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想探析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想探析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思想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地区论文,思想论文,经济论文,探微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原则,也是我们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仅西藏,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也一样,我们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他还特别强调“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7页。)“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邓小平的这些论述,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政策。同时也告诉我们,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是民族地区的迫切任务,而且对于全国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主要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问题,因此,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性和由此造成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则主要表现为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问题。所以,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就是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道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注:《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167页。)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关键。”(注:《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第282页。)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一再强调,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我们解决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对于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共同富裕无疑指的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民族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众所周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的链条上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经济发展的整体落后性还没有得到改变。近几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度发展,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出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根据国家民委提供的资料,民族自治地区(8省区数据)与沿海地区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的差距,1980年为201.6元,1992年扩大为1646.60元。民族自治地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沿海地区相比,1980年相差66.80元,1992年扩大为482.30元。而且,地区之间的绝对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民族地区的一个普遍问题,其中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还相当严重。目前,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县中,民族地区约占40%;农村人均纯收入在250元以下的县中,民族地区约占60%。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果不加快发展民族经济,逐步缩小差距,发达地区愈来愈富,少数民族地区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这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页。)。对此,邓小平在他的谈话和演讲中多次强调“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07页。)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三)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保障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疆国防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4页。)要维护全国的稳定,离不开各民族的大团结,巩固的国防也离不开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且,在边疆地区,许多民族是跨境居住,这就有一个谁影响谁的问题。这是关系到边疆地区能否稳定,边防能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否充分显示的大事。要实现这一切,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快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足了,上述一切才能建立在雄厚牢靠的基础之上。这正如邓小平教导的:“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提在很高的位置”(注:《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161页。)。1980年8月,邓小平在同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谈话时再次强调:“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真正去做,也并不难,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75页。)党中央也一再强调,新时期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问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是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稳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的物质保障。

根据我国民族工作的经验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民族经济的途径和政策。

(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发达地区的帮助,但不能走平均主义的老路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党和国家不仅制定了许多特殊政策,以保障民族地区经济事业的发展,同时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可以说,国家的帮助是民族地区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客观地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我们有一个指导思想是力图在消灭贫富差距、齐头并进的条件下实现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共同进步,因而在手段上主要是靠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政策来发展民族经济,其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邓小平提出我们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打破平均主义,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先富带共富的新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对的。

(二)改革开放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根据以往的教训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页。)“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7页。)。这对全国来说是如此,对民族地区说更是如此。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立足实际的改革,同时也离不开立足发展的对外开放。因为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保守、封闭状况比汉族地区更为严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族地区在国家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在面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内开放的同时,又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在中央实施“三沿”开放政策后,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朝着更新更高的领域拓展,内陆边疆地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东北对东北亚地区,西南对东南亚地区,西北对中亚地区,以及宁夏、甘肃、青海对阿拉伯世界的开放交流,都因习俗信仰等诸种因素而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三)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告诉我们,一切物质产品都必须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的比重,才能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不发展教育,人的素质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就无用武之地。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正如邓小平所讲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目前,从整体情况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而且陷入了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循环圈。基础教育薄弱可以说是当前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十分严峻的问题。基础教育发展跟不上形势需要,必然直接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民族地区要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必须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的理论及其提出的实践途径,体现着我们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成功经验。当前,我们应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基本经验的同时,要根据新情况,制定新对策,解决新问题。

前文提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尤其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东西部差距就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有识之士在大声疾呼,东西部差距问题并不单单是个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重大问题。国家从“九五”开始,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根据这一精神,笔者以为,要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东西部差距得到缓解,必须重视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强化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体现效益优先基础上的兼顾公平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就其总体而言,是政府要运用经济杠杆和多种经济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矫正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严重失衡状态,实现市场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对东西部的权益进行合理的分配,防止差距拉大和两级分化,是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只有把计划调控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所规定的效益与公平兼顾,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效率主要由市场机制来完成,公平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在抓效率的同时,对保障社会公平体现的不够,这可以说是造成地区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的各种原因,经济发展起点比较低,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特殊情况,加之近几年中又没有享受到国家投资的优先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调控,完全把民族地区推向市场经济去“公平竞争”,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其结果只能导致不公平的优胜劣汰。因此,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宏观调控,是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取消旧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资源受益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的合法权益

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全国的经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对资源的使用和利益的分配上,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政策。就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受资金的限制,自我开发利用的能力很低。尽管国家在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但大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社会服务等地方经济难以提供;大工业所带来的投资及产业关联效应等机会,地方经济也难以分享。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民族地区充当的主要是东部地区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产地。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产品,一直受到国家严格的计划控制。产品的价格远远背离其价值,这就使得民族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的巨大价值没有得到较高效益的回报。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将有利于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发挥。国家必须取消以往不合理的资源受益政策,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逐步理顺原材料以及初级产品的价格,并在财政和金融方面给民族地区以足够的支持,使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及早走出“富饶的贫困”的境地。

(三)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尽快调整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这个地区能否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的差异很大。东部主要以轻加工业为主导型,西部主要以重化工业为特征,同时农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我省的工业主要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为主,重工业产值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民族地区的农牧业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西部地区要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在坚持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同时,要加大对轻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以及乡镇企业的投入。这样做。有利于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当然,要使西部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单凭西部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还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因为民族地区已有的这种产业结构“是政府在改革前30年用政府的力量缔造的,今天又是在经济结构极度扭曲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的,市场机制也难以发挥正常的作用。用政府力量缔造的结构,还只能用政府力量去摧毁。”(注:《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第5页。)为此,国家“九五”发展规划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国家要调整加工工业的合理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保证民族地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四)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产业优势,建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资源禀赋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民族地区如何对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开发与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单位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逐步降低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民族地区要看到这种因科技进步对资源的依赖性相对减弱造成的种种不利因素,进一步强化资源开发的市场导向性,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族地区的资源型产品或产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强化主导产业、有创新的行业空间上的集聚,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象我省的柴达木盆地集石油、天然气、盐湖、有色金属等多种资源为一地,为资源平衡和综合利用提供了世界上罕见的资源结构。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相结合、化工与冶金工业相结合的产业和产品,既有利于提高资源加工附加值,节约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带动整体产业群的结构优化和升级,由此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法律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集中,营造起依托优势资源,推动产业优势快速崛起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的民族地区恰恰在这方面表现的极为落后。目前,民族地区每平方公里拥有的铁路和公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4%和44.3%,交通、通讯、服务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得许多国内外投资商望而生叹。因此,强化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刻不容缓。而这除了靠民族地区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加大投入。要通过加强内引外联,吸引东部资金和内地先进地区的资金参与建设。国家从“九五”开始在这方面为民族地区创造了更多、更优惠的条件,吸引外部资金参与民族地区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时机,在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帮助下,争取经济建设的较大发展。

标签:;  ;  ;  ;  ;  ;  ;  

邓小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想探析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