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不仅仅是追求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建筑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绿色环保的施工规范要求能够推动节能环保环境的形成,进而达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一定要从项目的决策环节、设计环节以及施工环节深入贯彻绿色节能理念,充分发挥绿色环保的作用,使得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适应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需求。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到城市里去寻求自身的发展。城市的建筑面积也就越来越多,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问题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建筑企业就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去减少能源消耗。据统计,很多建筑每年用于空调、供暖的耗电量占总消耗电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长此以往会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很多的困扰,因此,引进节能理念就势在必行。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重视力度,强化建筑节能工程造价管理,使之成为一种体系。
1.节能理念与造价管理结合的意义
节能环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可以降低能源损耗,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行业大多数为高能耗建筑工程,这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讲是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节能环保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可以为具体施工提供更好的选择,施工阶段是将施工方案付诸实践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建筑物施工材料的选取、施工工艺的选择以及相关节能措施在施工中的运用都会对工程的造价和成本造成直接影响。当前我国的相关部门会定期公布并及时更新国家推广使用的民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和新设备目录,这就要求相关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人员及时掌握、了解和利用市场信息,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更好的提高其功能性。而造价管理的工作要以节能环保为理念,这也是面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必要决定。造价管理的有效开展能够使得节能环保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作用,降低施工所造成的能源损耗,从而间接的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2.建筑节能现状
在我国以往建筑工程中,由于受到国情、认识、资源、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有95%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没有进行节能设计,仅住宅与公共建筑中的供暖消耗便占据了全国全年总电量的30%,在冬季、夏季空调使用高峰期,其用电量更是达到42%左右。由于大气环境遭到破坏,冬季严寒、夏季高温等恶劣天气不断增加,导致电量的使用需求进一步增加,如若不及时有效的改变当前建筑能耗现状,预计到2050年全国用电量将再创新高。节能建筑并不代表着一定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还与建筑节能效率、节能方案、建材选择、施工模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如若施工方案与选材合理,即便花费较低的资本也可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这将需要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力求达到建筑造价与节能的和谐共赢。
3.建筑节能理念下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措施
3.1树立节能工程造价管理思想
工程造价管理应在建筑节能理念下实施,首先,应树立节能工程造价管理思想与概念。例如,在造价构成方面,需要用综合眼光看待和分析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所需的使用与维护费用;在计价依据方面,应确立一些参考标准反应节能技术效果;在造价计算方面,应在生命周期内将全部费用相加并折现;在造价评价方面,应立足于生命周期,不但对建造的建造费用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树立全过程成本管理思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分别站在建设方、施工方、使用者的角度,对建造与使用成本进行控制,与时代前沿科技相结合,及时获取最新行业信息,为工程造价提供更加准确、透明、高效的信息服务。
3.2从“全过程”角度实施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首先,要考虑资源经济与资金投入、人性化设计、使用寿命、现代技术、传统特色的有机结合,遵循环境保护与建筑理论相融合的原则;其次,节能建设设计涉及范围众多,如暖通、土建、电气等,这些均会对节能设计产生影响,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可根据投入费用进行任务分配,当设计工作完成后,再根据价值工程原理对费用与功能进行分析,对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通过不断的设计优化形成最终设计方案,达到最佳节能效果。(2)施工阶段。该阶段应在性能与价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工艺、新性能的作用,使能源使用结构得到有效改善,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达到节能目标。同时,还要重视成本的分配与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材料、能源消耗,坚决杜绝资源浪费,减少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通过绿色施工提高节能建设的环保效益。(3)运营与维护阶段。该阶段属于节能建筑综合效益全面发挥的阶段,包括经济、社会、环保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前期的投入效果。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运营与维护成本受到上两个阶段的影响,要想在使用寿命内获取最低成本,就需要在项目建设前期为该阶段做好资本预留;另一方面,应准确预测节能建筑的使用寿命,当其达到使用寿命时制定合理的维护方案,确保其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1]。
(1) 3.3适当加大节能投资力度
与传统建筑相比,节能建筑施工势必会导致造价的提高,通常情况下,新建节能建筑的造价与以往相比要提高10%。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可适当增加节能投资力度,主要应用到屋面、外窗、外墙三个部分。在外墙施工中,测算结果限制,如若采用多孔黏土砖与保温砂浆结构,节能投资为15元/m2;如若使用水泥聚苯板结构,投资为75元/m2,节能投资占土建造价的8.7%~10%,投资回收年限为6~9年;在外窗施工中,采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玻璃,夏季能够有效阻挡65%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并确保透光率超过70%,使室内温度与室外相比降低4~7℃,节省空调用电20%~30%;在屋面施工中,采用水泥聚苯板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在价格上每平方米提高了8~10元,节能投资占土建总造价的1.5%~2%。由此可见,节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势必要增加造价,但数额有限,且增加的幅度较小。通常情况下,建筑节能上花费的投资在建筑使用5~7内中便可收回,按照建筑物使用寿命为50年来算,住房者的受益时间可达40余年,降低了房屋的使用成本[2]。
3.4提高科技创新与造价管理水平
一方面,建筑节能效率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发展中,对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照明等提高重视度以外,还应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力度,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作为开发的重点,加强对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源的应用,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也应在工作中树立现代化服务意识与建筑节能,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在国家环保政策与建筑节能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构建动态的工程造价监管平台,加强对建筑项目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管,灵活利用市场信息对节能建材与工艺进行选择,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结论:
简而言之,建筑节能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建筑使用成本,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对此,应将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有机结合,树立节能工程造价管理思想,从项目建设全过程角度实施工程造价,适当增加节能投资力度,通过动态化的管理理念与各方努力,使工程造价与我国建筑技能要求充分适应。
参考文献
[1]储兆兵.建筑节能理念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4).
[2]倪祖森,张艳菲.建筑节能理念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浅探[J].河南建材,2018(1):267-269.
论文作者:郭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