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分布的区域广、密度大。加上片面地追求发展的速度,而忽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平衡,致使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的电力设施破坏,电网大面积停电以及电力供应危机等突发事件日益频繁。因此,加强供电企业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业已成为供电企业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关键词:供电企业;应急;管理
引言
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重要。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是供电企业的责任,也关系到社会的正常发展。但是,当前由于一些突发事件或者自然灾害,供电企业供电经常中断,电力供应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
1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对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由于对自然灾害的严重后果预计不足,往往使得供电企业应急抢险的准备工作滞后,出现了前期抢修工作的盲目和物资、工具缺乏等情况,导致抢险工作困难重重。以某市在今年7月初发生的一次特大洪灾为例,没有警觉到这次灾害会给电力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以致于在抢险救灾处于被动地位,车辆、人力、物资等严重缺乏。后来还是在省公司的统一部署下,被动局面才有所扭转。
1.2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未深入
从各级应急预案来看,绝大多数企业明显偏重灾后,对于灾前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不强。轻预防重救助是应急预案的软肋,也反映出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原则并未深入人心。从应急物资、应急设备的储存来看,一般都有较大缺口。如应急发电车只配置到市级供电企业,且数量有限,一旦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就不能确保重要场所的供电需求。从发生灾害的初期状态来看,管理层传递抢修任务的力度不够深入,下达的指令不够明确。
1.3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
供电企业的各项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内容生搬硬套,主要表现在应急响应流程不符合应急抢险的实际流程和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1.4应急信息统计、上报流程混乱
在灾害突发过程中,随着关注的焦点、层面、内容、角度的变化,需要不断地增加统计指标,而普遍存在对所需信息指标没有严格定义、各方对信息指标的理解存在差异、信息统计的格式缺乏稳定性,导致统计的信息不一致。在一些基层单位,由于未全面建立基础档案,与灾害应急中对信息的迅速、高效、准确上报要求不相适应,在应急中各级以及信息收集渠道、汇总、逐级上报的责任者未明确、流程不流畅。
2供电企业必须建立起常态应急管理体系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的特点,发生的时间、地点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因此,为应对突发事件,应当在平时进行主动监测。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可能引起应急事件的征兆,应尽快采取措施,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应急事件一旦发生,则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隔离、控制危机,尽量减少事件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强化应急管理机制,以预防和控制危机。由于大面积停电对社会生活存在极大的危害,供电企业必须将灾害应急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使之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当作临时性的应急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供电企业必须建立起常态应急管理体系。
2.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将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就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可以使应急救援队伍在处理突发供电事故时可以更迅速、高效以及有序。供电企业可以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既可以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修正,还可以使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通过不断进行演练,还可以在应急救援队伍中对处理供电突发事故的原则、流程和工作的职责了解的更加深入,并使应急救援队伍加深对应急预案的印象,使应急救援队伍的执行能力得到提高。
2.2对预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检验
只有预案而不经过演练,预案的可行性和效用不能得到保证。供电企业要对预案体系运行的检查和评估加强,使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和培训保证到位。要有组织、有计划并分层次的对预案开展演练,开展预案演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桌面和实战等。在进行演练之前,要对演练的方案进行认真编制;在进行演练的过程中,要及时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改进;在演练结束之后,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总结。通过进行演练,既可以使供电企业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还可以对预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检验,使预案的可操作性得到保证。
2.3建立快速的灾害应急反应机制
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很多突发事件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即使预测到了,也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避免事件的发生。应急管理的决策者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果断的决策,调动各个部门、各种资源,尽快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所以,企业一是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组织机构,组建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二是要制定相关的应急管理制度,统一各单位应急处置的行动,明确应急过程中的岗位职责和安全责任;三是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组织、应急抢险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确保在应急处置中能快速到位,各司其职。
2.4明确灾害应急协调管理职能
为应对突发事件不仅仅需要统一的指挥决策机构,还需要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职能。因此,应当强化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建立一个常设的、相对独立的、用于协调应急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和机构的综合协调部门,使供电企业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5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的措施
近年来,国家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提到了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同样,供电企业也应将应急处置管理工作,放在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地位。(1)设立由行政一把手负责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专门机构,由涉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部门参加,通过制定制度予以特别权力,建立企业内部上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体系。(2)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规划方案,由主管部门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并加以确定;将防止突发事件的经费纳入企业和各部门的资金预算中统一管理。(3)制定供电企业的应急管理制度和企业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级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有明确的界定,在突发事件爆发时统一指挥和管理;统一规定在紧急状态中各部门责任和权力,规定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制度、应急报告制度、信息公布制度、举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等;完善各部门在人财物调度和问题处理方面的权责。
2.6健全灾害应急保障体系
(1)供电企业在应急体系建设中应根据每个专项预案,分别制定应急装备与备品备件的配置标准,并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监测仪器、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药品及其他保障物资。(2)供电企业应与材料供应商、社会有关单位或其他物资管理部门签署应急物资利用协议,保证在应急状态下能及时获得外部物资和装备的支援。(3)供电企业应急通讯的保障,应考虑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的通讯阻塞和通讯设备毁坏的情况,需建立非常规的应急通道,如卫星电话、大功率对讲设备等。
结语
总之,供电企业应从电力供应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健全供电企业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保障电力设施在各项灾害后的畅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电力供应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振.浅谈基层供电单位应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3,15(07):48-49.
[2]王志强.浅析供电企业应急队伍建设工作[J].学术研究,2013,9(17):314.
[3]赵斌.刍议基层供电单位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5(03).
论文作者:曾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供电企业论文; 突发事件论文; 灾害论文; 预案论文; 应急预案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队伍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