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区域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料与方法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人口迁移日益活跃,在迁移时空特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迁移的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指令性迁移的比重不断下降,自发性迁移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迁移性质的变化,导致了人口迁移的空间流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学者对我国人口区域迁移方向的研究指出①,80年代以前迁移主流是东部向中部以及东部和中部向西北、西南方向的迁移,而80年代以来,迁移主流变为由中部向东部的迁移,同时西南、西北向中部的迁移也有增加的趋势,而西南与西北之间的迁移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然而对80年代人口迁移空间模式主要是一些理论上的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定量分析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模式的形成原因。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本应以省际人口迁移为主来分析,但由于我国省区的数目较多,不易总结出直观的迁移模式。为了将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本文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省区归在一起,这样就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几类,然后再考虑类与类之间的人口迁移情况,确定出我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模式。
本文的分析主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是根据选定的指标,将相似的个体归并在一起的统计方法,其归并的原则是根据个体距离的远近程度来度量。可采取两种方法来分析:一种是根据差异性,即两个个体间距离多远的度量;二是根据相似性,即两个个体间距离多近的度量。可以以不同方法聚类,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
本文分析中采用了两类指标:人口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人口指标主要用于分析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因而采用迁移总量和净迁移率为分析指标。社会经济指标主要用于对省区进行分类,根据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意义,并参考我国省区社会指标体系的标准②,共选取三类10个指标作为区域分类的标准。经济指标为人均国民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结构指标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商业人口占在业人口的比重、服务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口素质指标为卫生机构床位数、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通讯线路密度。以上各指标值越大,一般讲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人口迁移的数据主要利用1982-1987年和1985-1990年两个时期的迁移数据,它们分别是由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净迁移率指标是用同一时期的迁移人口数比该时期末的人口数,是一种后向迁移率。由于这两个时期的迁移水平不具有完备的可比性③,所以按1987年迁移口径,1985-1990年实际迁移数量比普查的人口迁移数量还要大,但它对分析空间模式影响不大。
10个社会经济指标分别选用1987年和1990年的社会经济指标,即迁移时期末年的社会经济指标。这样,人口迁移行为不仅是对迁入地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而且是在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对迁入地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
二、省区聚类分析
以全国各省区为个体,以所选的10个社会经济指标为聚类指标进行聚类,结果见表1。
表1 1987年和1990省区聚类分析结果
资料来源:根据1987年和1990年10个指标聚类而得。
此时,全国各省区根据所选的10个指标可以分成五类。下面再计算每一类10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平均值,见表2。
表2 1987年和1990年10社会经济指标的类平均值
资料来源:根据1988年和1991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表2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层次性,比较各类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平均值的大小,从低到高分别称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
从表1的1987年省区聚类的结果来看,第五类包括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城市;第四类和第三类的省区基本上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省区(除湖北外);第二类包含了我国西部各省区及部分中部省区;西藏由于历史的原因,独居第一类。到1990年,省区的分布基本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广东省独立出来居第四,使江苏和辽宁聚到第三类,这是由于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结果。80年代我国各省区的这种分类结果,是由各省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反映了各省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表2的1987年和1990年各类的社会经济指标平均值看,各类的指标平均值有所增加,说明各省区的社会经济均有所发展。而各类社会经济指标平均值增加的程度有所不同,类越高,增加的程度越高。反映出随着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增大。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各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应是形成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的重要基础。
三、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这里是指人口迁移的空间流向。下面从类间迁入量和净迁移率两个方面来分析,进而总结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并讨论它们的形成原因。
1.类间迁入量
首先要明确类与类之间迁入量的含义。第i类对第j类迁入量是指第i类省区对第j类各省区的迁入量的合计。汇总结果列于表3。
表3 1982-1987年和1985-1990年类间的平均迁入量(百人)
资料来源:根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表示1990年西藏没有普查人口迁入数据。
表3的数据表明,1982-1987年区域人口迁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各类对第一类的迁入均为0;第二,各类对第i类的迁入量随类的序次的增高而减少,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迁出的人口数量越少;第三,序次低的类迁入序次高的类的人口,大于序次高的类迁入序次低的类的人口数量。
1985-1990年的类间迁入量除具有1982-1987年类间迁入量的特点外,还具有下列特点:第一,迁入量较1982-1987年迁入量均有所增加;第二,迁入量在增加的同时,类与类的迁入量的差距在扩大。
为避免由于各类所包含有的人口数量不等而对类间迁移水平的影响,我们必须进一步考查类间人口净迁移率。
2.类间净迁移率
为了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空间方向的作用,这时需要计算类间的净迁移率。其定义为第j类对第i类的人口净迁移率等于第j类对第i类的净迁移人口数除以第i类的总人口数。类间人口净迁移率见表4。
表4 1982-1987年和1985-1990年类间人口净迁移率 (‰)
资料来源:同表3。
*本行数据表示第一类(西藏)对各类的迁入率。
从表4的数据来看,1982-1987年区域人口净迁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类间净迁移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类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类进行;第二,同一类对两个不同类的人口净迁移率随类别的增大而增大,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人口,说明各类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地区间人口的引力呈正相关,表现在推力上也是如此。
1985-1990年的类间净迁移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第五类对第四类是人口净迁入。这是因为人口迁移水平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速度有关,广东省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及三大城市,但其发展速度比较快,给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就势必吸引各省区(包括三个直辖市)大量的人口迁入。
3.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上面类与类之间的人口净迁移率矩阵,是刻划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的基础。下图是根据表4的数据,描述的我国1982-1987年和1985-1990年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上图表明了80年代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况。根据前面的聚类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我国1982-1987年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流向是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带迁移。而在向东部地带的迁移人口中,对三大直辖市净迁移率最大;其次是江苏、广东和辽宁;再次是浙江、山东、湖北。而1985-1990年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流向与1982-1987年的情况基本相同,只是这一时期的模式由于第四类对第五类的净迁移为负值,所以第四类与第五类之间的箭头指向第四类。
4、对区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式的讨论
图中的人口迁移空间模式。基本上反映了我国80年代区域人口迁移的概况。这种模式的形成是基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性而得到的,显示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重要作用。形成这样一种模式的原因是我国各省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8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开放搞活的政策,经济改革使沿海地带首先受益,发展速度加快,使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不断加大。东部省区对人才、劳动力的需求大增,吸引着西部省区的人口向东流动。形成这样一个迁移模式的原因除了东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这个大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之外,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区域经济水平的差距,无疑是形成我国区域人口迁移由西向东模式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预计,这种空间模式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一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