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点与创新_科学发展观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点与创新_科学发展观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点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点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 8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710(2001)01-0021-07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人们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及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认识日趋深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实现形式——邓小平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概括而言即新时期新阶段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根本思路与战略。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总体目标,其关键在于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走出一条人与自然、社会、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都适合、有效、促进的富民强国之路,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化,这就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逐步丰富与完善起来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理论与理论的科学是互相关联的基本方面,理论的科学是科学理论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灵活而不死板、发展而不背离、创新而不浪漫地分析与解决中国富民强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显现出生动鲜活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形式、中国特点。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正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战略理念体系。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是紧密关联的,市场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运行平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社会主义不是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资源配置方式则是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从经济体制来看,就是要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就是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生产力发展走向商品化、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择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现形式,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终于驶上了“快车道”。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则规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协调、均衡发展的整体思路,是今后一个长时期内指导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而言,其理论支点主要表现为:

实践第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正是这一原则的大讨论,成为现代中国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则。一方面,没有真理标准原则的实际落实,就没有今天的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没有真理标准原则的进一步贯彻,也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与完善。应当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确定是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也经受着真理标准原则的检验。因此,实践和理论都告诉人们,十六大以来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与战略是科学的,因而称之为:科学发展观。当然,科学发展观也有丰富与发展的问题,也有实践过程中的再检验问题。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形式——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与灵魂。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更是实事求是的产物,即从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客观而又科学地体现中国富民强国、努力在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趋势与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新中国经济建设基本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结晶与升华。没有实事求是,也就没有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强调实事求是的两个基本点,从实际出发和按规律办事,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缺了哪个都要出问题。人们有时往往强调从实际出发而忽略按规律办事,因此偏离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中世纪的黑暗过后,西方的启蒙运动就已经开启了“以人为本”的闸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实际上无一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产主义,应当是一个全面的以人为本的理想社会。以人为本,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宗旨)——为人民服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利益——执政为民。认真体会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其前提就是以人为本,过程贯彻以人为本,归宿实现以人为本。可见,科学发展观直接体现着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毛泽东曾说: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利益是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就是让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为自己的利益团结奋斗。既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那么,一事当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民的利益,亦即百姓利益无小事,从大处说,也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可见,具体地说,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关注人民的利益,追求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利益,提升人民的利益。“民生”概念的提出,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宗旨,从而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但是在阐述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已相当清楚地概括了社会再生产的计划原则、按比例原则,并且就社会总产品实现的价值补偿与实物替换进行了详细而又具体的说明,有图表、有公式、有模型,实际上已经蕴含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总结并概括出了一整套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的理论,并且更加主张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是指可持续。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中国共产党还从改革开放近30年的经验和教训中提炼出了“全面、协调”四个字:全面者,即不仅东部沿海要继续迅速发展,而且还要统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协调者,即抓紧并强化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事业等薄弱环节与落后事业的发展。从而“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两个根本性转变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生产力方面,发展方式要从根本上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一是生产关系方面,经济体制要尽快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两个根本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形式。前者,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后者,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道路与平台。在中国,要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如果没有“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不可能的。这是历史和实践给出的答案,也是理论与逻辑给人们的结论。

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一个新问题。这不仅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没有具体涉及,而且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初期也没有碰到。只是到了电子与信息化时代,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新认识就有了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既不拘泥于传统的经典,也不局限于自身的经验,而是迅速依据客观实际调整自己的理念与思路,把中国工业化道路果断地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转移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实现信息化”的轨道上来了。相对于英、美等国的古典工业化道路、苏式工业化道路、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道路,中国这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不仅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而且更加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特点。

新农村建设 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崭新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基础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其上层建筑是以民主政治为核心,在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母体是“两个汪洋大海”,在农村是小农的汪洋大海,城镇是小手工者的汪洋大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特殊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化大生产的全面确立,对于新中国而言,是2050年左右的事情,因而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要用100年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去完成本来应该由资本主义完成的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这里,自然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显然有所涉及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的极为特殊的问题,即农民、农村及土地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获得了一块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客观而又科学地处理好了农民与土地问题,因而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从而上升为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最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包括农民工问题)则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十六大以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方略和基本举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容。

科教兴国 科技与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虽有论及,但在邓小平理论中却更加重视和强调,被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随后逐步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与内力,教育则是科技的基础与动力,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国家富强的保障。只有依靠科教,发达科教,我国才能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经济动力,民族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盛。科学发展观认同并强化了这一战略,并使其进一步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统筹兼顾 任何经济发展战略都应该有具体的落实与部署的方式与方法。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始不久,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曾提出了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统筹兼顾问题。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展开与逐步深入,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经济方面的问题或波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之间利益的相关性及排他性,统筹兼顾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就更为重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讲道理,利益要兼顾,方法是统筹,“治大国如烹小鲜”,丝毫都马虎不得。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脑体之间、收入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包括节能、降耗、减排等一系列方面、环节都必须认真安排,统筹兼顾。否则,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就会无从下手,失去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和总结;既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论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式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但是,新的挑战和考验依然存在。人们只有从世界发展潮流和我国发展实际的结合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科学发展观的深邃之处就在于,它既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既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又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思考和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轨迹。这一轨迹决定了这种创新必定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不仅在理论风格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而且在理论内容上与既有成果具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毛泽东思想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对于毛泽东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科学发展观同样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所谓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它们所着力回答的都是有关中国发展的问题,其主旨都是为了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最终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创造条件。所谓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系统总结和进一步深化,围绕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立足国情、着眼当代、面向未来的发展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二)国情认识的新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历史定位、基本特征、发展方向、主要矛盾、中心任务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走苏式传统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能“全盘西化”;不能陷入空想,硬去干那些现在不应该干、也不可能干好的事;也不要干那些拖泥带水、连百姓都认为落后的事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物质与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要把发展生产力置于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从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概括,为解决当代中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确立了根本的立足点,为在这个历史阶段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突破了过去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左”的思想和政策的束缚,开辟了不是从经典著作、外国模式、一般原则和主观空想出发,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从理论上摆脱了盲目追求“纯粹”社会主义的经济浪漫主义的空想论和认为中国要补资本主义课的机械论,同时也克服了教条主义以及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人为地“附加”与“强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历史背景和运行平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实践赋予理论活力,实践呼唤着理论指导其前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解放和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已经存在的市场经济的共性,即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受基本国情、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程度和民族文化特点等若干因素的影响。如果缺乏对市场环境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改革实践就会陷入极大的盲目性或浪漫性,就可能迷失方向。同样,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如果脱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运行目标和客观载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告诉人们,建立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中国的市场经济理论从更深的层次讲,正是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任务发展起来的。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过程中概括和升华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能否被纳入这个理论体系,也是以这个根本问题为取舍标准的。换言之,这一理论的任务、前提和要素,都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服务的,都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展开的。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在理论上的集中反映。离开这个根本问题,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一科学理论,不可能把握其理论内涵的实质。

任何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其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实现程度取决于它满足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程度以及它能给这个国家创造多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各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与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的多样性,不仅决定了相应的经济运行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产生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且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创新程度与实践层次。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重大基础性成就,正是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而且是科学发展观得以丰富与实现的内在动力和基本平台。历史和实践告诉人们,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在中国的确立,是与中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基本属性密切相关的。应当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若干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特点:不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而来的,反封建的任务相当明确和沉重;不是经过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而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起来的,与同盟者的团结极为重要;不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经济基础,而是普遍地存在着小生产,当时中国的近现代工业只占国民经济的10%左右,因而要艰苦创业,长期奋斗,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一百年甚至更长一些的时间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努力完成本来应该由资本主义完成的历史任务;不是全社会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存,非公有制经济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多元化态势;不是全社会范围内统一的按劳分配,而是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允许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按贡献参加分配;不是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是仍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力仍是商品,实行市场经济;不是教育已经高度地普及,而是文盲、半文盲仍占有一定比例,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实属当务之急;不是科技已经高度发达,而是科技相对落后,科教兴国、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并可持续发展甚为重要;不是精神文明已经高度发展,而是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一体化发展;不是民主已经普及化、社会化,而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仍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国情及环境特点,综观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属性及时代特征,就不难理解邓小平理论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了。

历史与实践都证明,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不只在于理论,更重要的是在于实践。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上,市场经济是一个必然阶段。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仍是主体,市场经济是世界通用的主流资源配置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本总结,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定,一方面是重新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关于社会主义模式多元化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则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与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形式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当时的正确认识并上升到了理论的新高度,因而,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与总战略也就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越来越清楚了,这就是:十六大以来逐步发展与完善、十七大给予科学概括的科学发展观。

(三)现代化建设平台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与以往现代化战略最基本的不同,不只在于内涵的科学性方面,而且在于其运行平台以及经济体制不同。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大成就,就是我国成功地由传统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必须明确,市场经济是科学发展观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平台,而不再是传统计划经济了。

应当说,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基本经验的概括与升华,而且是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验的概括与升华。市场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市场经济的科学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能不进一步理解与把握市场经济及其理论,不能不正确认识与把握由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我国市场经济的时代性与特殊性。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主要以价格波动和竞争力量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竞争、供求是市场经济的主要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是人们及社会各种关系的基本方面。公开、公正、诚信、有序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自由、平等、竞争、利益、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具体的基本国情相联系,其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历史地从封建生产关系中产生的,而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由上层建筑的政权力量强制转变和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经商品经济的一般历史进程演变形成的,而是由苏式传统计划经济改革而来的;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运行主体,而是多种形式的利益主体都还不够成熟,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国民待遇原则仍是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成熟的监管与调控为特征,而是需在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方面继续推进改革,国家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角色与定位;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生产社会化为发展的基础与运行平台,而是生产社会化的实现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与中国的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不是上层建筑在政治方面的多元化,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在吸收一个半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创造的优秀成果,充分认识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几百年的经验与教训,概括新时期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握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的基本特征同样极为重要,对于全面、自觉、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四)现代化路径的新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发展战略。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在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首先在于发展战略的客观与科学。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说,对于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即关于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战略,人们的认识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现期”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之时,怎样认识和把握发展的规律,如何正确回答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关系到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方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取得的成绩,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滞后;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地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以往的发展观、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就世界范围而言,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发展而演变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实际上是对工业化、现代化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条件形成着、产生着不同的发展理论、不同的发展观念。纵观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中占支配地位的发展观和发展理论,实际上是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实践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则导致了对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导致了文化价值的分裂,导致了文化危机乃至导致了社会危机、生态和环境危机,导致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世界上富国和穷国之间的鸿沟也不断扩大。

由于经历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之后,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类开始反思和总结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问题和矛盾,探索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和人的持续发展,提出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片面发展观、发展模式向新发展观、新发展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当代具有全球性质的时代潮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科学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深入展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情况与规律,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全面而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全面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把“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把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三者融为一体,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政治发展与文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是我党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又一次重大飞跃,表明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提到了新高度,把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提高到了新水平,也是当代人类发展文明成果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人类发展文明成果的中国化运用,是对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式回答。这种结合、运用与回答是同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创新结合在一起的,是创新中的结合、创新中的运用、创新中的回答。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从战略的高度第一次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

(五)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科 学发展观,是继承传统、引领未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实践指南,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前瞻性和规范性。

首先,从时间维度上看,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从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到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十七大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深刻、系统阐述,从发展脉络来看,科学发展观既有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又有体现时代要求的创新,既坚持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又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3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随着实践的深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其次,从空间维度上看,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的理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平的发展,就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开放的发展,就是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合作的发展,就是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求和平、求发展,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的基本特征,是指导新的伟大实践的新战略。

(六)生态环境的新要求 人类社会在进入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化之前,往往对于生态与环境的意义与保护重视不够,甚至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我国在“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期间,包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污染环境与破坏生态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频频告急,才使人们认识到:人口、资源与环境必须协调、统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和谐。生产力发展的实质性内容,不是改造和战胜自然,而是与自然相协调、相统一、相和谐,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思路的概括中,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了对生态环境的新要求,突出地强调“可持续”,并且以“全面”与“协调”约束“发展”,提出“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都必须“以人为本”,从而把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统一了起来,这是了不起的进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大提升、大创新。

(七)发展过程与特征的新宣示 实现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卓绝奋斗的伟大追求。然而,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近百年的发展过程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前面30多年先是军阀混战,后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接着是国共内战;后面60年,前30年几乎“折腾”不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大折腾、大浩劫。这就是说,近百年来,多半时间是在“折腾”,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正常、不平稳、不顺畅的状态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现代化建设终于摆脱了以“折腾”为特征的不正常的发展过程,因而,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基本经验之一,就是“不折腾”。显然,“折腾”一定不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肯定不“折腾”;片面与不协调发展一定会导致“折腾”,“折腾”就会造成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更大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一定不能“折腾”,如果“折腾”可以持续,那么,发展就一定不可持续。可见,践行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过程来看,重要特征是“不折腾”,基本要求也是“不折腾”。这些,都是最一般、最平常、最普通的道理,然而却也是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亦是现代化建设的大幸。

综上,科学发展观既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思想深刻、阐述精辟,具有鲜明的创新性;既符合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架构,又易于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理解、实践,其原因就在于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群众实践性与理论创新性。这一特征既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趋势,又体现了对当代中国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充分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要求。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点与创新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