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用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实践分析论文_李小萍

节能技术用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实践分析论文_李小萍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312000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节能环保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给排水系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采取合理的节能技术,对建筑给排水行业节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实践展开分析,表达了自己在节能事业方面的某些见解。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技术;分析

近些年来,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下,建筑行业也得到长足进步,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建筑所产生的能耗也不断增加。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开始出现,在建筑行业中地位日益提升,节能技术的重要性更为突显,将其应用于建筑的各个系统中,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仅就建筑给排水设计为例,分析节能技术的实践应用[1]。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供水系统能耗偏大

首先,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出流超压的情况,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这是由于给水设计时,采取了较大的供水水压,是一种较为隐蔽的问题,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无形中增加了给排水系统能耗。

其次,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漏水情况或者水利用不合理情况,主要是由于水龙头不紧密、卫生洁具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会导致供水系统能耗浪费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第三,在建筑给排水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存在热水器与出水点相隔较远的情况,过长的输送管道会造成水资源热量的大量流失,特别是输送管道的保温失效情况时,用户中热水的水温达不到预期目标,形成能量损耗,也是供水系统能耗偏大的主要因素。

(二)给排水系统设计缺陷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其设计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设计不符合规范、使用的材料不适宜、配件不成套等,都会引发渗漏水问题,在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能耗。

第二,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管线设计不合理情况,造成管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能耗,需要对管线进行优化,来减少管材用量。

第三,建筑给排水故障会造成水资源流失、供水能量浪费,导致给排水能耗增加,对此,应当加强给排水系统监控系统设计,通过良好的监控设备、云系统-电子设备监控屏幕等,加强对故障发现与解决能力,减少非必要能耗,起到节能作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实践应用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人们对节能的重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各种能耗问题依然是客观存在的,阻碍着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就结合实践经验,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可以采取的节能技术措施,具体如下所述:

(一)供水设计方面的节能技术

首先,在建筑给水设计中,由于当前建筑多为高层建筑,不同层需要供水的水压有所差异,对此,可以采取分区供水的方式,来将建筑分成多个供水区,实现同一区的供水水压的平衡,减少单区供水造成部分楼层供水压过大情况,避免非必要的能量损失,起到节能的作用;同时,对于各个水泵分区,应当采取并联方式进行供水,减少减压阀的数量,降低减压阀导致的能耗,实现节能目标。

其次,在建筑给水设计中,还要做好材料、技术等方面的选择,保证材料的可靠,提高技术水平,尽量消除或降低材料、技术因素对能耗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供水能耗应用的最优化;水泵的高度设计要合理,使水泵功能充分发挥,避免水泵功率损失,实现水泵供水的节能;在水泵类型上,可以引进新型变频调控水泵,根据用水需求来自动改变流速,实现水泵运行的经济化,避免供水过量产生的浪费。

第三,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在建筑给水系统中,大范围应用节水设备和管材,可以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其中,在管材选择上,使用铝塑复合管、PE管、PPR管等新型管材,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镀锌管容易发生的水质污染、锈水、接口处渗漏等问题;在阀门选择上,应用节水效果更佳的阀门,比如截止阀,可以加强对水流的控制,预防阀门关闭不紧等因素导致的浪费;在卫生器具、配水器具选择上,使用节水型龙头等器具,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更好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节能目标。

第四,在建筑热水能源利用方面,以空气能、太阳能、光伏等作为设备加热的能源,作为热水系统的加热,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标,例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气候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集热器,保证集热器承压能力、抗冻能力以及抗热冲击能力等满足一定要求;在寒冷地区,要对集热器采取必要的防冻处理,避免低温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此外,循环利用余热废热等可回收利用的热量资源制备热水,也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实现的途径之一[3]。

(二)排水设计方面的节能技术

在建筑排水设计方面,可以采取的节能技术措施有:

第一,做好排水管道的科学布置,通常情况下,排水管道应当设计在杂质多、排水量相对较大的地段,在实际中,排水管道适合的位置以靠近外墙为宜,同时,在不影响正常排水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埋入地下排管道的长度,以便于后期的管理与维护。

第二,在排水管道设计中,排水的方式应为重力法,按照管道就近铺设的原则进行设计,减少对材料的消耗;对于排水立管,需要设置多个检查口,彼此间距以10m以内为宜,为后期检修、使用提供便利,减少管材更换;对于一些评定建筑,检修可以选择为通气管口,起到提升排水效果的作用[4]。

第三,做好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在建筑排水系统中,排出的水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生活排水与雨水,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中,在生活排水中,优质的杂排水(包括盥洗排水、冷却排水以及洗衣排水等)经过净化处理后,其水质可以达到一定标准,满足生活杂用水(中水)需求。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应用于冲厕、道路清洁、车辆清洗以及建筑、景观、绿化带浇灌等方面,是有助于节能目标实现的。对于雨水,通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来收集建筑屋面、地面地表雨水,对于收集的初期雨水需要弃流,简化处理过程,降低水处理设备与费用,通过净化处理后,变成可以使用的水资源,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起到节能效果。此外,对于消防用水,可以将处理后的城市杂用水作为消防水源,减少对生活用水的消耗,降低对水资源处理的能耗,实现节能目标。

最后,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加大各种节能型设备、材料的应用力度,比如节能热系统交换器、保温型管道等,通过这些节能设备,来大幅度降低给排水系统中能耗,有效节能[5]。

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建筑行业作为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研究,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给排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设计中,存在许多浪费问题,不利于节能的开展,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做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实践应用,对我国节能型社会建设起着积极作用,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刚.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13,01:31-32+76.

[2]王榕钊.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72-73.

[3]袁超,张华石.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02:147-148.

[4]谢宏波.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1,22:119+105.

[5]申玥鑫,姜晓铭.关于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讨论[J].科技与企业,2013,21:179.

论文作者:李小萍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节能技术用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实践分析论文_李小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