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徐全

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徐全

徐全

(江苏淮安市淮阴医院骨1科 22330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骨创伤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从术后的疼痛方面分析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于护理干预的100例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并均给予全面、综合、精心的护理,未发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临床对骨创伤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应当特别重视,精心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进行生理护理的同时应当配合适当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 护理干预;创伤骨科;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303-02

疼痛是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患者深受疼痛的折磨,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及功能的康复,给予创伤的救治及骨折的愈合带来不良的影响。骨科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疼痛常常难以自控,而且敷料包扎过紧也可引起患肢肿胀和疼痛。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优质护理的深入的展开,如何运用护理的手段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使得身心得到满足和需要,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面临的护理问题。

我院自2014年02月开始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进行疼痛的评估和护理,并采取了多方便的措施,在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100例.男性61人,女性39人,年龄为25~80岁,锁骨骨折30例,肱骨骨折40例,骨盆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骨盆骨折2例。

1.2 结果

结果对于护理干预的100例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并均给予全面、综合、精心的护理,未发现任何的并发症。

2.护理

骨创伤的疼痛是人体组织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反应,疼痛被认为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通过对疼痛的观察和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2.1 口头和书面的教育

向新入院的患者详细的介绍科室的规章制度、作息的时间,使患者尽快的适应并配合治疗,促进康复。还应该进一步的介绍骨科手术的有关的知识如临床表现、并发症、功能锻炼。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项护理工作中。患者出院时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掌握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和复查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

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耐心、细致的与患者加强沟通、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主动的询问患者的需求。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文化程度高、适应力强、接受新知识的患者可根据需要多介绍相关的临床知识;对文化层次低的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要反复的强调重点,并让患者重复其关键点;对听力不好的患者,应更关心体贴,用图画或护理人员现身说教的方式进行宣教;对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不好的特点,应反复的耐心宣教,并加以监督,并同时告知患者家属,予以积极的配合。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及时的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状态,及时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让患者信任医护人员,更加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人员首先应有针对性的向患者介绍相关知识,如说明手术重要性、安全性及治疗成功的案例,并请手术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教。其次应介绍保持积极配合治疗心态对治疗的重要性,消除患者对手术的不安和恐惧,减轻心理负担,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2.3 饮食的指导

指导患者宜清淡饮食,宜食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猪油、油腻的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咖啡,戒烟戒酒等。科学的多饮水原则。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更不可暴饮暴食。

2.4 基础的护理

由于身体活动受限,卧床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应加强基础护理。

术后应该严密的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巡视,用心电监护监测,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和负压引流的状态,详细的记录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并密切观察切口的渗血的情况。

2.5 体位的护理

患者麻醉清醒后,根据病情的情况,手术的部位,采取合适舒适的体位,由于患者活动受限,卧床久,易发生压疮 、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应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定时或者需要时就可翻身,以减少局部受压的情况。翻身时向健侧卧位,禁止患侧卧位。

2.6 疼痛的护理

术后切口疼痛一般在8h左右达到高峰,24h~72h后明显减轻。抬高患肢,并保持外展中立位,有利于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并保持局部引流通畅减轻疼痛。密切观察记录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以减轻不适感。

帮助病人保持身体凉爽舒适,去除刺激物。指导家属为其进行适当的按摩以分散注意力。创造条件(如集中护理治疗、减少探视等),使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如疼痛剧烈者,应及药物,止痛等时的对症处理,可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镇静、以控制术后的疼痛。

2.7 心理的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同情病人,向患者婉言说明焦虑对身体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对患者的合作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利用护理手段给予患者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从而使焦虑程度减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8 术后的功能锻炼

根据病情做适当功能锻炼,科促进功能的恢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活动以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宜。

创伤性骨科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提供及时、适当的护理指导,才可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及时、正确,细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恢复了肢体的功能,减轻了疼痛感,提供了日常生活能力。

论文作者:徐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徐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