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_企业规模论文

企业规模、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技术创新论文,企业规模论文,优势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4)02-0187-05

1 引言

随着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和国际化,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一个企业、地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不同结构类型的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目前,理论界对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方面,即从微观角度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裂开来,孤立地研究某一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而对企业集群这一作为中间组织形式的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特别是很少有人从企业间“协同竞合”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结构类型的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因此,把不同结构类型的企业集群作为创新主体来分别研究它的技术创新优势就成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集群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企业集群的出现形成了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它把技术创新从不同规模的单个企业行为提升为更大规模的群体行为。在这种新兴的、基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相互间的协同竞合,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从而形成企业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优势,进而创造出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技术创新优势。

本文在回顾与总结前人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不同结构类型企业集群特别是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及其来源,并提出我国应加强基于企业集群的“集群式”技术创新研究。

2 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优势

一般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与企业规模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究竟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比较折衷的观点是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技术创新优势与企业规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

2.1 大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

后期的熊彼特(注:(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对“创新”的界定是人们研究技术创新的一个基本框架。然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以区分为两套有着明显差异的理论体系——两种熊彼特假设或者“两个阶段的熊彼特”,即强调企业家和中小企业创新作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早期熊彼特,和强调大企业垄断优势及技术进步官僚主义过程的后期熊彼特。)、加尔布雷斯等强调大企业更具有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他们认为拥有垄断力量的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具有创新性,更有可能提高产业技术,因为相对于中小企业,大企业在维持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方面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资本,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具有规模经济。后期的熊彼特称“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认为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创新部门,是内生的,并认为完全竞争与经济进步是不相容的。他在1947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强调了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加尔布雷斯则认为:“明智的远见……是使由少数大厂商组成的现代工业成为引起技术变革的尽乎完美的工具[1]。”维拉德也认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为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2]。

其后的一些学者把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考莫瑙认为,R&D投入是一种典型的趋向于规模经济的跳跃过程,技术创新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因此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承担。②卡米恩和施瓦茨认为,只有占有较大市场优势的大企业才能把技术创新作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③纳尔逊的研究指出,R&D是一种风险投资,只有大企业才能通过向不同研究项目进行分散化的投资以降低风险,才更能发现创新的市场价值,从而减小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④谢勒尔认为规模经济使新产品引入更加便利,规模经济使R&D投入的收益增加,从而能使大企业从创新中获得更大收益,大企业从创新带来的成本降低中获取的收益要远大于中小企业,这有利于提高大企业创新的积极性[3]。

然而,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斯的这种大企业优势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反对者认为大企业也存在着许多的技术创新障碍:如灵活性差、转换成本高、组织与决策的惯性、企业家精神的削弱等。哈姆贝格和曼斯菲尔德等认为,尽管技术进步是促进集中乃至形成垄断寡占的重要原因,但是垄断一旦形成,企业就会失去技术创新的动力,而且企业规模过大还会降低创新的效率。谢勒尔在肯定大企业更倾向于增大R&D投入的同时,认为大企业的行政等级制度常常窒息研究人员的创新激情,大企业的官僚体制不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罗斯韦尔认为一般情况下,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决策层更趋于保守。植草益等的研究表明,在研究开发活动中企业规模太大也会产生规模不经济性,企业规模越大决策所需时间越长,从而产生组织与决策的惯性,不能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3]。

2.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

早期的熊彼特将技术看成是外生的经济变量,并高度强调企业家个人的作用,认为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优势。他的一些追随者如谢勒尔、罗斯韦尔等人研究了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解释了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①中小企业领导层比较精干,更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较快做出创新的决策。②中小企业宽松的管理环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其技术创新活动常常得益于从大企业“溢出”的科研人员。③大企业对研究人员的最好的奖励往往是把他们调到管理层去,而中小企业却把创新作为他们竞争战略的核心。④大企业对那些小的、不太重要的技术创新或高风险的新兴产业兴趣不大,而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正是一个机会,它们对这些创新往往比大企业表现出更大的热情,这些机会往往能使其赢得某种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3]。

美国科学技术办公室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一般更多是市场导向而不是研究驱动,会更快地对新的市场机会做出反应,更多从事渐进性创新,在开拓和培育新市场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促进了技术创新的扩散[3]。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巴尔的摩大学的经济学家阿科斯等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可以在自身投入较少的情况下,主要借助大学、大公司的R&D投入所产生的知识和创新成果的扩散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在一些新兴行业(如计算机行业等),中小企业表现出了更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另有一些实证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以及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其在技术创新效率和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因为规模较小而具有灵活性强、市场反应迅速、内部信息和决策过程敏捷等优势,但是小规模也会带来一定的技术创新阻力,如创新人才的缺乏、资金的缺乏、外部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的缺乏、营销能力的缺乏等,因此很难有足够的持续技术创新实力。事实上,日本学者斋藤优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日本的研究表明,一定数量和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所形成的垄断性竞争,到目前为止是日本最有利于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结构方式。根据苫杉的研究,将日本的企业划分为:母公司型、中间型、独立型和子公司型。其研究经费率依次降低,表明日本企业的研究开发,在企业间的组织关系上表现出一种集中的特征[3]。

2.3 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关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争论历来十分激烈。事实上,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即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大量的事实证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大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益(即具有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性”),但其市场垄断地位和企业组织刚性则会阻碍技术创新的涌现;相反,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体制的灵活以及竞争的压力,他们往往创新意识非常强,对新的创新机会非常敏感,渴望在产品、工艺或服务上实现重大突破。经营者的锐意进取、内在的灵活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迅速反映,使这些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但过度竞争及其自身脆弱性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在一个合理的规模内实现,造成创新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美国中小企业问题专家卡尔松、阿科斯、萨瑞克等以及谢勒尔、曼斯菲尔德等,均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过理论与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也都支持这一观点。

如前所述,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有优劣势,也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因此,最佳的方式就是充分发挥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技术创新优势,回避各自的劣势,同时兼顾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性和技术创新活力。而企业集群的出现使这一设想成为了可能。

3 企业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

3.1 企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结构

企业集群,又称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或地方企业网络,它是大量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企业群落。这种企业集聚的地域规模是有差异的,小到一个专业村镇,大的可能波及多个城市、整个国家甚至跨越国界。按照波特的观点,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组织和机构(如大学和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协会与商会等中介机构)在空间上集聚的现象[4],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这种企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它形式难以相比的。

集群中企业是相互依赖的,而不是独立的,集群就具有了结构。集群的结构描述了集群中资源的占有与分布情况,反映了资源整合中协同效应的深度[5]。从结构看,大体上可以把企业集群分为两种类型,即大企业主导型企业集群(大企业集群)和中小企业主导型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前者是不同规模企业的综合体,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其中既有一个或多个规模较大、创新和竞争能力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广的主导型大企业,也有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机地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企业群落。后者则是由众多的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和产业联系,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以水平联系为主要联系方式,通过市场网络共同形成一个互动互补、创新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有机的企业(注:有的中小企业集群中也可能有一些大企业,但这些大企业在集群中的地位与中小企业是—样的,不具有支配性和主导作用。)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集群,由于其结构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优势(图1)。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国内有一些学者把企业集群简单地理解为中小企业集群。显然,这是不够全面的,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3.2 大企业主导型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大企业主导型企业集群中,大企业和与其密切关联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企业群落。在这个金字塔中,大企业在金字塔的顶端,起着支配性或主导作用,而广大中小企业则主要为主导企业提供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从结构来看,大企业主导型企业集群结构度高,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上下游的分工合作关系,不同层次企业相互依赖性强,混合性低,而同一层次企业之间联系较弱,例如重庆的摩托车企业集群中广大摩托车配件生产企业与当地主要的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此类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主导性大企业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优势与主导性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前面对大企业技术创新优、劣势分析的结论基本适用于此类企业集群,即这一类企业集群具有与大企业相似的技术创新优势和不足。在实践中,我们可把此类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大企业看待。

图1 两种企业集群结构的比较

Fig.1 The compare of two types of enterprise chuster

3.3 中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3.3.1 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存在的劣势,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小”造成的。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互间的孤立所致[1]。在一定的环境下,众多的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企业集群,进行协作创新,可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它们可以利用共同的交通、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分享共同的信息资源,拥有共同的专业人才市场,共同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相互利用对方的创新特长,互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这样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既能通过竞争使得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创新动力及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又能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性的有机结合。因此,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可以将大企业的规模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自的优势,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整合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最终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心。

3.3.2 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的来源:以“硅谷”为例的分析

硅谷不是一个大企业,而是一个典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它位于圣克拉拉谷及其周边地区,由众多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半导体或计算机及其它支持企业所组成。1992年,硅谷有高科技企业4,063家,其中,软件与数据处理企业2,378家,电子元器件企业679家,仪器企业518家,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企业317家,通讯设备企业162家,导弹与航天飞机企业9家[6]。众多中小企业集中形成的企业集群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极强的技术创新优势。

经过短短几十年时间,硅谷就发展成为美国信息产业创新的中心,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学习的典范。从内在机理看,硅谷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3.3.2.1 源于中小企业主导的集群结构。硅谷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而为数不多的大企业也采用了高度分权的组织结构,以便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硅谷的芯片制造商往往比高度集权的竞争者更早地把新产品推向市场。硅谷的这种集群结构使得其中的每个企业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柔韧性的条件下,从集群中获得益处。

3.3.2.2 源于企业的专业化与互补性及其整合优势。在硅谷,产业的主体是软件与数据处理、电子元件、仪器、计算机与办公用品、通信设备等。每一家企业都把技术、产品或服务定位于一个狭小的领域,相互间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些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大量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产生创新的“集聚效应”,从而获得了集群创新的整合优势。

3.3.2.3 源于企业集群内信息和知识流动的“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7]。邻近效应是指信息和知识短距离传递效率的提高,特别体现在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大量隐含(经验类)知识必须面对面交流才能共享上,信息资源优势互补与知识转移成为企业集群创新的桥梁。社会化效应是指由于地理接近而产生的信息和知识传递所需要的社会氛围,如良好的竞争、信任的合作等。由于这两种效应改善了信息和知识的流动,从而促进了技术创新的进行。

信息和知识流动的“邻近效应”和“社会化效应”在硅谷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首先,由于贴近市场接近客户,企业可从客户中寻找创新源。事实上,硅谷相当数量的创新正是由于及时正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发现供应上存在的特殊问题而产生的结果。其次,地理上的集中有助于制造商、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进行更为自由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促进创新。在硅谷,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使企业相互间学习到对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能和当地的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创新过程,共同设计开发和制造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再次,硅谷内企业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专业人员的汇聚降低了企业招聘人才的搜寻与交易成本等都能导致企业成本下降,使低成本进行技术创新成为可能。

3.3.2.4 源于一定区域内的中小企业集群化对于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这主要表现为:首先,中小企业集群化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集群内的企业易于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创新更快地实现;其次,在集群化区域内,通过竞争形成比照压力,能激发企业不断创新。波特认为,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愿望促进企业比邻居做得更好,即使在没有竞争的企业之间也是如此。这种潜在压力放大了硅谷内本来就很大的竞争压力。竞争压力、潜在压力以及持续的比较,犹如无形的推力,使得硅谷内企业在创新方面不敢有丝毫懈怠。

4 结束语

从微观层面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益,但其市场垄断地位和企业组织刚性则会阻碍技术创新的涌现;相反,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但过度竞争及其自身脆弱性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难以在一个合理的规模内实现,造成创新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从集群层面看,根据其内部组织结构的不同,企业集群可分为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和中小企业集群。大企业主导型集群由于集群中有支配性大企业的存在,其技术创新行为往往呈现出一般大企业所具有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可以把大企业的规模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各自的优势,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整合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最终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除了少数依托大企业的“大企业主导型企业集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群”,如浙江、广东等地的专业城镇和各大中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集群。这些不同结构类型的企业集群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了国内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迫切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不断对其加以总结、研究与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基于企业集群的“集群式”技术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①通过加强基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可以建立一个技术创新研究的新的分析框架,有利于更全面、更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问题,为技术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方法;②基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避免了孤立地分析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缺陷,以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及由此而产生的“群体创新行为”为研究对象,为探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某些现实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中小企业在实践中制定技术创新战略、获取技术创新优势、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③通过加强基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研究,能为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技术创新优势提供理论指导。

收稿日期:2002-12-09;修回日期:2003-04-13

标签:;  ;  ;  ;  ;  ;  ;  

企业规模、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_企业规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