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幼儿“分享、合作”精神的培养策略论文_叶苗禾

例谈幼儿“分享、合作”精神的培养策略论文_叶苗禾

浙江省青田县油竹幼儿园 323900

摘 要:分享与合作有形或无形地存在我们的周围,制约着或者是自由了我们的生活。良好的分享合作教育对我们社会进步发展有助推作用,就像是风存在着这个世间同样吹拂着每一季节,幼儿分享与合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营造分享天地,培养合作精神?本文通过对孩子现状的分析,探索出适合我们幼儿发展的合作与分享,要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幼儿营造分享天地,从小培养合作精神。

关键词:幼儿教育 合作与分享 培养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发展、变迁改变不了而且助推着这个社会前进的合作与分享,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这种与他人分享与合作的品质,在生活中善于与他人合作与分享是自身的进步,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指出:“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行为习惯视为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当前学前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使这个合作与分享教育在学前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呢?为了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积极创造教育条件,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合作分享精神。

一、形成合作与分享意识——榜样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不管是日常行为还是言行举止以及情感态度都会影响。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有心观察,做一有心人。心中有孩子,生活就有教育,平时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做好示范。例如在分发物品时,有意识地将物品以分享的形式;当孩子开心快乐时,我们让孩子把自己的小快乐与同伴分享,让小快乐变成大快乐;生日时与同伴一同分享自己的快乐,让烛光的快乐围绕着你我他。同伴间的合作与分享是最有利的教育良机,当幼儿做出分享行为时,教师要做出积极的评价,这样会鼓励激发其他孩子模仿学习。

二、正面强化——榜样的作用

日常生活游戏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孩子带来新式的玩具。你给我玩下好吗?另一孩子不愿意,孩子就会说“你不让我玩,我就不跟你好了”。这时孩子马上就会把玩具给另一孩子玩。生活教育时,我们可以正面强化:当你与他人分享,可以结交许多的好朋友;如果不分享,慢慢的朋友也会少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懂得分享,懂得快乐。

三、为幼儿创造分享合作机会——自我展示

1.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分享日。比如在六一节“赠送玩具”,是在这一天把自己的玩具送给自己的朋友。朋友间的玩具互送,增进了朋友间的情谊,培养了孩子的分享。

2.创设阅读分享区。在教室的区角中,教师让孩子摆放自带的好看的图书,让幼儿通过轮着看一同分享图书的快乐。阅读时自主分享阅读中好听的词、句、画等,感受分享与合作带来的快乐。

3.在角色游戏中强化分享意识。在角色游戏“小超市”中,教师故意少放些食物。有的小朋友可以购买食物,有的幼儿不能购买。我们可以试着问孩子:“有的小朋友没买到,谁愿意与小朋友分享你的食品吗?起初的分享是一丁点的海苔,再次是撕得大块些,渐渐地孩子的小分享变成了大分享。

四、为幼儿建立分享规则

1.我与你分享。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是以利益为主,在分享时常常表现出不公平的现象。那么如何使这种分享问题变得不是问题呢?我们从换位思考这个角度出发,试着让孩子想想:假如别人不愿意与你分享,你是不是不高兴?当别人把他的东西分享给你了,你是不是很开心?

2.我与大家分享。我快乐,大家一同快乐,小快乐就变成了大快乐。在实施这一活动时,我让家长配合自带零食,供每一孩子分享。在搭建积木时,我们要教孩子协商的技巧。在与他人分享玩具前,要学会与他人商量:“我也想玩。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强调与人协商,学会商量,这样更利于合作分享。

3.好东西大家享。在不同的时间内,大家将分享的物品轮流玩。孩子的自控能力稍弱,所以难免会发生争执。我们尝试着教孩子这个谁先玩,然后再给谁玩,在一个时间单位里轮流着大家共享,为孩子养成良好的次序做铺垫。

4.先宾后主分享。我们利用扮家家,我来你家做客,我把我的玩具分给你,把孩子放在一个主人的位置,让孩子懂得客人来了要先照顾,好的东西先与他分享。对这一行为,教师要给予肯定、表扬,强化生活中类似的行为。

五、家园共育

父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监护人,同时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幼儿在家庭所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运用。那么如何使家园得到很好的互动呢?我们充分利用家长会、亲子互动、家园互动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德育目标。

总之,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共享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工程,我们要在一日生活各个活动中让孩子亲身体验、感受,最终意识到分享与合作的快乐以及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章志光 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B].基教[2001]20号,2001。

论文作者:叶苗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例谈幼儿“分享、合作”精神的培养策略论文_叶苗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