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论文_邹彬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为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治疗

支气管哮喘病症的产生,主要是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等各类炎性细胞与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产生的气道炎症[1]。在中医学中属“喘证”、“哮证”范畴,临床多因风寒袭肺、痰饮内伏,或痰热壅阻等因素使肺失宣将,久病不治者,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等临床表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治疗方法,现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4例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均经《支气管哮喘指南》确诊[3];对照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6~64岁,平均43.6岁。病程3~20年,平均(10.4年;观察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28~65岁,平均44.3岁。病程3~22年,平均10.7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⑴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于急性发作期患者,予以氨茶碱、舒弗美、沙丁胺醇与泼尼松等药物治疗。患者哮喘症状持续,应立即吸氧、纠正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使用的氨茶碱与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沙丁胺醇则通过雾化泵吸入。如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应给与抗生素进行治疗;⑵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鲜芦根30g,薏苡仁20g,冬瓜子20g,桔梗10g,桃仁15g,海浮石10g,甘草10g,白术8g,紫河车10g,麻黄5g,山药5g等,用水煎服,1剂/d,早晚口服[4]。

1.3疗效标准

以2002年全国第6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方案》所拟定的判定标准为疗效标准,显效、好转和无效的标准分别如下:显效:哮喘发作较明显减轻,仅需吸入往常用药1/30剂量的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剂量不低于既往剂量的1/20;无效:哮喘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仍需增加全身使用或吸人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或增加支气管扩张剂应用的种类和剂量。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采用t检验对两组患者临床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

3讨论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明显上升,支气管哮喘是由炎性细胞、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容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从而使其对刺激物和变应原的感应更加敏感,这将造成广泛而可逆性的气道阻塞,临床症见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哮鸣以及阵发性气急,许多患者会在夜间或者清晨发作或病情加剧,甚至发生哮喘急性大发作。而由于患者的气道炎长期存在,即使症状不明显时仍旧存在,因而支气管哮喘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要想根治十分困难。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容易引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因素较多,如冷空气、粉尘、化学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等等,支气管哮喘常常不定期发作,不但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系统较严重的疾病,存在持续时间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等特点,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5]。中医学的哮喘是广义的,它泛指呼吸喘急,历代医书对本病的论述和记载很多,《内经》有喘鸣、喘喝之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又名“上气”,并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的记载;元代朱丹溪《症因脉治》首创哮喘之名,后世医家又将哮和喘分而为二,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中指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名。”认为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喘证,而喘气出入,喉间有声为哮证,哮证必兼喘,而喘证不必兼哮。这样区别对辨证论治有一定意义,但临床上喘和哮常不易区别,即使同一病人也可发作轻时似喘,而发作加重时则成哮。目前临床多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虽能够短时间控制病情,但患者依从性差,停药后易复发,且患者因长期服药会出现副作用。中医在治疗方法上以豁痰纳气、补肺纳肾为主。在汤药方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能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通气量,桔梗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紫河车功效能够养血益精,麻黄起到宣肺的作用,海浮石可以帮助患者化痰平喘,白术以及山药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健脾补肾并降肺气。

单纯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起效较快,短期作用显著,但是存在明显的弊端,如副作用较大、易造成依赖性、易复发等等。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滥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未来的治疗都会造成较大的阻碍,因而单纯的西医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医治疗虽然起效慢,但毒副作用小,作用也相对持久,由于中药汤剂往往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因而不但能对支气管哮喘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从而对支气管哮喘的复发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中医治疗毒副作用少。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居卫,姜燕飞,张海英,等.复方鞘蕊苏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7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5):90-91.

[2]杜小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4,8(3):108-109.

[3]李广萍,樊恭春,杨秀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84-985.

[4]高轶峰,林秀菊,万丹,等.中西药联合佐治120例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460-461.

[5]陈姝霞.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01-208.

论文作者:邹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论文_邹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