接待我们;另外一张纸条是我女儿的成绩单和其他一些家长想了解的东西,成绩单显示我女儿的听力、拼写、口头表达等各科成绩,要么是1分,要么是0分(满分5分);老师的评语附在成绩单下面:上课表现优秀,她能听懂老师的指挥,和小朋友可以“无声地”交流,乐于写作,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孩子。一周后,老师又主动给我们发了个邮件,问我们是否想跟各位老师面谈。第二天我们夫妻俩终于跟女儿的两位老师面对面交流了对女儿各方面的看法。两位老师依然坚信我女儿聪明,很有自己的想法,将来可以上天才班。我说出我对女儿的看法:太内向,不擅长交流,从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最后离开时,女儿的一位老师补充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的话,她说:“孩子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没有好坏之分。父母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和标准来改变他们的性格,而应尊重、顺应他们的性格。”
中美之间尽管教育理念、考试内容、评价方式,乃至国情与文化不同,但是我觉得美国老师的这种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二、美国家长会对我们国内学校班主任的启示
1.人性化的时间安排感动家长。在当今这个繁忙的社会中,家长们忙工作、忙学习,很难抽出一个固定时间集中到校。有的家长确实抽不开空或者没有准备好跟老师的谈话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或者班主任就应该跟家长提前沟通,班主任另外安排见面时间。另外,美国学校还将家长会分段召开,每位家长15分钟。既方便了家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也让老师的工作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国内家长会,能否也提前两周发个通知,把家长会的时间和内容告知家长,让家长有个思想准备?这样就能使家长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使他们更加亲近老师,热爱学校,从而也更加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2.面对面的交流赢得家长。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位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他们迫切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而和班主任、科任老师的交谈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家长会一般是“一锅端”——全部家长坐在一起听班主任“一言堂”。家长听不到有关自己孩子的具体信息,班主任也无法顾及到每个层面的每个学生。更有甚者,有些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在家长会上当着其他家长的面点名“痛斥”某些学生,“批斗”他们的家长,致使这些父母尴尬不已,颜面扫地。这就导致有些家长要么回去痛斥或暴打孩子一顿,伤心绝望,要么破罐子破摔,干脆撒手不管。我们何不也设一个周六或周日开家长会,给每位家长15分钟时间,家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坐在一起,面对面地交流?这样,老师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有足够的时间和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同时保护了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体现了对学生、家长的尊重。
3.激励性的评价鼓舞家长。在《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老威特对他儿子的教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非常聪明,非常好的孩子”。他还说:“每当我儿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是用这么一句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帮助他摆脱内心的烦恼。”他认为只有让孩子充满信心,他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面对一切挑战,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的艺术》一书中也提到:“真正的教育能手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从道德上给与评分时,不是使用尖锐的严厉的字眼,而是首先使用具有细微感情色彩的常见词语。”“要像对待花瓣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心灵。对于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与满腔热情地支持,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该及时给与肯定。”美国的两位老师对我女儿的评价确实印证了这两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开家长会之前,我对女儿一直没有信心,我总在同事、老师面前抱怨孩子的性格如何不好,平时生活中总逼着她向别的外向型的孩子学习,但是结果适得其反,女儿更加胆小。在听了两位老师的话后我认真反省自己,尝试着去理解女儿,认可她的性格,同时尊重她,赞赏她,女儿慢慢变得开朗了,我也省去了许多无谓的烦恼。我们国内的班主任,坚信“严师出高徒”,开家长会时,无一例外的要大量罗列学生的负面表现,反复强调,大说特说,与此相反,对学生的优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让他们有“忧患意识”。但是这种“批斗大会”产生的后果往往是使家长产生不良印象:一是对孩子,自己的孩子原来有如此多毛病;二是对老师,老师教育无方吧?所以,我们在评论学生时切不可把学生“一棒子打死”,要站在辩证的角度,既反映孩子存在的不良现象,又要点明孩子良好风貌和明显进步,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对老师有信心。林肯曾说过:“人人都爱被表扬。”自己唯一的孩子,自己未来的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家长就会增加对老师的信任和对自己孩子的赞赏。
成功的家长会是家庭与学校的一次成功对接,是交流会,是展示会,是提高会。
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美国家长会的一些做法,来改进我们的家长会?
标签:家长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