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领导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_领导力论文

我国教师领导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为例论文,调查研究论文,领导力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2)05-0111-06

一、研究背景

关于教师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国外学者有过较多讨论。概括起来主要涉及四大方面[1]:其一是学校组织文化,它与教师参与领导的意愿密切相关。哈特(Hart)等人的研究表明,具有民主、信任、合作分享特征的学校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教师领导力的主要驱动力。其二是校长的态度,巴克纳(Buckner)等人的研究发现,校长在发展教师领导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三是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津恩(Zinn)指出,人际关系能够对教师领导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利特尔(Little)也有类似的发现,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对八所学校476名教师和22名学校领导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同事的包容和支持程度与教师的领导力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其四是教师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弗罗斯特(Frost)归纳了教师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四种个人能力,分别是个人权威、教育教学知识、良好的情境理解能力、人际关系技巧等。

国内的研究目前大都是思辨性的,且以评介国外研究成果为主,有关我国教师领导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尚未有报道。基于我国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单一性和新课改进入瓶颈期的现实,我国更需要研究教师的领导者作用问题。有专家认为,新课改提倡给教师赋权,教师应具有教学自主权、课程领导权和专业发展权。[2]的确如此,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够让教师“视课改为己任”,这将大大激发教师潜在的教育热情和推进教改的内在动力。

我们认为,教师领导力可以解析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一是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影响力;二是教师个人在同事中的威信力;三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驾驭力。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希望为探讨教师领导力培育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目前学界对教师领导力的内涵仍存在不同解读。本研究采纳这样一种观点,领导力不只是拥有正式职位的领导者才有,教师领导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领导,领导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影响力或者说是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教师领导力就是教师参与决策和影响同伴、学生的一种能力。[3]按照我国公众的一般认知,中小学校的领导是指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行政领导职务者,所以本研究中的“教师”,专指非领导职务的普通教师,即指那些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职务之外的教师。

(二)调查方法

从2011年3月开始,利用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在中小学骨干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798份。利用回答问题的内部一致性进行信度检测,剔除无效问卷42份,剩下的756份均为有效问卷。样本教师涉及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涵盖了中小学所有学科。我们对756份有效问卷的代表性从教师的教龄、职称、学历、荣誉称号和工作学校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可知抽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研究工具

按照“教师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影响力”、“教师个人在同事中的威信力”、“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驾驭力”三个维度,自编《有关教师领导力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由基本资料(7个问题)和问题调查(40个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设计有2个问题用于信度检测。问卷效度主要通过专家诊断和预调查来保证,调查信度则根据回答问题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测。

三、结果与分析

影响教师领导力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我们设计了一道多选题:您认为影响教师领导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受访者的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组织文化”占57%,“校长的工作作风”占51%,“学校内部人际关系”占46%,“个人自身能力”和“个人意愿”分别占6%和3%”。这表明,外部因素是制约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活动的主因。

按照构成教师领导力的三个维度,我们进一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一)教师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影响力

1.现状:对学校事务决策是否具有影响力

为了了解中小学教师在学校事务决策过程中是否具有应有的影响力,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您本人对学校事务的决策具备应有的影响力吗?②您的同事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业务能力很强(资深教师),其言行在学校事务决策中具有权威性吗?③您认为贵校的教师作为群体对学校事务的决策是否具有应有的影响力?

统计结果见表1。前两项之和,三个问题都是40%~43%,平均数则为41.3%。可见,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在参与学校事务决策过程中不太具有影响力,说明教师领导力在该维度上表现欠佳。

2.原因:影响教师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因素

那么,具体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我们设计了多选题“您认为影响您主动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因素有哪些”,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管理制度的问题”占53%;“领导工作作风不民主”占45%;“担心影响同事间人际关系”占31%;“个人威望不够”占16%;“个人能力不够”占13%;“个人意愿不足”占9%。排在前面的两项属于外部因素,排在后面的三项属于教师自身因素,说明环境因素仍是主因。

为何“学校管理制度的问题”成为首要因素?另一多选题“您认为学校的垂直管理对您参与学校管理有什么影响”,样本教师的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管理层次太多,只有部分教师能够参与”占56%,“向中层部门提出一些建议或意见,很有可能被中层部门截留”占48%,“管理层次太多,基本没有机会参与”占43%,“垂直管理的组织形式有助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占12%。

为进一步了解学校制度设计与执行是否对此有影响,我们设计了另外三个问题:①学校是否按计划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②您在学校重要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吗?③除了教职工代表大会之外,教师还有其他的组织形式和渠道(如课程发展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参与学校管理吗?

统计结果见表2。问题一的前两项之和达到91%,说明教代会这种基本的民主渠道还是存在的,但对比问题二的结果(前两项之和仅为45%),说明教代会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给教师提供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机会。问题三的前两项之和为31%,说明其他更能体现专业特点的民主形式还未受到重视。

“领导工作作风不民主”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①您认为,学校领导愿意接受您对学校决策具有相应的影响力吗?②对评优评先或工资晋级时领导重视教师的意见吗?③学校领导对普通教师提出的意见或建议重视吗?④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会重视本学科科组长和高级教师的意见吗?

统计结果见表3。前两项之和,四个问题都是47%~59%,平均值则为54%。说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意见还是能够给予一些重视,但不够积极主动。

教师是否有能力参与学校事务决策呢?样本教师对“您认为自己对学校事务管理和决策能够提出有益的建议”的选择,“完全能够”、“基本能够”、“较难”和“完全不能”分别为21%、60%、19%和0。前两项合计达到81%,说明八成的教师自信有能力参与学校事务决策。

教师是否有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意愿呢?我们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①如果可能,您愿意对学校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吗?②对学校领导的一些不好的做法,您愿意善意地提出批评吗?③您愿意在学校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领导管理才能吗?④您参与学校事务管理与决策的意愿程度如何?

统计结果见表4。四个问题的前两项之和均超过65%,尤其问题一,高达94%。四个问题的平均数来看,前两项之和超过80%。说明教师对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但仍有所顾虑。

(二)教师个人在同事中的威信力

1.现状:教师在同事中是否具有威信力

优秀教师在同事中是否具有威信力?为此我们设计了七道问题:①对于业务能力强但未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您愿意接受他(她)对您的指导吗?②如果您有这样的能力,您认为学校同事愿意接受您在教育教学上的指导或引领吗?③贵校的优秀教师在学校的课程开发或教学改革中具有引领作用吗?④有机会的话,您愿意组织其他教师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或教学改革吗?⑤对普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您愿意善意地提出批评意见吗?⑥如果积累了很好的教学经验,您愿意拿出来与同事们一起分享吗?⑦您愿意组织同事开展一些小型集体活动吗?

统计结果见表5。七个问题的前两项之和均在80%以上,平均数则超过90%。可见,优秀教师在同事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明显的影响力,说明真正有能力的教师还是能够得到同事的尊重,也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希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2.原因:影响教师在同事中威信力的因素

对于“您认为影响教师在同事中的威信力的因素有哪些”的多选题,统计结果显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占79%,“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占75%,“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占73%,“学校的制度文化”占55%,“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占53%,“善于与领导沟通”占52%,“善于与同事打成一片”占30%,“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仅占2%。前面三项比较接近,均超过70%,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能力、品德与人格魅力是教师在同事中建立个人威信力的重要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人际关系中,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比同事的关系更重要;在个人素质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品德更重要,而我们一直强调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素质要求却被忽视。

(三)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驾驭力

1.现状:教师对教育教学是否具有驾驭力

首先是教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能力。设计有五个问题:①作为班主任,您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吗?②作为任课教师,您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吗?③对学生正在进行的某些不良行为您愿意出面进行批评甚至阻止吗?④考试时学生作弊且不服管教,您通常能够很好地处理吗?⑤工作中您善于主动与学生进行言语沟通和情感交流吗?

统计结果见表6。前两项之和,五个问题均是79%~94%,平均值则超过90%,而且选择“非常具有/愿意”的明显超过选择“比较具有/愿意”的。这说明样本教师非常自信,也说明他们在班级管理和学生训导方面已经具备良好的驾驭力。这可能与受访者都是各级骨干教师有关。

其次是对教学的驾驭能力。设计有五个问题:①作为任课教师,您认为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吗?②作为任课教师,您认为自己在教学技能方面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吗?③您有能力对教学内容的处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吗?④您有能力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合理的选择吗?⑤您有能力为教学计划的制订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意见吗?

统计结果见表7。前两项之和都超过90%,而且选择“非常胜任”的明显多于选择“比较胜任”的。说明样本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非常自信,也说明样本教师对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驾驭力。这同样可能与受访者都是各级骨干教师有关。

2.原因:影响教师驾驭教育教学的因素

样本教师对“从班主任的角度,您认为制约教师领导力发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多选题的回答,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没有激励性的制度文化”占69%,“管理知识欠缺”占28%,“管理技能欠缺”占26%,“创新开拓精神不够”占25%,“责任心不够”占22%,“沟通交流能力欠缺”占20%。可见,“学校欠缺激励性的制度文化”仍是主因,其他几项也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但相比之下显得不太重要。

样本教师对“从课任教师的角度,您认为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多选题的选择,结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的反思与研究能力不足”占68%,“学校缺少激励性的制度文化”占65%,“课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够”占36%,“教材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不足”占3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占30%,“学科专业知识不够宽厚”占25%,“教法的选择与运用能力欠缺”占24%,“课堂的管理与调控能力不足”占23%,“课堂的语言与沟通能力不足”占19%。不难看出,“教学的反思与研究能力不足”和“学校缺少激励性的制度文化”是主因,其他几项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但相对次要很多。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在针对广东省756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受访者将教师领导力的现状和发展首先归因于外部的和环境的因素,其次才归因于内部的和自身的因素。调查研究初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环境因素是影响教师领导力的主因,这其中包括“学校组织文化”、“校长的工作作风”和“学校内部人际关系”。

2.教师在参与学校事务决策过程中不太具有相应的影响力。大多数教师自信有能力参与学校事务决策,且意愿比较强烈。但学校的垂直管理体制和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渠道单一,导致教师较少有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机会。学校领导的态度也比较消极,但对教师所提意见能给予一定重视。

3.优秀教师在同事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明显的影响力,真正有能力的教师还是能够得到同事的尊重。绝大多数教师为同事提供专业引领的意愿比较强烈,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能力、品德与人格魅力是教师在同事中建立个人威信力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中,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比同事的关系更重要;在个人素质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品德更重要,而“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素质要求却被忽视。

4.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驾驭力感到自信,认为自己在学生管理和学科教学方面已经具备良好的驾驭力。“学校欠缺激励性的制度文化”和“教学的反思与研究能力不足”是制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挥的主因。

(二)建议

建议之一是关于教师领导力培育问题。一方面,要优化教师领导力成长的环境,尤其在学校组织文化、校长的工作态度和学校内部人际关系方面。一般来说,领导工作会受到领导者所处客观环境的较大影响,教师领导也会受到学校文化背景、领导角色与人际关系、学校组织结构三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4]另一方面,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课堂教学能力和情境理解能力、学科内容教学知识(PCK)、反思精神、人际关系技巧和人格修养等方面。虽然调查显示环境因素是主因,但一旦环境因素得以改善,教师自身素质因素的制约效应就会显现出来。

建议之二是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研究问题。包括本研究在内,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仍缺少深度和广度。“目前教师领导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领导力研究的深入发展。很多备受争议的问题难以得到深入的探讨和验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5]以本课题为例,我们仍需要研制一个具有更高效度和信度的测评工具,仍需要对我国教师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做出更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还应对教师领导力与有效教学的关系进行实践研究。

标签:;  ;  ;  ;  

中国教师领导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_领导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