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治理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晨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治理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晨

山东省田庄煤矿 山东省济宁市 272100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近些年,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的能源及工业原材料需求,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加剧。矿产资源的开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和丰富的物质财富,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因其改变了矿山生态环境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链状环境问题,矿山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整个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因素,占用和破坏土地、污染水资源、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害等。加之长期以来,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不够,使我国矿山环境的形势日趋严峻,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秩序,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违背。所以,重视矿山环境问题,做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治理;重要问题;思考

1导言

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工业原料的摄取和开发力度也进一步得到提升,矿产资源的开发给人类带来了非常大的实惠,与此同时也加重了环境方面的负担,为了能够进行协调性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现象,就要对被污染的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整治。

2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

望山不是青山,见水不是净水。多年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速的发展模式已经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几乎到达临界值。媒体前段时间连续披露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矿业开发导致“生态伤疤”,便是其中典型一例。

当矿业开发遇上自然保护区,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然家底儿一点一点地被消耗?其实,生态保护和矿产开发看上去是一对“冤家”,但也绝非不能兼顾。“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优化兼顾并行,就有机会形成相得益彰的双赢局面。

但是,理想照进现实并不容易。由于历史久远,很多利益涉及多方博弈,问题往往积重难返。有些地方政府面对问题没有迎难而上,反而采取绕行、逃避的做法,把“难题”当成皮球来回踢。守住生态底线,不让环境“超载”,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处理好自然保护区的矿产开发问题,政府必须狠下决心唱“黑脸”,才能啃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为例,针对媒体曝光的种种问题,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已经开始对辖区内的矿业开发“下刀”,将所有矿业权进行清理,一一登记“对账”摸清底数,并采取停止矿业权延续、冻结、公告注销等措施分类处理。

不过,清理还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未来怎么用、如何管住用,这直接涉及到金山银山如何变为绿水青山,将会更加棘手。我们应当注重汲取他国精华,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经验,比如:美国没有强制合法矿业权出局,而是实施严苛的开采许可,增加开发成本,用市场机制逐步挤出矿业活动;保护区内土地复垦的要求也比其他地方更加严格等等。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矿业开发遇上自然保护区,只要方法得当、措施适用,坚守住生态底线,不让环境超载,“金山银山也是绿水青山”的箴言定能照进现实。

3矿产开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土地资源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现象,尤其是矿产的开采,一般是以地表的坍塌以及矸石山压占为主要途径,在矿产的露天开采过程中很多都是按照直接性的挖损以及外排土场为方式,按照笔者的调查了解到,我国正在自燃的矸石山体大约有200多个,在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还有氮氯化合物等等不仅对土地会产生污染,而且还会阻碍土地上植物的生长,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由于矿山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酸性废水的产生,还会有洗煤厂所产生的废水等等在,这些排放到外界就会让周围土地或者农田受到诸多的污染,在地下开采的地面上也会产生更多的坍塌事故,造成废石的堆积现象,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

3.2对水资源的破坏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对于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主要是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会有多方面的人为疏干排水工作,也会使用机器进行煤体内部含水层的自然疏干,让地下水的面积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矿区的供水出现减少,甚至出现枯竭的现象,地表严重干涸,很多植被因为缺少水分的滋润而被破坏,让生态环境和自然农业产量都下降,更为严重的还会引起地表的土壤沙化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因为开采造成非常严重的地表水污染现象,矿井当中含有的煤粉以及盐粉等等悬浮物,极大的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4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4.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不重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现代矿山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遗留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提高能源产出,将主要精力放在扩大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而没有注意到矿山的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没有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在以后的发展中,无论是煤矿企业的扩建还是新审批的企业,都没有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所规定,导致煤矿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无序经营,只管开发,而不管环境的保护。这些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问题,没有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督机制。

4.2政府管理方面的原因

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没有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缺乏完善的治理机构。在法律和资金方面不够健全,政府在矿山开采的环境保护方面没有相关的规定和防治措施,导致环境破坏现象严重。此外,有些地方政府,由于考虑到局部的经济利益,所以只重视开采,忽略了环境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于环境破坏行为保持缄默的态度,这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又一因素。

5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恢复和治理

5.1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治理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能够对现有生产矿山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监测性的工作就需要矿山产生的废渣、矿石还有废石等等进行环境的影响性评估,尽量减少因为大气的悬浮物造成的污染现象。严格的监督相关煤矿企业在废水、废液还有废气的排放方面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如果是露天的开采就需要极大的进行剥离开采制度的使用,强化对一些危险性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如果出现了一些巷道,就需要做好回填工作,已经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也需要做好更加全面的治理,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对地下的水资源进行保护。

5.2矿山土地的复垦以及生态建设

首先,土地的复垦技术。这项技术需要在矿区进行土地复垦的研究,因地制宜,并且按照复垦的基本条件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复垦的植被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经济效益要高,另一方面是生态效益也要突出。土地的复垦能够对采空地区的环境进行治理,例如,地面的沉陷以及排土场还有闭坑露天的采伐,这些对于矿山当地环境的改善都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还能够更好的恢复土地的完整性,强化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研究,让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让矿区的环境得到更为全面性的恢复,保持土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露天煤矿的复垦方式研究。在露天的煤矿复垦背景下需要对不同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一种是农业资源的类型,例如,抚顺的西露矿,阜新海州矿等等。我国很多大型的露天煤矿都是处于东北地区或者是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不是非常大,但是也会有较多的蒸发,有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大的阻碍了生态的发展。这些地区复垦的方向基本是使用有利形势的建设用地进行水产养殖以及粮食作物的种植等等,林业用地以及娱乐场所用地也可以建设,形成一个生态工程的多种利用形式。生态在重建的过程中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则,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带进行恢复,不能出现类似的煤矿开发活动。

5.3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坚持让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防治结合的策略,并且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体系,让管理体系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制定环境影响和评价报告的制度。开展矿山生态的环境保护以及评价性工作,要有重点的区域还有地区,强化矿区的有效性规划以及管理,让地质灾害的评估更加有效和依法的进行。做好矿山的环境检测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避免在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再出现其他的灾害,对于灾害及时的预防,一旦发生分析性质,做好治理措施。矿山土地的复垦力度也需要强化,让耕地和建设用地保持平衡,大力开展造地复田的活动,让矿区的走向综合性治理的方向上,强化对废水废气的治理措施,严禁有毒的物质被排放到空气当中,强化废水中资源的有效使用。

6结束语

总之,矿产资源的开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能源,只有在开发时注重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规划治理工作,才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萌.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视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2]朱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理论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6.

论文作者:陈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治理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