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论文_吴晓军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在面临新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其中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尤为重大。文章从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两大方面入手,就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浅议几点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以提高市政道路功臣施工建设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质量;原材料构件;监督检查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迎来了建设的高潮,市政道路建设越来越受各方面的关注,这给市政道路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当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数量较多,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受环境条件、气候温度、设计水平、施工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会造成国家资源和资金的浪费,更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工程相关主体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方法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1 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施工单位应在彻底熟悉设计图纸内容的基础上,参与设计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工作,并对图纸进行会审,以进行改进。这样可以减少施工单位走弯路的可能,避免出现不按图施工的错误。在对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就会提出施工执行的计算规范和标准。在各单位工程、分析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完成之后应将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的设计变更时,施工单位应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1.2 测量放线

在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应先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编制测量控制方法。开工前按照要求进行测量放线。在道路中线每间隔lO~20m测设一个桩点,中线上的关键测点包括起点、终点以及转折点等。在测点上打人木桩,并在桩头钉上一个小钉,然后采用混凝土进行木桩的固定。中线桩水准高程和边线桩水准高程测设完成之后,应在路边线以外测设若干临时水准点,这样可以便于在施工中进行引测校核。施工单位应在设计单位所提交的原始定线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并多布置一些辅助基线和临时水准点等。测量放线完成之后,应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测量点线的保护工作,避免随意进行移动。

1.3 原材料、构件质量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原材料和构件对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往往来源变化较大,种类复杂,因此应根据质量计划中所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方名录进行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的采购工作。对所采购的各种原材料应进行标识,特别是来源变化频繁的砂、石、水泥等材料。材料采购之后,应按照要求进行材料的抽检,并向实验室送检。材料在检查确保满足要求之后方可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对发包方所提供的材料,也同样需要根据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对于施工单位所采购的工程材料,应具备“三证”,并按照要求进行抽样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使用。

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2.1 拌和施工

拌和施工中,重点应对拌和场的设置、拌和机械的型号和数量等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质量需要。首先根据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工作。接着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的是操作人员的资格,有相应机械设备操作资质的人员方可上岗。砂、石等集料在进行堆放时,应分仓,同时设置隔离墙,地面需要做好硬化处理。在水泥堆放的仓库内应做好防潮措施。计量人员应根据要求进行计量操作。计量器具应满足要求方可使用。在拌和施工中,应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材料的添加,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

2.2 施工过程

市政道路施工人员应要求持证上岗。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首先应由施工单位进行白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其确保合格之后方可验收,之后即可进入到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每一道工序的检查时,应严格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各构件尺寸应满足要求,试验检测应按照检测频率见证取样,试验结果应确保精确、真实。对于检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按照程序及时进行处理。在施工工程质量把关时应秉公处理,拒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干扰,即使在工期紧迫的情况下也应做好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资料的记录和归档保存。

2.3 路基填土的质量

在路基填土施工之前,应先对施工场地的路表面进行清理,清除上面的树根、草坪以及垃圾等杂物。对于原路表面上的耕值土应进行换填处理。

路基填土施工采用水平分层回填的方式。每层填筑的厚度应控制在25cm以内。在每一层施工时,应做2%~4%的排水横坡,以避免雨水对路基造成侵蚀破坏。当天的挖土或者填土应在当天压实完成。

在碾压施工之前,应确保土体处于最佳含水量状态,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如果水量过多,应进行翻晒。填土的压实施工应遵循“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碾压施工中应重点对填土的密实度进行控制,确保其满足质量标准。道路路基施工至路床标高时,应按照设计的高程进行适当的修整,边碾压边检平,遇高削高、遇低填高并再碾压。路基施工完成之后,应经过相应的测试、检验和质量评定(路基施工主控项目允许偏差见表1),合格之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4 产品保护

路面浇筑完成之后,应对产品进行养护和保护,确保路面质量不受影响和破坏,这是确保路面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环节。

2.5 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质量关键部位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包括管沟槽开挖、管道吊装、管座基础、土方回填、路基施工等。在关键部位进行施工时,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一般情况下应进行不少于30%的抽检试验。

此外,应与相关单位做好联系,解决市政道路施工中所遇到的外部困难。比如说城市中道路地下管线较多,网路复杂,在施工中稍有不慎都能对管线造成破坏,这会对施工和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施工前应与相关单位进行相应的协调工作。住房拆迁、征地等工作进展缓慢也会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控制工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建设部门与政府部门协调进行解决。只有解决好这些外部困难,才能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3 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成本、运行安全和工程效益等。为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应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并做好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材料管理,对重点工序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确保能够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技术标准要求,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为建设优质工程打好基础,提升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国平.浅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192-192

[2]郭涛.浅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4):148-148

[3]费强楠.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1)

论文作者:吴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论文_吴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