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治疗妇科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殷红宁,孙跃农

四逆散治疗妇科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殷红宁,孙跃农

曲靖市中医医院 655000

[摘要]四逆散组方严谨,药简效宏,乃经方配伍之典范,为疏肝理气之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四逆散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的伴随症状和月经周期予以加减; 月经过多症,经前多用四逆散和四物汤加减,经后多予四逆散和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 妇科手术后盆腔粘连,多予四逆散加活血化瘀通络之药治之。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月经病; 术后盆腔粘连; 四逆散; 名医经验;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主治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所致的肝郁气滞之证。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第318 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等分组成,具有透邪达表、宣通郁阳的作用,为治疗阳郁厥逆和肝脾不和的常用效方。现代已将四逆散与其他方剂加减组成合剂,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全方用药虽少,但配合精妙,其中柴胡与白芍合用敛阴和阳,条达气机,既保留了柴胡升发阳气、疏肝解郁的功效,又无耗阴伤血之弊; 枳实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了舒畅气机之功; 芍药、甘草有缓急止痛之效,且甘草调和诸药,四物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临床上应用甚广。某些以肝气郁结为主证的妇科疾病中灵活运用四逆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痛经”、“癥瘕”、“无子”、“月经不调”等范畴。其病因为诸种原因造成离经之血当行不行、当泻不泻、停滞体内成为瘀血,瘀在少腹“不通则痛”,瘀滞日久,积聚而成“癥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上,来孙老师处就诊的患者,多因下腹包块,伴经期腹痛,根据症状体佂诊断为内异症,不愿行手术治疗或西药治疗,或术后复发,B 超显示盆腔液性暗区,但又不愿再次手术,要求中药治疗的患者。该类患者因病程较长,反复不愈,心理负担较重,存在肝气郁结的诱因,发病后又可加重其气血瘀滞状态。对患者辨证分型,以四逆散为基本方,根据不同伴随症状和月经周期予以加减。月经量少者,经前可用活血化瘀之药,四逆散加丹参、香附、益母草,延胡索等; 经后则加用生地、玄参滋养肝阴,白术、木香、砂仁理气止痛,兼可防肝郁乘脾。下腹包块较大,盆腔粘连较严重者,则用四逆散加牡蛎、制大黄、海藻、昆布等软坚散结、破瘀下血之品,经过不同时期的治疗调理,每可获效。典型病例某女,43岁,2年前行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术后1 年复查B 超,右侧盆腔液性暗区43mm × 32mm × 35mm,内见细小光点,平素月经周期尚准,经量自去年起明显减少,色暗,经前腹痛,腰酸,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弦。中医辨证: 肝郁血滞,治则: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药: 柴胡12g,枳实30g,白芍15g,丹参30g,香附6g,延胡索12g,川楝子12 g,木香6g,砂仁12g 。经前可再加用益母草12g、经后则加用昆布12g、海藻12g,僵蚕12g,肉苁蓉30g,首乌20g 等。口服中药3 个月后,经行腹痛明显减轻,B 超复查,盆腔包块35mm × 24mm ×30mm,有缩小趋势。

2 月经过多

妇女由于善疑而多抑郁,肝气郁滞于先,气滞则血瘀于后,瘀阻脉道,血难循经而行以致崩漏。临床以血虚之体为病原,郁怒之由为诱因而发病者居多。症见下血量多,色鲜或淡,夹紫血块,胸闷胁痛,乳房胀痛。治宜养肝疏气,养血调经。孙老师在经前多用四逆散和四物汤增损,而月经过后则以四逆散和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疗效颇佳。典型病例某女,38 岁,2005 年8 月9 日初诊。月经后期,经量偏多半年,经期7 ~ 10d,经期小腹隐痛、牵连腰胁,经前乳胀。lmp:7 月10 日,育有1 子,剖宫产。舌质较暗,脉细弦。中医辨证:

肝郁气滞,瘀阻胞宫。治拟疏肝理气,活血调经。处方: 柴胡12g,枳实30g,白术15g,白芍30g,茯苓30g,蒲黄12g,五灵脂12g,益母草15g,元胡12g,川楝子12g,瓜蒌壳30g,旱莲草30g,旱莲草30g。8月26日二诊,lmp: 8 月16 日,经量偏多但经期有所缩短,经期已无腹痛。处方: 柴胡12g,白术15g,茯苓30g,枳实30g,白芍30g,生地12g,黄芪9g,白术12g,陈皮12g,木香6g。日后宗前法进治,3 月后诸症消退。

3 妇科手术后盆腔粘连

妇科手术后,患者常发生因术后肠粘连造成的下腹胀气,排便不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非炎性包裹性盆腔包块。临床上,患者以下腹包块或腹胀气就诊,此前多有手术史,西医无法解决,中医证属肝郁气滞、腑气不通。孙老师每遇此种病患,多仔细询问病史后,给予四逆散加桃仁、制大黄、土鳖虫、枳实等活血破瘀通络之药,患者服药后胀气症状消除较快,随访腹内包块多无继续增大。典型病例林某,45 岁,2016年11 月行子宫肌瘤剥离术+ 右侧附件切除术,近半年来月经超前,量一般,略有腹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色黄,白带常规化验: 白细胞( + + ) ,未见滴虫、霉菌。B 超显示子宫右后方液性包块4mm × 4mm ×3cm,内见分隔光带。舌红,苔少,脉弦数。证属肝郁气滞,湿热下注。处方: 柴胡12g,茯苓30g,金荞麦30g,枳实30g,白芍30g,薏苡仁30g,败酱草30g,白术12g,蛇床子30g,地肤子30g,水煎口服; 加外洗剂。二诊过后,给予理气通腑、活血化瘀中药口服,处方: 柴胡12g,茯苓30g,败酱草30g,金荞麦30g,白芍30g,蒲黄12g,五灵脂12g,昆布12g,海藻12g, 枳壳30g,香附6g。数诊过后,患者胀气诸症均消,经随访,腹部包块B 超检查示半年内未有增大。

4 体会

四逆散方出自《伤寒论》少阳病条下,为热性病传里,表现在心及胃肠等各方面的阴性症状。根据该方的组成,主治阳气不能宣达四肢,贯注四末,以至四肢厥逆,但非寒厥( 四逆汤证) ,亦非热厥,而是气厥。临床运用不能与四逆汤混淆,四逆汤用附子、干姜、甘草为治寒厥,阴证厥逆,需四肢厥冷过膝过肘,脉沉无力适用。四逆散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为治阳证热厥,热结于内,阳气不能外达,故里热外寒,柴胡达阳邪,枳实散郁热。重在疏调,肝脾同治,气郁不舒,郁抑阳气,治以疏肝理气、和营解郁。此方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后、剖腹产手术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引起的胃肠粘连、腹胀,气机升降失司,用之均有效。气滞后重可加用木香,便秘可加甘草,补气养血,滋燥润枯。临证变通,存乎其心。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四册)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80.

[2] 王福乡,郭盼盼.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附件炎[J].内蒙古中医药,2014,

[3] 李科,尚丹,魏丹.补肾养血益气法治疗月经稀少[J].吉林中医药,2009,

[4] 龚晓,郑锦.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研究现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

论文作者:殷红宁,孙跃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  ;  ;  ;  ;  ;  ;  ;  

四逆散治疗妇科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殷红宁,孙跃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