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速铁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沈连恒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凭借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施工技术上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基于此,本文以跨石德铁路特大桥为例,结合本人工作经验研究了施工技术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优势,必须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保证工程品质。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能够满足高速铁路桥梁工程的要求,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施工技术上和普通混凝土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需要对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利用规范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性能达到质量要求。

1.工程概述

本文以跨石德铁路特大桥为例,该工程处于河北省衡水市,项目为(48+80+48)m转体连续梁。工程全长177.5m,交角29°56′。其中连续梁0#块、1#以及边跨直线段部分,使用支架现浇方法进行施工,其余部分使用悬臂现浇方法。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使用新型高技术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能,提供较高的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寿命长,尤其是工程特殊部位,混凝土结构可以安全使用50年以上。桥梁工程跨度大,对于纵向刚度的要求较大,提高混凝土结构性能,可有效节约大量维修保养资金,提高工程安全性,并延长工程寿命。

表一 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对比

2.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结合本人在跨石德铁路特大桥的施工经验,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做出如下总结:

2.1混凝土配合比

配比高性能混凝土需要使用的原材料种类较多,对于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尚不存在统一的计算方法。依据配比经验,根据密实体积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胶结材料浆体,包括水泥、外加剂、水以及掺合料等几种[1]。第二部分是骨料基体,包括砂和石子。先配比空白混凝土,添加细掺料和外加剂,通过流动性调整,进行抗裂性实验调整配合比。根据实验结果对理论配合比进行调整,再经过换算确定施工配合比。

2.2配制混凝土

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比,进行混凝土的配制。首先要合理使用掺合料,包括选择掺合料,调节不同掺合料的量,确定不同方案。再使用耐久性、抗裂性以及流动性的对比实验。其次添加添加剂,调整各种外加剂用量,保持最佳掺量,达到良好的相容性。通过对比水泥和水的相容性实验,优选材料。最后要进行防裂控制,选择防裂性能更好的原材料,加强水化热控制,调整配比参数。施工期间加强温度控制,加强养护处理。并经过抗裂性实验进行选择,利用技术调整提高混凝土质量。

2.3材料选择

首先水泥选择硅酸盐水泥,水泥C3A含量不能超过8%,将细度控制在10%左右,要求水泥的碱含量不能超过0.8%。为了达到质量指标,要求水泥存放时间控制在3d左右。其次选择稳定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适合选择矿渣粉、粉煤灰以及硅灰等,要求粉煤灰细度不能超过20%,含水量不能超过0%,烧失量不能超过5%,且氯离子含量不能超过0.02%。再者外加剂适合选择聚羧酸系列,减水率超过20%,硫酸钠不能超过10%,氯离子不超过0.2%。最后骨料的选择,细骨料使用级配区中粗河沙,细度模数处于2.6~3.0范围之内。粗骨料要参照大骨料含量,含量超标,会影响到外侧保护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表面极易出现干裂纹。将碎石粒径控制在5~20mm范围之内,粒径最大值不能超过25mm,选择级配良好的品种。压碎指标不能超过8%,要求含泥量不超过1%。

2.4准备工作

施工前要培训施工人员和检验人员,严格控制施工全程严格落实技术方案,尤其是养护方案。做好统筹安排,加强施工期间的质量检测。由于混凝土结构特征不同,需要先试浇筑在进行施工。

2.5材料储存

原材料进场后,要根据质量标准以及数量要求验收,取样检查,确保合格率达标。根据混凝土材料种类进行分批堆垛,高度控制在1.5m之内。堆垛要保持在地面0.2m以上,和墙壁保持0.2m的距离。保存散装水泥过程中,采取有效手段控制水泥温度,避免储存在高温区域上。

2.6搅拌混凝土

相对材料进行称重,偏差控制在1%之内。搅拌混凝土之前,需要检测粗细骨料的含水率,避免由于天气变化引发含水量的变化,便于及时进行配合比的调整。使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使用电子计量系统量取原材料。搅拌过程中均匀搅拌,将矿物掺合料、细骨料以及外加剂等添加至搅拌机中,进行均匀搅拌,直到搅拌均匀后,再添加适量水充分搅拌砂浆,放入粗骨料再次搅拌,时间控制在2~3min最好。

2.7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根据工程特征编制浇筑方案,确定浇筑位置和厚度。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对构件侧面和地面垫块要安排4个以上,不能将绑扎垫块和钢丝头伸入保护层中。浇筑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2m之内。浇筑混凝土使用分层连续推移方法展开。中间间隔时间控制在90min以内,不能随意留施工缝。每次摊铺厚度都应控制在400mm之内。浇筑竖向结构,要提前在底部浇筑50~100mm水泥砂浆,并注意采取降温防裂处理。

2.8振捣混凝土

本工程使用插入式振捣棒以及平板式振捣器进行。为避免振捣期间碰撞到模板、预埋件以及钢筋。浇筑过程中及时将入模混凝土均匀振捣,不能出现随意加密的情况[2]。振捣频率要以不冒大气泡或者表面泛浆为标准,振捣时间不超过30s。振捣期间注意检查模板支撑和接缝稳定性,以免发生漏浆。完成浇筑后,对暴露面抹平压实处理。

2.9养护管理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特殊性,使用的养护方法也较为特殊。对于轻骨料的养护,由于轻骨料主要使用多孔陶粒,经过浸泡后添加至混凝土中。利用多孔陶粒内部孔隙储存水分,提供给水泥石,促进胶凝材料得到水化,也能降低水化造成降低内部湿度。对于带模混凝土的养护,由于拆除钢模板前无法提供供水养护。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模板内衬材料吸收水分,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证充分的水分供应,对混凝土起到良好的养护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高性能混凝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为充分发挥材料优势,必须要规范使用施工技术,加强对浇筑施工和养护管理的控制,加强工程质量,延长工程寿命,减少维修次数和成本,提高驾驶安全性。铁路桥梁施工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交通体系有序运转,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耀,刘毅,代渠平,等.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结构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28):22-23.

[2]陈永松.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1):16-17.

论文作者:沈连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探析高速铁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沈连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