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论文_唐瑶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论文_唐瑶

玉溪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 要:幼儿属于特殊群体,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凡是1周岁以上不满6周岁属于幼儿,他们是“未成年”。他们很特殊,处于人生萌芽阶段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养分来促成其茁壮成长。这需要监督人们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来陪伴他们成长。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策略

这一时期的孩子们,对世界还是处于混沌状态,什么都不明白。可是,正因为这样,也是一个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绝佳时期。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时候开始就有培养好习惯的意识。虽然等他们长大以后也能养成好习惯,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将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养成一个好习惯。就像有人说的,性格不易改变。习惯也是如此,很难改变已有的习惯。所以,应该趁着孩子们还在童年时期,规范他们的行为,为他们的未来添上一笔亮彩。

一、幼儿及其行为习惯

1.幼儿这一群体

幼儿属于特殊群体。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凡是1周岁以上不满6周岁属于幼儿,他们是“未成年”。幼儿们对世界还是处于混沌状态,他们还并不知道太多的条条框框,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幼儿们少了正是社会要给予他们的——行为习惯准则。

为扮演好监督人这一特殊角色,需要监督人要结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巧妙地去引导孩子们如何注意自己的行为。幼儿能否形成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少不了监督人的指导。当孩子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后,他们也会变得更为轻松省事,不用为他们的孩子没有一个好的习惯而烦恼、忧愁。

2.幼儿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指一个人常常在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特定的习惯。如不赖床,按点起床,有时间观念,注意礼节等等。反之,如果这些不好的现象出现在幼儿们身上,那么这将是一个孩子坏习惯出现的信号,作为监护人,应该要想办法及时制止,防止更坏的后果出现。

是否拥有良好的习惯被推到了更高的地位,它是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说:“什么是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教育。”一个人的行为处事,与他养成的行为习惯脱离不了干系。有的人办事利落干净,效率还高;而又有的人做事拖拖拉拉,效率不高。这是为何?答案还跟这个人的行为习惯有关系。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去实践,好的习惯的形成需要更多的时间给予给幼儿们。在这条路上,孩子和监督人都不能对行为规范松懈,持之以恒才会见效。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策略

1.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很重要。在童年时期,幼儿们还很天真、无知,可比作一张白纸,家长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往这张纸上填什么内容以及怎么去填。所以,在幼儿的行为规范过程中,家庭这一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家庭会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从小培养他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果在家庭里边夫妻是相敬如宾,那么,孩子们在他们和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对别人以礼相待。反之,如果家庭里边充满了暴力倾向,这会造成对处于少儿阶段的孩子们身心上的伤害。

总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路上的必需的营养。家长们需要全心全力地配合,尽职尽责为孩子们的未来“步步为营”,做到以身作则,从而真正帮助幼儿习惯的养成。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孩子们活动的地方,这也是规范孩子们行为举止的“大本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里,幼儿们会被课堂纪律、校规等“束缚”,这其实也规范了他们的行为,防止他们变得放肆。在幼儿们这一特殊时期,教育和纪律都不能少,行为习惯也应该好好培养。

处于幼儿时期的小孩,他们都还年纪小,不会独立思考,需要有人去指导引领他们。这时,老师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辅助教学。让孩子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吸收知识。

3.社会方面

社会作为一个大集体,应该有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引导,为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么,社会如何负担起这个大的任务呢?笔者觉得社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倡导社会体现教育公平。公平是每个公民应该有的基本权利,在教育方面,公平更不能缺少。保证了他们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并且体现教育公平,才能为他们更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有利的条件。因为在良好的教育环境里,幼儿们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2)社会应该投入较多较大的精力,促成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社会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辅导监督的作用。孩子们在政府这个强有力的大领导的帮助下,更容易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当今时代,社会上存在的那些不良的行为,被幼儿们看见后,可能也模仿这些不正确的行为,养成不良的习惯。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作用

1.习惯是一种坚持

习惯需要坚持,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谁真正形成了一个习惯是在一天之内或者几小时内就能够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习惯是一种坚持。那具体是如何表现呢?笔者接下来将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件来分析。例如,对于那些钟爱于运动健身的人,他们应该都能感受到,运动健身,贵在坚持,方能凑效。

所以,在行为教育过程中,要去培养他们“能坚持”的好习惯。这个习惯可能让人一开始无法适应接受,那么,可以把这件需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情分散成具体的小目标。如在学习英文字母表的时候,可以每天学习一个或几个,并结合图片、理解记忆反复复习,这样会养成学习字母表的习惯。

2.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成功

习惯,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还有办事情的能力。大部分的人可能会意识到习惯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和成功联系上,似乎觉得不太现实。可是事实表明好的习惯,确实能促进成功!处于求职阶段的一类人,应该是能体会到一个好的习惯会增加他面试通过的几率。就拿前五百强的企业公司来说,人力资源的面试官及公司的领导们很注重面试者的姿态礼仪,往往是通过发现面试者的一个细节行为决定是否录用。由此来看,好的习惯是能促进成功的。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确实能对这个人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古印度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播种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说“性格决定命运”或者说“习惯收获命运”过于绝对,但是却不能忽视行为的影响力。

从已经获得成功的仁人志士来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有很多好习惯。成功的人他们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在他们处理业务的时间外,他们都是在坚持做一些事情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3.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和谐

社会需要全民一起营造好的行为风尚,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和谐。在孩子们的童年阶段,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礼貌,知道懂礼貌,促进社会和谐。礼貌是幼儿与同伴交往、与同伴合作的基本道德”荀子也在他的书中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话充分强调了“礼节”的重要性。“礼节”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行为准则规范之一,人无“礼”不立。同样,对于类似于“国家”这样的团体,没有“礼”也会“不宁”。事实也是如此,假若社会上没有礼节制约着人类,世界上将会存在着更多的暴力、躁动。从本质上看来,礼仪文化是属于和谐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个人的行为习惯与社会和谐风尚的形成,两者关系紧密。“人”作为一个个体,他的存在,是依赖于“社会”大集体才有他存在的意义。这也是人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原因。社会和谐的风气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人用自己良好的行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古至今,已经有很多人对行为习惯做过研究,知道了习惯甚至一些小的行为对人成长的重要性。而对于幼儿们来说,在未定型之前,他们如果行为规范得当,那么他将来就拥有的是好习惯;如果没有引领好,也会深受其害。既然大家都已经察觉到了习惯对人的培养有着莫大的影响,所以,不能忽视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将会在他们以后的道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丽芸 培养学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新课程·上旬,2016,(5)。

[2]刘孩 张静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研究——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

[3]铁艳红 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策略的研究.华夏教师,2015,(10):30-31。

[4]罗玉玲 礼仪教育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策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4,(1)。

论文作者:唐瑶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月总第2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浅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及策略论文_唐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