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林甸县县医院 166300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使用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18%,对照组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障碍;干预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循环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吸烟等,心理障碍能够促进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或加重其病情[1,2]。本研究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得到较好成果,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43.5±4.7)岁;其中冠心病19例,高血压11例,心律失常8例,心功能不全7例,心绞痛5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心瓣膜病2例;对照组55例,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3.3±4.8)岁;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12例,心律失常8例,心功能不全8例,心绞痛4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心瓣膜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对患者进行疾病常识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中年患者的家庭负担一般较重,而老年患者则相对较固执,故而在护理中应加强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并认真对待,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育患者家属体贴患者的疾苦,主动担起家庭的重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指导,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及时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多与其进行沟通,给予其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关心和抚慰,促进其重新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心理因素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焦虑、紧张、自卑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影响治疗效果。对此,患者应主动找患者谈心,关心体贴患者,用和蔼的态度解说其病情,以及消极情绪对病情、疗效的影响,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爱好应用音乐疗法等,每天早晚播放舒缓的音乐,辅助药物治疗,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另外,对于有心理障碍但又不愿意说出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与其谈心交流减轻其压力,积极应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使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患者情绪得打倾诉和释放,给予其宽慰、开导,帮助患者消除心理上的创伤。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应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自身微笑带动患者情绪上的变化,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暖。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其情绪不佳时,护理人员做到心平气和、微笑服务,避免其出现负面情绪。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及时、准确用药。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鼓励其进行体能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应给予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做腹式深呼吸15min,待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指导其继续平卧30min。通过这种放松疗法,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嘱咐其多食用果蔬和粗粮,尽量进食清淡、低脂的食物[3,4]。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开朗的心境,坚持后续治疗,家属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下来妥善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18%,对照组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但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这表明心血管疾病开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心血管疾病发生在老年群体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故而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并发症,不加以干预,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发生在青壮年群体的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因为: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青壮年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习惯。而有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心理压力对其的影响非常大,不能依靠传统治疗方法和遵医嘱服药来防治心血管疾病,必须在护理人员、家属和患者的相互支持下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干预,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以乐观的态度应对疾病,积极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促进病情的缓解。
心血管疾病往往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所导致,有研究表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干预护理是指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生活、饮食、心理、用药等多方面的护理指导,并结合患者的特点和共性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5],还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
本院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研究发现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不仅有利于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因此我们认为,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鹏,王艳娉.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425-426.
[2]徐祥凤.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6):145-146.
[3]谢艳红.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152-153.
[4]余晓林.心血管疾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8):642.
[5]单慧斌.护理干预对于4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影响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12,25(1):69-70.
论文作者:李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心理障碍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情绪论文; 病情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