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评价的初探论文_陶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评价的初探论文_陶瑜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215214

摘 要:课标指出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本文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实际出发,从时机和对象两方面探讨了目前评价存在的误区,对评价的有效性进行了浅层次的探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 有效评价 初探

评价,是评价者根据已有的标准和经验,对事物的特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判断和估计。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评价,主要是对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运用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行为、法律意识及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的评价。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在现实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无关痛痒、蜻蜓点水等无效评价,阻碍了学生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评价的误区

1.课堂评价时机超前,缺乏等待性。评价的等待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足适量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急于求成,从而让学生自主获得新知、领悟和发现。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短暂的“停顿”时,就频繁地给予“帮助”,学生很容易就被教师“积极”引导到自己所设想的答案上。这样的课堂看似环节紧凑,实则是有揠苗助长的成分渗透在里面。古语曰:欲速则不达。学生的回答其实是一个自己对知识理解的过程,教师如果没有完全倾听出学生的用意就急于给予学生评价,其实是硬生生地打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不利于知识的融合和内化。

2.课堂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情感性。《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中,情感性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课堂的回答要做到用心听、尽心说,它是课堂教学与人心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感受。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学科相对枯燥的影响,特别是在初三复习课上,一些教师整堂课的试卷评析,只听到课堂不停地出现“接下来我们看第几题。”“接下来请翻到书上第几页。”诸如此类的句子。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机械味,完全没有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只能说味同嚼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评价的途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是师生互动的关键,积极、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追求课堂评价的有效性也是我们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价值追求。

1.何时评,把握评价的时机。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的不可预设性,必然注定评价时机的随机性。该评的时候就评,不该评的时候就不能评。适时的评价对学生素养的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正,则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更有可能对学生素养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

2.评何人,针对学生的特点去评。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就是完全不一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业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既要关注个体也要关注整体。当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时,笔者会说“你考虑的问题很有深度”;当学生回答问题对错参半时,笔者会说“你其中的某句话说得非常好,如果能把它改成……就更好了”;在学生完全答错时,笔者会说 “你可能思考的时间还不够,请坐下后再仔细想想……”。实践证明,教师越是赏识和激励学生,学生就越乐于回答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评价要具有“人情味”。

笔者在执教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会亲近社会》一框中,讲到不做看客这个知识点时,提问学生“你是如何看待老人摔跤这个事情的?如果是你,是扶还是不扶呢?”笔者所在班级的钱某直接回答了“走过去”这三个字,以下是当时的课堂评价记录:

师:为什么要“走过去”呢?

生:因为他不是我爷爷啊。(脸上表现得很淡定。)

师: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包括我们穿的、吃的,甚至国家保障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你在享受这些权利的时候,要不要为社会作出一点什么呢 ?

生:……(笑了,然后慢慢地点点了头。)

师:看来我们同学很快就领悟到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案例中的钱某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笔者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段时间接触下来发现这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胖男孩。在他答到是自己的爷爷才扶,陌生人不扶的时候,基于他的性格,笔者作出了适时的引导,并在最后给他许诺一个美好世界,以弥补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也加深了这位同学情感的认知和教学发展的双重感受。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使学生青睐于课堂教学,我们当立志前行。

论文作者:陶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评价的初探论文_陶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