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张灿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411100

【摘 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对两组检查后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焦虑和抑郁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检查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血压和心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避免其基础生命体征出现较大波动而影响胎儿健康,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应用效果

产前诊断是指在分娩前对胚胎或胎儿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其发育情况,并明确其是否有各种疾病,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此提高新生儿的质量[1]。但临床研究表明产前介入性诊断容易受到产妇自身情绪的影响,因此需要给予其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对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与我院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初产妇,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29.68±3.42)岁。试验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9.43±3.56)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检查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含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配合和生命体征监测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产妇就诊时对其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综合评估其是否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标准,并在评估完成后实施全面的健康宣教,耐心讲解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同时要积极引导其完成术前准备。产妇因首次接受产前诊断,因此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沟通交流以转移其注意力,并让顺利完成诊断的产妇对其进行指导和安慰,告知其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查的情况下能有效避免对胎儿健康造成影响,促使其负面情绪改善。

1.2.2术中护理

检查过程中首先应将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到合适范围,并指导产妇保持合适的体位,让其舒适度得到提升,其中温度以21℃~26℃为宜,空气湿度以40%~60%为宜。实施操作前对各种设备和仪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能正常运转。检查过程中紧握产妇的手,并不断通过言语、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以此让其能更好地完成检查。检查时还要做好保暖和隐私保护,尽量在不影响检查操作的情况下减少产妇裸露的皮肤面积。

1.2.3术后护理

术后将产妇送至观察室,以温和的语气给予产妇关怀的语言,了解其具体感受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表扬,告知产妇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及不良情况,并让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术后定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并让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1.3评价指标

对产妇检查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并对产妇检查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进行测定。焦虑和抑郁评分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完成,分值与不良情绪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情绪评分

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分)

3.讨论

介入性产前诊断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方式,其属于侵入性操作,因此诊断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产妇流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产妇在实施诊断前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对其正常检查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影响胎儿的健康[2]。根据临床实践,产妇在诊断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很容易导致其各项生命体征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尤其是初产妇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这样不仅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3]。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以此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完成。对于初产妇而言,其在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时不良情绪以焦虑和抑郁为主,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不断强调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作用和优势,以此让产妇意识到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并为其讲解各种注意事项,促使其顺利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诊断。术后还要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短暂的持续监测,确保其在检查后身体状况良好,并让其在回家后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出现异常时及时到医院进行复查等[4]。

本研究对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干预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检查后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血压和心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确保产前诊断顺利实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景明.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4):79-80.

[2]古冬平.初产孕妇对产前诊断介入性手术的心理焦虑状况调查及宣教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1):237-240.

[3]任密生,李丽,张秀娟等.初产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1):85-87.

[4]刘小英,袁威萍,张玲华等.健康教育对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06):59-60.

论文作者:张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张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