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研究论文_徐晓曼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研究论文_徐晓曼

天津泰达建安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路基是市政道路的基础,承受来自路面和外部的各种荷载,其施工质量是否过关,关系到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逐年加快,对市政道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减少施工质量问题。但是由于市政工程任务较重,施工环境复杂等原因,导致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产生了很多质量隐患,在运营使用过程中很多道路出现路基沉陷,使路基路面结构出现严重破坏,缩短了道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沉陷;应对措施

引言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主要的承载结构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陷现象,给市政道路工程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文章将着重分析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其产生原因,进而探讨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对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1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沉降机理及原因

1.1路基填料不合格

路基填料不合格是城市道路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部分城市道路路基填料采用泥沼、流沙或者是泥炭,这些填料本身较软,用它作为路基填料,在没有压实的条件下很容易造成路基变形,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沉降原因在于这些类型的材料属于软土,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力较差。

1.2井室承载力计算不科学

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井室虽然不是主体结构,但是就其使用功能来看却不可小视。目前,建造检修井使用的材料通常采用黏土砖,原因在于这种材料施工工艺简单、取材方便以及成本较低,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黏土砖作为建造材料,这会给路面沉降埋下隐患。检修井建造选材使用了黏土砖,却没有科学进行承载力验算,导致的下沉或井室开裂,即便进行后期修补,依然会存在较高的问题重现风险。

1.3管线修筑引起的沉陷

城市道路下具有较多纵横交错的管线,例如:雨水管线、污水管线、通信管线、供电管线、供暖管线等,各种线路都是由产权单位独立施工,受到施工单位素质影响,也会给路基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雨季高发期,很容易造成污水管接缝位置出现裂痕,促使管路内外受压状态发生变化,有时还会出现管内压力消失和管外压力不变的情况,污水就会出现压力渗流,加大了裂缝开裂程度,路基上层石子被冲走,导致路面发生沉陷变形,路面不均匀的沉降会加速车辆颠簸,加大路面的沉陷变形程度。

2 路基沉陷病害成因

2.1设计因素

导致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原因比较多,它不仅包含了路基填土高度因素,而且还包含了材料因素、边坡等因素。在受到条件限制下,市政道路的路线需要经过复杂的区域时,设计工作需要参考有关的设计规范来开展。若进行市政道路路基设计时,如果高填方路基段没有做好相关的变形验算,那么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以及材料应用不当,就会出现侧滑、纵向开裂等问题,如果缺少了相关的设计考虑,就会导致路基病害出现。

2.2施工因素

在进行高填方路基填料分层填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同时合理的控制铺筑的厚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施工人员随意的更改铺筑厚度,并且在应用压实工具上,没有能够按照规定的压实工具进行压实,那么道路的路基、填筑质量就不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在材料自重以及外界负荷产生的影响下,市政道路路基就会出现沉降变形;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或者是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力度,就会导致工程的质量降低;在进行半挖半填地段施工过程中,如果边坡没有能够按照要求的内容挖成台阶,就会导致路基和填料之间的结合产生沉陷以及裂缝;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路基填土的临界高度控制,并且在接近路基土的临界高度时,没有做好沉降观测,就会使得软土路基接近临近状态,这种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路基的承载力,导致路基失稳出现开裂或者是沉陷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水对路基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土基的含水率过大,并且存在排水不良等问题,就会导致整体路基出现软弱、强度低等问题;路基路面以及中央分隔带,如果排水不通畅就会使得积水流入路基当中,此时就会产生局部沉陷,导致路面结构损坏;少雨季节在进行高填土路基施工时,由于没有能够做好含水量的控制,使得压实度满足不了施工的要求;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好排水问题,就会导致雨水侵入路基,时间一久就会影响路基的质量导致下沉坍塌。

3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处治措施

3.1 加强道路工程的勘测管理

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的前期,对施工地区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测校核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对施工环境的勘查可以有效的对已有的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和规划,尽可能的规避因施工环境所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对于市政道路而言,前期有效的设计和规划可以在后期规避相当一部分质量隐患,并且按照实地情况对道路进行路基施工,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3.2 提升承包商以及相关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感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国民对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或者教育的方式,对相关的施工企业进行质量安全保障的意识输送,使得他们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且在此基础上,规范公司内部施工队伍的技术操作,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尽量杜绝因人为操作不规范所产生的施工质量隐患。并且在施工结束后,严格的按照监督管理标准对工程进行检查,一旦有不合格的工程问题,及时检修。

3.3 加强市政道路路基的沉降观测

为了及时发现市政道路路基的沉陷问题,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须加强沉降观测。现阶段,我国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沉降观测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地面沉降观测,通过地面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路基的沉陷情况;第二种是分层沉降观测技术;第三种是深层沉降的观测技术。在市政道路沉降观测中,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沉降观测方法,也可以选择多个沉降观测技术进行同时观测,通过综合分析对路基沉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沉降观测,对路基沉降进行控制后,可有效减少路基沉陷所带来的危害,提高路基稳定性。

3.4高填土方下沉控制措施

高填土方作为路基的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对于防止路基沉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进行高填土方时,现阶段应采取分层填筑的方法进行土方填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对土方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严格对填土高度进行控制,其厚度应小于30cm,待这一层压实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填土、压实的实际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并且在受水较强的区域采用填水稳定性较强的材料。除此之外,对不同性质的土质应进行分别填筑,并选择相应的压实设备对于每层的填筑进行压实,不断提高高填土方的刚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沉降现象,对城市交通正常运行会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更多新技术将会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此外,提高道路质量还需要提高道路安全意识,监督道路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才能够防患于未然,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威.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5):254-255.

[2]赵俊松,张龙文.浅谈城市道路路基沉陷原因及防治措施[J].福建建材,2015(08):78-79.

[3]刘博.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方法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3):121.

[4]王昊.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方法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3):219.

[5]祖德宝.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措施[J].珠江水运,2012(24):88-89.

论文作者:徐晓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研究论文_徐晓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