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的当代展开策略论文_沈丹萍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的当代展开策略论文_沈丹萍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的理论体系,这与人类现存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体现,并且其内在逻辑也体现在日常中。

关键词:哲学革命;内在逻辑;当代展开策略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的研究而形成的适用于当代社会的具体方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研究路线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而引出的。原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许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行不通,在理论上会与实际问题有偏差,但是中国并没有放弃遵循这条道路,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寻找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1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

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哲学还是历史科学还是科学的问题在学术界引发长期而管很烦的争论。学术界不同思想家研究者或是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持着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哲学,这必然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从而引发强烈争论。首先,从第一点来看,从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价值功能入手,马克思认为,哲学著重于“自己”,认为哲学是“自己的时代”主张研究自我,追求完整的体系。后来,哲学研究对象由“整个世界”逐渐向“生活世界”转变,从而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以及人类生存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哲学不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哲学观或者是世界观上的解答都变革了传统哲学,是哲学的发展趋向发生了中的的转变,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真正内涵所在。这使得实践思维方式成为哲学革命的起点,从具体的研究方式出发,以社会存在为对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研究。

2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在当代展开方面

中国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建设事业中都可以体现出来,下面文章就捡几个主要的方面说说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我们国家建设中的体现。

2.1 经济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当代“全球化”问题日益凸显,平均知识化水平越来越高,当代社会改革越来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重视,并且有一定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存在理论层面,无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与现实存在缝隙,而中国就是研究出了这一点,解释中国实际情况,融入中国元素,具体分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画的内涵,中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中国化特色。

2.2 政治上马克思的哲学体现

中国在政治发展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先驱,中国从政治层面率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弊端,并且结合自身情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从而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深刻研究,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思想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在政治方面就会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学说,或许是枯燥无味的,但是这学说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个人的精神面貌,甚至决定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更替,教育方式逐渐从单一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多元的传授,不仅可以从课堂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方式进行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中国制度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具体问题下而形成的。在中国的教育中,自古以来中国比较重视中国传统哲学,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一定的相通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点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下讲述从而让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3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以及内在逻辑在当代的展开中存在的问题

上文已经说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我们国家建设方面的体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以及其内在逻辑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当代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展开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3.1 人民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理解不够

我们国家虽然一直在走以马克思主义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但是人民完全没有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概念,在刚建国的时候可以说在街上随便拉一个人让他说说什么是马克思哲学基本上都能说出个大概,但是现在在街上再拉个人问问估计一个字也不会讲出来。这主要是刚建国时期的人民深受社会主义体系的好处,在思想上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相关的内容知识,而现在的人们由于长久的生活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就不能像刚建国时期的人们那样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所带来的优越之处,从而淡化这种拯救国家于水火的思想理论。

3.2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在当前的大学课程中有一门必有得课程是毛概,在公务员的笔试考试中也有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相关内容进行考试,但是现在人们对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中的内容、逻辑的认识还停留在书籍、资料上,这便无法将知识与社会时间问题相连接,这便是理论与现实衔接缝隙过大,在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不会使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中的逻辑进行思考,就无法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就会有轻视思想,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关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在当代展开的策略

要是想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在能够顺利推动,一方面需要在人民的思想上下功夫,让人民进行对马克思的哲学逻辑和内容进行学习、要求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务员在保证自己能够掌握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中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要对自己家中的家人进行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知识普及。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宣传,在人民群众集体活动的情况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进一步推广,让人民重新重视起马克思哲学理论,还可以对学校建立起相关的政策,要求学校在每周的课程教学中添加关于对马克思哲学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从而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生的感染力。

5 结束语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既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克思哲学的深入贯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关系到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更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大局,更是我们决胜未来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宁俊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如何体现“中国化”特色[J].法制与社会,2016,29:216-217.

[2]孙民.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刍议[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133-138.

[3]王婷.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困境[J].教书育人,2017,12:78-79.

作者简介:沈丹萍(1984-),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现任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文作者:沈丹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内在逻辑的当代展开策略论文_沈丹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